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濒危物种(濒危程度怎么比大熊猫还高)

我们平常听到的濒危生物,几乎都是数量稀少的动物比如:大熊猫,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有1864只,圈养大熊猫达到了375只,属于易危生物,然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银杏却比它们还要濒危,属于濒危物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银杏濒危物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银杏濒危物种(濒危程度怎么比大熊猫还高)

银杏濒危物种

我们平常听到的濒危生物,几乎都是数量稀少的动物。比如:大熊猫,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有1864只,圈养大熊猫达到了375只,属于易危生物,然而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银杏却比它们还要濒危,属于濒危物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银杏为什么是濒危生物

对于植物而言,数量并不是决定生物是否属于濒危生物的唯一标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基因多样性。

对于动物而言,基因多样性体现在它们的数量上,数量越多,基因多样性就越丰富。但对于植物来说,数量并不能决定基因多样性丰富程度,这是因为植物可以进行无性繁殖。

以银杏为例,银杏繁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性生殖,另一种是无性生殖,苗圃中最常用的就是无性生殖。

他们可以利用银杏树的枝丫进行扦插,得到的银杏树苗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性状和原来的树木一模一样,非常有利于大规模商业推广。

但是无性繁殖的坏处是基因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无论种植多少棵银杏树,本质上都是同一棵树的分身而已。从基因多样性来看,1棵银杏树与1万棵银杏树都没什么区别。

但是有性生殖则不一样,有性生殖是指雌雄各生产出一个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内储存了各自体细胞一半的染色体,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会发生联会产生基因突变。但是基因突变没有方向,导致后代的特征不稳定,但这也是基因多样性的体现。

但是对于种植户而言,特征不稳定非常不利于商业推广,再加上有性生殖要从种子开始培育起,生长周期长,所以很少有苗圃会进行银杏育种。

再者,由于市面上常见到的银杏基因几乎都一样,即使采用有性繁殖,也无法增加银杏的基因多样性。而生物的基因多样性一旦减少,它们就非常容易被灭绝。

比如:虽然银杏树看起来很多,但如果自然界爆发一场针对银杏树的病毒,由于缺乏基因多样性,可能所有的银杏树都会因病毒感染而死亡。

这件事情在上个世纪已经发生在香蕉上一次,当时世界上流行的香蕉是大麦克香蕉,但由于大麦克香蕉的基因几乎一样,以至于当黄叶病的爆发,所有的大麦克香蕉在一夜之间全部死亡了。而我们现在吃到的香蕉,是大麦克香蕉的替代品:华蕉。

然而华蕉的基因多样性也不够丰富,以至于科学家们开始担心,当华蕉也爆发一场病毒危机时,我们该吃什么香蕉?

银杏也是如此,虽然银杏的数量很多,但是野生银杏的生存现状堪忧,据科学家观测,野生银杏的数量非常少,而且已经有将近10年没有幼苗发芽,并生长超过3年了,这说明银杏正在面临灭绝危机。之所以银杏濒临灭绝,很可能是因为与银杏共生的生物减少了。

银杏的灭绝原因

植物在繁殖后代时,会想办法让自己的后代传播到更远的地区,所以很多植物都会利用动物来帮助它们传播种子。

比如:山竹甜美多汁深受森林里动物的喜爱,而动物在吃山竹后需要在肠道内消化一段时间,再排泄出难以消化的山竹种子,帮助了山竹的种子传播。

而银杏比较不幸,它们赖以传播种子的动物已经灭绝了。银杏曾经在恐龙时期非常常见,是一些恐龙的食物。但随着取食银杏种子的恐龙灭绝,使得它们的种子难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而银杏果仁中含有毒素,该毒对恐龙无害,但哺乳动物无法以此为食,所以银杏的种子只能掉落在母亲身边,而母亲又会抑制幼苗的生长,所以银杏的数量才会越来越少。

保护银杏

关于如何保护动物,我们知道要为它们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且禁止射杀保护动物。但对于植物的保护,则稍微有些区别。

首先,人工大规模种植的保护植物可以砍伐,比如:路边的银杏,只要合乎当地的法律法规就可以砍伐。但是野生的保护植物禁止砍伐,并且要为它们建立档案,建立数据库。还要清理植物周边的杂草、杂树,以免影响保护植物的生长。

再者,收集植物的种子,采用人工育苗的方式培养它们发芽、生长,等到一定的阶段时,再将小苗移植到自然界中。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育种手段,对银杏进行杂交、测交、回交等各种育种手段,尽量在短时间内丰富银杏的基因多样性。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这些手段有效缓解了银杏灭绝速度,但是关于银杏的保护仍旧不能掉以轻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