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d是一样吗(34维生素D惊人作用)

近段时间,一段关于维生素D的科普视频热传。据称,央视新闻报道了有关维生素D对人体的作用,对很多疑难杂症都有效,让人感觉维生素D真是太神奇了,简直就是“包治百病”。

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d是一样吗(34维生素D惊人作用)(1)

网络截图

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d是一样吗(34维生素D惊人作用)(2)

网传视频截图

视频在这里

维生素D的作用真的有这么惊人吗?别急,仔细看,实际上,这段报道无外乎报道了几项有关维生素D的作用或研究,但是被网上的别有用心的人这么一剪辑加工,看的人就感觉再不补维生素D就来不及了一样。

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d是一样吗(34维生素D惊人作用)(3)

图片来源网络

诚然,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据估计全世界大约30%-50%的儿童和成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合理补充维生素D对于婴幼儿生长发育、中老年增强骨骼健康及免疫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d是一样吗(34维生素D惊人作用)(4)

但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在乱花钱盲目补充!

很多人补充维生素D似乎只是赶了个时髦,反正大家都在补,那我也补,却不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到底需不需要补?要补多少才合适?

维生素D是什么?

维生素D(Vitamin D)又名钙化醇,是一类类固醇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及维生素D3(胆钙化醇)。

维生素D有哪些作用?

维生素D主要有促进肠道钙吸收,维持正常的血清钙浓度,调节神经肌肉和细胞的功能。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

佝偻病多发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和骨骼的变化。骨骼的变化随年龄、生长速率及维生素D缺乏的程度等因素有关。骨软化症多发生于成人,多见于妊娠多产的妇女及体弱多病的老人。

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d是一样吗(34维生素D惊人作用)(5)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肌肉、免疫、内分泌及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维生素D缺乏人群

人体80%~90%的维生素D由7-脱氢胆固醇在皮肤经紫外线照射产生,我国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普遍存在,即使在日光充沛的南方地区也是如此。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

维生素D对骨骼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维生素D需求量较高,易引起维生素D缺乏。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此类人群易缺乏维生素D,因此需适量补充。

65岁及以上老年人

维生素D缺乏主要原因包括摄食减少或机体生理状况改变等。

肤色较深人群

研究发现,产生同量维生素D,肤色较深者所需光照时间明显长于肤色较浅者。

饮食无规律者

此类人群易发生营养不均衡的状况,每天必须的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因此需适当补充。

夜间工作者

此类人群缺乏足够光照,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需额外补充。

维生素D应如何补充?

虽然维生素D缺乏和许多健康问题都相关,但是最近MNT报道的一项研究提示,每月高剂量的维生素可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维生素D是营养素而不是药品,任何营养补充剂都只是起辅助作用,不能取代日常饮食摄入的营养;其次,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摄入后,可储存在脂肪等细胞,机体需要时会释放出来,过量会影响健康,但是维生素D过低也就没法预防慢性疾病和骨质疏松。

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d是一样吗(34维生素D惊人作用)(6)

通常来讲一个人每天总共应该摄入10μg或400IU的维生素D,但不是说这10μg全部都靠补充剂来补充,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也会含有或多或少的维生素D。

没有特殊情况时,不建议服用过多的维生素D。阳光照射在皮肤上,身体就会产生维生素D,这部分维生素D占身体维生素D供给的90%。每天手脚露出30厘米,在阳光下晒30分钟,就可以有效的防止维生素D的缺乏。

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d是一样吗(34维生素D惊人作用)(7)

补过量了有何危害?

我国制定维生素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μg,过量服用维生素D可引起维生素D中毒。维生素D中毒可表现为厌食、便秘、呕吐、头痛、烦渴多尿、肌张力下降、心率快而失常等,甚至可引起软组织软化。尤其注意,婴儿最容易发生维生素D中毒。

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d是一样吗(34维生素D惊人作用)(8)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过量服用维生素D,会引起高血钙症,肾钙质沉着症,如果剂量过大,甚至还会造成肾功能衰竭。选择天然的蔬菜、水果,按照膳食宝塔推荐的量来吃,才是补充维生素的最佳选择。

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d是一样吗(34维生素D惊人作用)(9)

来源:科普中国、药葫芦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