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原因简短:34柴门闻犬吠

像“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样简单,却能让人充分感受其中情感的诗句,还蛮多的。但为什么这句诗经过了1000余年的传颂,还能让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感同身受,而且充满画面感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长卿写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一场风雪、一个归人、一扇柴门、一只老狗,想想你的生活,是不是都经历过类似的境况?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融入生活。

类似这样的诗还有很多,例举一些跟大家分享:

喜欢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原因简短:34柴门闻犬吠(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出自唐朝大文豪柳宗元的《江雪》。

这首诗实在太出名了,要做个中国人最熟悉的诗词排行榜,估计能进前十。这首诗一共四句,前两句就非常有画面感,在我非常凄苦的那段时间,从这句诗中能读出一种末世感。

因为如果你不读后两句,是不会知道诗中的绝和灭,是怎么来的。

可能真是世界末日来临了,而你是世界上唯一幸存下来的活物;也许只是太阳落山,人和鸟都晚安了。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连点灯都比较奢侈,太阳一下山,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睡觉了,那是真能知道啥叫万径人踪灭。

所以,这两句诗有画面感(在没读后两句的情况下),但是画面感很模糊,你可以对绝、灭产生各种奇怪的联想。

喜欢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原因简短:34柴门闻犬吠(2)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江雪》的后两句。

只有读完整首诗,你才能成功地脑补出作者描写的画面,特别美妙——孤舟、寒江、雪,原来这是一幅雪景,因为大雪纷飞,人不愿出门,鸟不能飞翔,才会出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景象。

但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景物,全都是背景,只是陪衬,全诗的真正中心点,只有那个老翁,他独自一人,披蓑戴笠,在江心钓雪。

只有读完整首诗,才会产生代入感,很自然的,我们会被前文的文字所影响,代入某种孤独、寂寥,或许还会对老翁充满怜悯;但如果你了解诗人的生平,又会代入老翁不惧孤独、不畏严寒的品质;如果你心情大好,而且是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那么你不会怜悯老翁的孤独,可能也不会敬佩老翁的品质,但你一定会想:“独钓寒江雪”真是一幅好美的景象。

喜欢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原因简短:34柴门闻犬吠(3)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出自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这首诗的画面也很美,而且很温馨。起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虽说红配绿真的很丑,但只要比例搭配得当,彼此呼应还是很美的,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样。绿和红本就是非常明亮艳丽的色彩,所以读到这两句诗,你的眼前一定会出现画面,心情也一定会随着红和绿而跳动起来,这绝不会是一首悲伤的诗。

喜欢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原因简短:34柴门闻犬吠(4)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再读后两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你知道了,原来白居易准备好绿酒、红炉,是在等待朋友刘十九,天色渐晚,风雪欲来,嘿我的朋友,要不要喝一杯,暖暖身子驱驱寒,一起在这里烤着火炉,喝着温酒,赏着雪景,聊聊人生?

这首诗有雪,却无寒意,反而让人觉得温暖,灵动。

喜欢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原因简短:34柴门闻犬吠(5)


喜欢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原因简短:34柴门闻犬吠(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