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二批特级教师名单(陕西省特级教师)

陕西省第二批特级教师名单(陕西省特级教师)(1)

王金全,铜川市教育科学研究室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每年高考前一个月左右,学校专门留出十天半个月时间作为高三学生的“自由复习”阶段,目的在于调适学生心理,让学生自主复习、回顾梳理、查漏补缺,再经过一个“热身训练”阶段,就正式走上考场。最后阶段,虽然短暂,做好了最后一个纵身跳跃,结局肯定非常完美;忽视了最后一个动作,可能会是前功尽弃。

一、正确认识自由复习的意义

自由复习阶段不是放任不管,它相当于高速行驶的汽车,即将到达目的地,需要收油减速变道做好出场的准备。经历了几个月的高强度综合复习,从一轮到二轮、三轮,从知识、能力到素养,每天除了老师课堂上的讲解与分析,就是高强度、大容量的各种训练。学生的心理已经十分疲惫,大量的知识堆积在大脑里。马上就要上考场了,迫切需要一段完全属于学生的时间,平复一下紧张的心理,整理一下杂乱的知识仓库,搜寻一下还有哪些遗漏的东西,弥补一些还没有弄明白的概念与问题……

把该收拾的东西装进来,把散乱的行囊归整整齐,胸有成竹地走向考场,接受挑选。

二、做好自由复习的心理调适

进入自由复习阶段后,学生会出现自由散漫,有组织无纪律的情况,有的学生要求回家自己复习,有的学生要求到外面找清净的地方学习,有的学生借口复习却玩耍逃课。特别是没有老师按时按点来讲课,没有班主任喋喋不休的叮咛,学生一下子进入高度放松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每年自由复习结束后,许多学生发现没有做题的状态,甚至找不到做题的思路。所以自由复习后还有一个热身训练的调整阶段。有的学生出现焦虑情绪,心浮气躁;有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自我否定,大脑空白,对高考产生恐惧与失望,问题严重的学生甚至出现意外情况。有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整体有效的计划,时间一天天过去却没有收获。

每天早起,出门闻一闻新鲜的空气,看一看城市里新的变化,嗅一嗅花园里鲜花的清香。到学校操场跑上几圈,出一身汗,清醒一下头脑。每天有规律地学习、锻炼、生活,不仅使自由复习自如,而且更加有效与有趣。

不要受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的干扰,不和一些“负能量”多的人交流,不要奢望太高,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脚踏实地,扎实做好当下的事情。

三、做好自由复习的知识梳理

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散乱的、盲目的,自由复习阶段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复习可能陷入忙于与浪费。所以,教师还需要引领与指导,学生更需要勤学加多问。

一是多看书,不是按部就班地一本一本看,而是站在“书本”之上,带着问题去看书,寻找知识的线索与规律,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站在高考角度看书,哪些知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哪些是有利于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哪些是学科主干知识等。

二是勤看题,看自己做过的训练题;从试卷中看自己犯过的典型错误,看自己曾经的知识遗漏,看自己对概念的错误理解,特别注意老师讲评试题时自己的笔记;看近几年高考真题,看考题的设问角度,看考题的解题技巧,看解答试题的思路与方法等。

三是关注时事,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特别是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从当下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到国际上美国等国家在科技领域对我们的打压,以及我们国家提出的“新基建”努力目标等,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崛起与富强,国家发展的需要就是我们选择的理想,也是国家选拔人才关注的方向。

四、做好自由复习的查漏补缺

进入自由复习阶段,包括一些优秀学生反映,好像自己什么也不会了,不知道该怎么进行复习。

一是回归课本。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决定高度。真正考试中,许多问题不是学生不知道,往往是一知半解,或者表述错误。反映了学生的一些错误是无意识的。例如,关于人类的起源,过去有一种说法是大约二三百万年以前,一个学生始终讲是“二百三十万年以前”。包括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例如物理课“加速度”的概念,学生始终认为“加速度”就是“速度越来越快”。

二是查漏补缺。通过研究试卷、试题讲评,学生发现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及时纠正,并且通过分析原因、归类比较,真正把正确的认识巩固下来。在讲评试卷的时候,老师泛泛地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回答:“懂啦!”实际中,一些学生并没有听懂,但是不好意思举手,机会就这样失去了,日积月累,学生不知道自己埋藏了多少这样的“地雷”,在最后的日子里,尽快地清理干净以前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场上少出问题。

三是技巧速度。一些学生眼高手低,一些学生“口是心非”,在考试中经常发现学生不该出错的问题经常犯错,原因就是审题、答题过程中所犯的“技术性”错误。在自由复习阶段,有意识地进行审题技巧、答题规范、准确表述等方面的训练,是十分必要,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不该犯的错误,保证学生学习实力的正常有效发挥。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