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荣耀2为什么离开男主?韩剧为什么爱复仇

黑暗荣耀2为什么离开男主?韩剧为什么爱复仇(1)

(《黑暗荣耀》发布会,宋慧乔。ICphoto/图)

韩剧《黑暗荣耀2》又爆了。

由宋慧乔主演的韩剧《黑暗荣耀》第二季上线Netflix后再度成为全球热门剧,社交媒体上讨论度居高不下。

这部聚焦校园暴力的电视剧,本质上是一部复仇剧。这些年来,韩剧里的复仇题材非常火爆,譬如宋仲基的《财阀家的小儿子》、最近热门的《模范出租车2》以及《黑暗荣耀2》,它们都是围绕复仇主题的剧集。

接连刷屏的爆款韩剧引发了一系列话题讨论——为什么韩国影视创作热衷于复仇题材?与韩国的社会现实有怎样的关联?这类复仇作品的创作局限在哪?

韩剧爱复仇

韩剧《黑暗荣耀》两季的主题是关于校园暴力。

女主宋慧乔饰演的文东恩,高中时代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欺凌五人组以没由来的恶意,对文东恩施加惨无人道的暴力,譬如用滚烫的直发器在文东恩的身上留下累累疤痕。

文东恩试着向警察、班主任等人求助,却因为欺凌的头头朴妍珍有强大的背景,朴妍珍没有为自己的施暴付出任何代价,而是文东恩被迫转学。

随后18年时间里,文东恩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狱里,她精心筹划了针对朴妍珍为首的欺凌五人组的复仇。《黑暗荣耀》侧重于呈现文东恩遭遇的校暴以及她对复仇所进行的准备;《黑暗荣耀2》则是酣畅淋漓的复仇过程,文东恩获得最终的胜利,朴妍珍失去一切,锒铛入狱。

聚焦校园暴力受害者的复仇,《黑暗荣耀》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这是韩剧里相对常见的主题。譬如《黑暗荣耀》之前,韩剧《猪猡之王》讲述了类似的故事,差别在于复仇的主人公是男性,复仇手法带有更为残酷血腥的暴力色彩,结局比《黑暗荣耀》更为悲戚。

除了针对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复仇外,韩国影视剧另外一个热门的复仇对象是韩国的财阀。

去年播出的一部爆款韩剧《财阀家的小儿子》就很典型。宋仲基饰演的尹炫优,一开始只是财阀家的打工仔,他为财阀家庭做牛做马,换马桶、洗马桶这样的事都干了,忠心耿耿的他只想保住这份还算高薪的工作而已。

他没料到的是,当他帮财阀家处理完一个肮脏的交易后,他就被财阀派人灭口了。死后的尹炫优意外重生,重生后他竟然变成了财阀家庭的小儿子。重生的他随即展开复仇:他要调查杀害他的幕后凶手,更要从财阀家的人手中夺走他们的一切资产……

《黑暗荣耀2》播出的当下,另外一部复仇剧《模范出租车2》在韩国的电视台播出,无论是2021年的第一季还是今年的第二季都掀起收视热潮。

剧集的设定是,有这么一群人表面上是出租车司机,实际上他们是为遭遇冤屈者复仇的组织。剧集平均每两集就有一个复仇对象,自然也包括对校园暴力施暴者复仇,以及对为富不仁、权钱勾结的财阀的复仇。

总之,复仇主题为韩剧所热衷,每年都不缺热门作品。

黑暗荣耀2为什么离开男主?韩剧为什么爱复仇(2)

(评分网站截图)

“恨”的来源

这几年韩国复仇剧的勃兴,一方面与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在韩国的攻城略地有关,Netflix提供了平台和资源,各种19禁的复仇韩剧有了大施拳脚的空间。另一方面,复仇题材的勃兴也与韩国本土的创作倾向相关,复仇一直是韩国影视创作的重要母题。

比如韩国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1919年的《义理的仇讨》,讲述的就是一个复仇故事。早期韩国的复仇题材,更多是通过对地主阶层的复仇,隐喻地表达对日寇殖民者的仇恨。

1998年,韩国“文化立国”政策确立后,电影创作迎来真正的飞跃,朴赞郁导演在新世纪初就推出了著名的“复仇三部曲”,包括《我要复仇》(2002)、《老男孩》(2004)和《亲切的金子》(2005)。这些复仇故事的共同背景是:公权力失守,社会不平等,犯罪猖獗。

可以说,韩国影视剧爱复仇,根源就是“恨”:从以前的恨地主、恨日本殖民者,到后来的恨财阀、恨校园暴力施暴者——在韩国,它往往也是阶层不公的缩影;有“恨”的存在,所以需要“解恨”、需要复仇。

今日的韩国已经是个发达国家,社会不公、阶层固化的问题仍非常严峻。

尤其是韩国的几大财阀家族控制着韩国的经济命脉,财阀不仅获得巨额的利润,也利用金钱的影响力获得各种政治上的“特权”。在不少韩国影视剧里,财阀二代可以为所欲为,反正公检法可以被他们随意拿捏。

从经济到政治上,很多韩国普通人感受到强烈的被剥削感,这成为他们恨意的来源,这种恨意折射到影视剧中,就是对财阀丑陋的极致渲染、对复仇题材的特别偏爱。

比如《黑暗荣耀》系列中的最大反派朴妍珍,她其实是韩国权势阶层的缩影,她对文东恩为代表的弱势阶层没有任何一点点的同理心,反而认为有钱人欺负弱小就是理所当然。

可以预见,只要韩国财阀引发的种种社会弊病仍然存在,韩国人的这种“恨”就存在,韩国的复仇影视剧就会源源不断。

复仇的局限

韩国已故总统金大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在整个历史过程里,韩民族一直生活在“恨”之中。

韩国不少学者也认为韩国的国民心理是“恨”。这个“恨”并不仅仅是仇恨那样简单,它还包括悲哀、痛苦、悔恨、自责、不屈等情感,它们共同构成一种郁积的情绪,提醒着韩国人所经历的被殖民的屈辱历史,并最终将“恨”转化为一种民族凝聚力,以及自强不息、顽强斗争的精神。

对于韩国人来说,复仇是对仇恨的铭记,是对压抑情绪的一种宣泄,同时表达了抗争的态度。韩国的复仇爽剧,都有对社会不公的抨击,一般也会有一个“善恶终有报”的大结局。

不过,就像“恨”会导向民族情绪的极端、对外的强烈攻击性一样,复仇爽剧背后也有诸多局限。显而易见的是,复仇本身是对法治的一种践踏,看似获得了结果正义,但这是以牺牲程序正义为前提的,“以暴制暴”对法治社会的破坏是深远的。

与此同时,影视剧中的复仇很多时候更像是精神上的胜利法,为民众提供了一个情绪的宣泄渠道,可回到现实生活中,一切依然如斯。

复仇爽剧提供的是情绪上的快感,而非针对真实社会问题更具建设性的解决之道——这也是为什么这类影视剧对程序上的正义不感兴趣。民众看再多这样的复仇爽剧,遇到问题还是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像文东恩那样花费18年复仇,复仇过程中身边还有那么多“战友”,以违法手段去复仇最后还能安然无恙。

此外,《黑暗荣耀2》刚上线完,导演安吉镐就承认学生时代曾经参与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施暴者拍了一部反对校园暴力的复仇爽剧,更加折射出复仇爽剧的虚妄。

所以,复仇爽剧看个消遣无妨,遇到问题可以依赖与信仰的还是只有法治。

话剧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