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变废为宝美术(废弃物变艺术王华祥的道你能看懂吗)

非常道——王华祥作品巡回展·河北

●时间:1月5日—1月25日●地点:河北美术馆1、2、3号展厅

在中文语境里,“道”是一个无所不包又玄妙至极的东西,它存在,但又难以言说,就像“隐藏在蔬菜里的维生素”。

对于艺术家来说,找到自己的“道”至关重要。“非常道——王华祥作品巡回展·河北”正在河北美术馆举行,展出版画、油画、水彩、素描、草图、装置等200件代表作品,完整呈现了王华祥不同时期的创作,是他三十年创作的一个总结。

河北是此次巡展的第一站,机会难得,快去美术馆看画悟“道”吧。

200件作品,包括获全国美展金奖的《贵州人》

■《贵州人》

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国际学院版画联盟、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省文联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画院)、国鼎美术馆承办,共展出王华祥代表作品200件。既有早期的经典版画《贵州人》,也有体现其多年创作轨迹的素描、草稿,还有他近年新创作的一批别出心裁的油画、水彩与装置艺术作品,是对王华祥三十年艺术创作的一个系统梳理。

王华祥的艺术履历颇具传奇色彩,26岁(1988年)从央美毕业的那一年,就以一套彩色木刻版画《贵州人》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美展的金奖;29岁办“近距离”个展,导致了艺术潮流的转向;31岁出版《将错就错》一书,提出了“触摸式教学法”,使学院素描教学有了新的思维和方式;34岁,创立了“一幅肖像的32种刻法”;41岁,出版了系列教学著作,构建了反向教学体系……

作为当代美术大家,他打破艺术门类的界限,从版画跨界到油画、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等,将其相互混搭,扩大了艺术的语义。如今,王华祥担任着央美造型学院副院长、版画系主任、博导等职务。展览现场,用几乎与墙面等高的一个大板子,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王华祥各项成就。

策展人之一、河北美术馆馆长李彦鹏表示,将这样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请到河北来展览,对河北美术界来说非常有意义。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也是一次“非常”的艺术体验。

大部分作品不太容易看懂,也不“好看”

很难用传统经验来欣赏王华祥的作品,如果说早期包括《贵州人》系列在内的彩色木刻版画,尚属一眼能看懂(或自以为看懂)的内容,那他差不多同时期以及后来的一系列黑白木刻版画,就让人有点不明所以了。比如1996年的《雄鸡报晓》,画面上不是人们常见的翅羽雄健、引颈高歌的形象,反倒像一只脱毛鸡,身体被困在笼子里,夸张的、不成比例的长脖子努力向外伸出,只有顾盼生威的鸡头有点符合题目里的“雄鸡”俩字。

这只鸡,肯定不是生活中真实的鸡,而是王华祥当时所见、所思、所感的投射。过了20多年我们再看,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触。

王华祥后来的油画、水彩、丝网版画、装置作品更是让人一头雾水。比如一个被种在花盆里的男人“等待花开”;一截木桩子上长出了嘴似乎想说话;一只皮箱被塞满废弃的石膏残像、孩子玩具和塑料花……还有一棵和人脸融为一体的白菜、半裸的男人和木偶、粘连在一起的狗头和人头、死亡和鲜花等,表现的内容都是意味不明、语焉不详的,大部分也不怎么“好看”。

解读当代艺术,需要了解它的创作背景

当代艺术有自己的叙事性和价值观,我们有时候读不懂,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们创作的背景。

比如现场一幅名为《杜尚之后的混战》的丝网版画,是去年的新作品,根据他2006年的同名油画创作。这幅油画“复制”了法国新古典主义著名画家雅克·路易·大卫1799年创作的《萨宾妇女》,原作表现的是萨宾人攻入罗马城,试图解救多年前被掠夺的萨宾妇女,但这时候已经为人妻、为人母的萨宾女子站出来阻止战争。此画作于法国大革命之后,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画家借此呼吁和解、宣传和平。

