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和原则(高考志愿填报中的6个关键概念及其在志愿填报中的运用)

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和原则(高考志愿填报中的6个关键概念及其在志愿填报中的运用)(1)

这两天正是高考志愿填报的高峰期,许多学生、家长来电话问我:志愿应该怎么填,志愿填报中所说的同位分、线差及线差法、位次位次法、是否服从调剂、投档比例、专项计划等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如何运用。笔者虽然给他们做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但仍有许多人依然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为此,笔者特写一文,将这6个相关概念的含义、用法做一详细介绍,以期有助于各位的志愿填报。

一、同位分及其运用

高考同位分指,考生当年的高考分数对应的往年的高考分数。比如:A同学2020年文科排第100名,档案分为651分。而2019年文科第100名的档案分为643,则该考生在2019年的同位分就是排第100名的考生的档案分,也就是643分;2018年文科第100名的档案分是660分,该考生在2018年的同位分就是排第100名的考生的档案分,也就是660分。

从上边的分析中大家不难看出,所谓同位分,其实质就是将考生当年的高考分数换算成以往年份的高考分数,然后再通过分析以往年份同这个分数对应的录取高校的录取分数,来确定考生的目标高校的一种方法。

这里,对许多家长来说,往往有两个疑问:

第一个是为什么要转换。为什么要转换呢?因为不把当年的分数转换成往年的分数,则无法参考往年高校的录取分数。在这里,家长一定要明白,填报志愿时,当年的高考分数不能直接同往年的分数比较,这种比较没有意义。

第二个,所谓转换乃是将当年的高考分数转换成往年的高考分数,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往年的分数直接对应着各个高校的录取分数,对考生当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极具参考价值。笔者曾看到网上有讲解高考志愿填报方法的文章,竟然将分数转换说成是将往年的分数全部转换成当年的分数!纯粹是颠倒黑白。

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和原则(高考志愿填报中的6个关键概念及其在志愿填报中的运用)(2)

二、线差、线差法及其用法

要弄清线差法,首先得弄清什么是线差。什么是线差呢?所谓线差就是考生当年高考总分同当年省控批次线之间、往年高校录取分数线与省控批次线之间、当年省控批次线与往年省控批次线之间的差值。从这个定义中大家不难看出,志愿填报中常说的线差有三种:考生当年高考总分同当年省控批次线之间线差、往年高校录取分数线与往年省控批次线之间的线差、当年省控批次线与往年省控批次线之间的线差。第一种线差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考生当年的高考总分高于当年相应的省控批次线的分值,笔者将其称之为考生分数线线差。

第二种线差笔者将其称之为高校录取分数线线差,高校录取分数线线差一般有三种:录取平均分线差、录取最高分线差、录取最低分线差;在这三种线差中,录取平均分线差参考价值最大,录取最低分线差次之,录取最高分线差参考价值最小。

第三种线差笔者将其称之为省控批次线线差。

线差弄清楚了,所谓的线差法也就容易明白。何谓线差法呢?就是运用线差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这个方法如何运用呢?关键是用好笔者前面所说的三种线差。

考生分数线线差和高校录取分数线线差在使用时不能单独使用,两者须结合起来使用。这里不妨假设一例。某考生是宁夏考生,理工,今年的高考总分是589分,今年宁夏理工第一批次省控线是412分,进入宁夏第一批次录取行列,且该考生的考生分数线线差是177分,该考生打算报考西安交通大学,查一查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2019年、2018年这三年在宁夏的平均录取分数线,再计算出这三年的录取分数线线差,然后同考生分数线线差进行比较。如果考生分数线线差大于或等于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2019年、2018年这三年在宁夏的平均录取分数线线差,则该考生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的比率就很大,考生完全可以填报;如果考生分数线线差接近或小于西安交通大学2020年、2019年、2018年这三年在宁夏的平均录取分数线线差,则该考生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的比率就小,考生就要谨慎填报。

省控批次线线差可以单独使用,使用省控批次线线差的目的主要是将考生当年的高考总分换算成往年的高考总分,然后寻找往年录取分数同自己的分数相应的高校,或看看自己心仪的高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同自己的分数匹配吗?如果自己的高考分数等于或大于自己心仪的高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则被录取的几率就大,高考生就可大胆填报;如果自己的高考分数接近或小于自己心仪的高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则被录取的几率就低,这时需谨慎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和原则(高考志愿填报中的6个关键概念及其在志愿填报中的运用)(3)

