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申请执行阶段了还要不要请律师(作为申请执行人)

作为申请执行人,自己的案子状态情况要自己了解跟进,千万不要过度依赖律师,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到申请执行阶段了还要不要请律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到申请执行阶段了还要不要请律师(作为申请执行人)

到申请执行阶段了还要不要请律师

作为申请执行人,自己的案子状态情况要自己了解跟进,千万不要过度依赖律师。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来源于我亲自看见、亲身体验得到的一点微小经验。

1

前几天在某法院碰见一个和我一样的申请人,她在执行法官办公室抽泣,情绪有些糟糕,她是抚养权诉讼,孩子(女儿)4岁多,男方3年没给过一毫米抚养费。没有给抚养费的原因并不是男方没支付能力。相反,男方有车有房。

女人实在没办法就委托了律师进行了诉讼,法院判决后,离申请执行还有一些时间,女方当时想着反正有律师,律师会帮她完结这个案子,顺利拿到属于小孩抚养费。可一等好几个月过去,男方没有履行判决,也就是没有给钱。她才打电话到法院问情况,然后联系律师去申请强制执行。

按照正常来说男方的条件强制执行那几万抚养费是毫不费劲的,哪知道法院一查男方名下房子车子均被过户,银行卡V信ZFB余额只有弱弱几十块。换句话说就是无法顺利执行财产。

她的代理律师说“诉讼已完结,他以为女方不需要申请执行,他就搁置了申请”。

而她说“她请了律师,诉后申请执行是律师还没做完的工作”。

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碎片语言里得知,那个女人家庭条件不错,她也没有工作。也就是说完全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而她却选择了依赖律师缺沟通。如果她稍微自主一点,是完完全全能避免目前执行受阻,甚至无法执行的局面。

2

时间转回到2016年时,我当时家里遇上意外,啥事不懂,就连律师都是哥哥们找的,我内心也特别依赖律师,律师是爬杆,感觉只要有律师在,一切事都不用我操心。所以在诉讼中心里状态是只要律师一个眼神一个语气有一点点异常,我都心慌无措,忒怕律师对我这个当事人有意见产生不满,他不尽心办理案件了,最后是小心翼翼地全程配合律师把官司打完。

纵使那般的谨小慎微,从启动案件的那一刻,我都全程掌握案件推进的所有的进度,没有一丁点的漫不经心。

在判决生效后,当时我的代理律师在梳理他另一个复杂的案件,他忙得几乎忘了我的案件需要申请强制,我是数着日子及时提醒他的(当然我们申请人也是可以自己申请执行,但是申请书没有专业律师写得规范)。也幸,我提醒得早,我那个被执行人的卡里有一点点小钱没有被转移,虽然没有全部执行到位,也比一点没有让人宽慰一点吧。

渐渐更加领悟到,作为当事人就算不太懂法条,不懂引用,不懂如何在法官面前组词表达,不知诉前诉后的整个流程等,总之就算撒都不懂也定要全程了解跟进自己案件状态和始末。如果一点不懂可以问代理律师,通常他们都会耐心解。但是万万不能把所有的期望全部依附在代理律师身上,自己的案子进展自己还处于懵圈的状况,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诉讼。

毕竟律师他们不是一对一仅为你专程服务,他们时间丰富得很,工作忽略一时忘记是常有的事。尤其是诉后申请执行的阶段,一不小心就耽搁下来。我们作为当事人的作用一定要及时提醒你的代理律师第一时间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及时查询案件被告财产状况等。否则或许就是差了那么一天半天时间,被执行人就会财产转移,这样会增加很多后续的麻烦。

现在的被执行人是一个比一个猴精,逃债非常快速且经验十足,你得比他们更积极)

3

其实,不光是诉后。诉前、诉中,作为当事人的我们也要积极配合自己的代理律师梳理事由、收集证据、提供资料等。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所有细节自己最明了,最清楚。也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有效推进案件的那些证据,比如被执行人,我们当事人肯定比律师和法官了解得更多一些这样有利于提供执行线索辅助执行。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重视,过度指望或者依赖,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把诉前的确定性变成了诉后的可能性,能否执行就全凭天意运气了,这肯定不是我们要的结果呀。

当然最重要的是当事人和律师之间一定要彼此信任,及时沟通,少点偏见,多点容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