之所以复制加了引号,是因为王华祥的画中,萨宾王、罗马王、白裙女子等人都换了面孔,仔细看罗马王还戴着眼镜呢。原画中地上坐着、手中举着的婴儿变成了现代洋娃娃,背景中的罗马城堡变成了王华祥创办的飞地艺术坊。题目也很有意思——《杜尚之后的混战》,1917年杜尚用一个小便池引发了现代艺术的观念革命,王华祥重新解读名画,用挪用、断裂的形式隐喻当代艺术混乱的现状。

垃圾变废为宝美术(废弃物变艺术王华祥的道你能看懂吗)(1)

■油画《杜尚之后的混战》借名画隐喻当代艺术混乱的现状

看不懂画时,不妨先看看画上的字

《开合地》系列装置作品,所有的材料都来自王华祥的院子。残破的石膏像、孩子们玩过的玩具、色彩艳丽的塑料花,用油脂固定在一只皮箱里,然后王华祥在箱子盖内侧画上油画。这些生活中的废弃物,就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性,变成艺术品,有一种新的意义。

王华祥说:“做的时候,每个东西来回推敲,该放什么,不该放什么,色调要怎么搭配,这东西要砸烂到什么程度……我几乎要成材料专家了。”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能更关心的是非技术的部分,比如石膏像象征着什么?玩具娃娃有什么寓意?鲜花是一种祭奠吗?箱子是肉身的代表吗?这时候,仔细阅读油画上的文字,或许会找到一些线索。

说到这里需要提醒观众,王华祥的文字犀利幽默、见解独到。比如《等待花开之老王》草图上写着“男人的心其实是豆腐做的,善良与伤害齐飞”,跟画面结合起来读,有助于理解画面的情绪、语言。比如水彩画系列作品附着的“王的词典”:“公母驴之间的战争,百分之九十是源于误解,而使战斗升级的,多是因为解释。解释就好比给火浇汽油,不灭反旺”“它结果子时叫树,砍倒叫柴”“石头的倒影是石头,树的倒影是树。而养宠物的人,宠物就是他的倒影”……篇篇都是简短的哲思散文。

垃圾变废为宝美术(废弃物变艺术王华祥的道你能看懂吗)(2)

■《开合地》系列作品的材料来自王华祥的院子

垃圾变废为宝美术(废弃物变艺术王华祥的道你能看懂吗)(3)

■王华祥好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跟本人神似,图为《你当代,你们全家都当代》

“道”是隐身的,就像维生素藏在蔬菜中

看了一圈展览,那王华祥的“道”到底是什么呢?

联合策展人、河北科技大学铁扬美术馆执行馆长刘锋在前言中说:“‘非常道’有两重含义:其一,非寻常道。王华祥先生一直勇于打破传统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艺术;其二,非常正道。其实勇于打破传统恰恰是最大的传统,华祥先生对传统的继承胜人一筹。”

王华祥有强烈的反叛意识,虽然开幕式上见到的王华祥包容、豁达,甚至有点慈眉善目,但多年来他一直以敢言敢做闻名艺术圈。当年,大家做观念艺术认为技术不重要的时候,他主张技术是最重要的;在大佬高喊“绘画已死”的时候,他站出来坚决捍卫绘画。他甚至给自己的画直接命名为《你当代,你们全家都当代》,骨子里的反叛可见一斑。

王华祥说:“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我谁都不放过,包括我自己。”研究在漫长的艺术史中,王华祥发现一个真理,“道”是隐身在形象、形态和思维之中的东西,就象维生素隐身在蔬菜中。但是,不同的蔬菜中蕴含的维生素不同,作为艺术家的他,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在各种材料的运用中去品尝、体会、观察,最终他说:“我受益终生的是版画思维。”

当然,这些话,你最好去现场,结合着作品来体会,理解会更深刻。

■文并摄/河北青年报记者张翠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