三、位次、位次法及其运用

所谓位次有两种。一种就是指考生高考总分在全省理工类或文史类考生中的排位。这是人们常说的位次。第二种是指各高校每年在某省录取的排位,即录取位次。录取位次有三种:一种是最高位次、一种是最低位次、一种是均分位次。在这三种录取位次中,对考生填报有参考价值的是低分位次和均分位次,高分位次不具参考价值。

位次法就是指根据考生的排位,利用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一分一段表”来分析考生所心仪的高校的录取位次来填报高考志愿的一种方法。同线差法相比,位次法也是高考志愿填报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使用时,位次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线差法结合起来使用,但不论是结合使用,还是单独使用,具体操作时,以下几点须把握好:

第一、填报A院校志愿时,要参考高校录取位次的低分位次。一般而言,高校录取低分位次三年平均分高于考生位次500个位次是能够填报的。因为A院校志愿目的就是“冲”。

第二、填报B院校志愿时,高校录取位次的低分位次和均分位次都应参考,但以低分位次为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B院校志愿同A院校志愿相比,虽然降了一个档次,属于“稳”的目标,但仍有“冲”的性质。

第三、填报C院校时,也要参考低分位次和均分位次,但以均分位次为主。这样做,根本原因就在于C院校志愿已经彻底降到“稳”的位置了,而且还得“稳”住。

第四、填报D院校时,必须以均分位次为参考标准。D院校志愿属于“保”的层次,即保证考生在前面三个志愿滑档的情况下,D院校必须录取,所以,高校录取均分位次就成了选择D院校的唯一参考标准。

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和原则(高考志愿填报中的6个关键概念及其在志愿填报中的运用)(4)

四、服从调剂及其使用

服从调剂是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必须重视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主要是指,在你的高考成绩不能满足你所填报的所有专业志愿分数线要求时,是否愿意调剂到其他分数线较低的专业。在电子档的高考志愿填报表上,它是以“是”或“否”的样式给出的。考生服从调剂就选“是”,不服从调剂就选“否”。

由于专业志愿录取时,变数很大,不好预测,因此,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如无特殊爱好,一般均应勾选“是”,否则,极容易出现退档的风险。近几年来,各省在志愿填报上均实行的是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有一个刚性特点,这就是分数优先,一次投档。因此,考生一旦被退档,就只有两种选择了:一是相应批次的征集志愿,一是下一批次的志愿。征集志愿虽然不太好,但终究还是同一批次,至于下一批次就惨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下一批次往往是专科类高校。

五、投档比例及其运用

每年高考分数出来后,各省教育考试院都要公布本省当年的投档比例。比如,那宁夏来讲,宁夏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今年的投档比例是:第一批录取院校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按其计划数110%划定;第二批录取院校本科填报志愿资格线是按其计划数120%划定。

这个投档比例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就是无论是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教育考试院在投档的时候,都不是按照计划数的百分之百来投档的,而是在计划数的基础上多出几个名额来投档的,具体多多少,前边的比例就是答案。

这种投档方式对考生来讲,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尤其是踩线生的录取机会。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不过分考虑专业,那么,在这种投档方式下,则被目标高校录取的机会就要大一些。

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和原则(高考志愿填报中的6个关键概念及其在志愿填报中的运用)(5)

六、专项计划

专项计划是国家对贫困地区和农村户籍的考生实行的一种高考录取照顾政策。目前实行的专项计划共有三种: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由教育部负责实施,面向的是贫困地区的考生,限制条件是: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县的高中有三年的学籍记录,承担的高校一般均为国家级重点大学。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负责实施,面向的是本省农村户籍的考生,承担的高校一般是本省的重点大学。

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负责实施,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这类高校一般均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或国家级重点高校。

高校专项计划的报考流程是:4月25日前有关高校公布招生简章,考生完成报名申请;5月20日前省市完成考生基本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5月底前高校完成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并公示通过审核名单;6月7日-8日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高考后出分前部分试点高校组织考核;高考出分前高校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高考出分后考生单独填报志愿,高校完成录取并公示。

总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政策性强、技术性强、知识性强、逻辑性强、目的性强的数据分析预测活动。作为考生及家长来讲,要设计出一份科学合理、同考生的高考分数关联十分紧密的报考方案来,却非易事。虽然如此,大多数家长及考生经过一番集中学习,还是能够掌握其中的一些基本的填报方法的。正是本着这个原则,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填报经验,结合自己对高考志愿填报的理解,整理了这么一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性的材料;材料虽然只谈了6个问题,但这6个问题实乃高考志愿填报的重中之重,作为普通家长,作为考生,只要你理解了,也就足够用了。

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和原则(高考志愿填报中的6个关键概念及其在志愿填报中的运用)(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