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2)

_ 摄影@秦健文

水是灵渠的主角。

作为一个水利工程,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如今,那些曾在水上南来北往的人和故事俱已过去,然而水还在流淌,不问西东,也无谓时光流逝——或者说,它的流淌,早就成了时间本身。

然而,在灵渠,水却是最容易被错过的风景。

不太会有人特意来灵渠看水。倒不是人们忽略了水。看看灵渠工程那些费尽功夫的机巧设计,足以说明对水的重视。是水藏匿了自己。它流过,把自己藏在如盖绿荫下,映得一地的旖旎风光,自己却是一去不回头。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3)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4)

_ 摄影@秦健文

水,其实是灵渠收藏的一首诗。

孔夫子站在水边喟叹:“逝者如斯!”孔夫子这样的人无疑是有智慧的,因为他能看见水的风景,读懂水的诗。

水作为风景和诗,需要智慧去亲近和阅读。这个推送,我们不说水是怎么被设计引导的,不说它那些浇灌兴安一地带来一城风流的莫大功劳,就只通过几位摄影师(请看图说标注)的镜头,单看水的美,读水的风景与诗——不光看它点缀装饰的,还要看它自己的。

寒潮来到,正是读诗的好时候——

「太阳升起,世界的风光

就此开启诗篇

而在灵渠,水

就是这其中的灵动诗句」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5)

_ 清晨朝阳中,水通过小天平泄入湘江故道

摄影@秦健文

朝阳升起,晨雾掩映远山,阳光透过天边的云霞,以一种通体透暖的明黄色泽,映照在奔流的水上。这是水流较为丰足的时节,在灵渠,多余的水要溢出天平坝,被分泄入湘江故道。

如此景象,在灵渠已发生2200多年了。

水总是其中恒在的背景。也许就因为做背景做久了,水仿佛也沉入背景,成为其他风景的点缀映衬:树、阳光、山或是一朝乍现的雾……水总是最后才被提及,甚或被忘掉。哪怕是书写,也是最后才会被写到。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6)

_ 灵渠游船。漕运兴盛的年代已成过往

替代那些南来北往的船只的

就是这些游船

摄影@秦健文

水就是这样。它以它的恒在,映衬万物光影的乍现与消逝,映出它们去了又复来的无尽往复循环。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7)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8)

_ 在灵渠,几乎同一片水域

不同光照下的不同景象

摄影@秦健文

然而水也像总要隐入自身的恒在中。在灵渠,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水仿佛是静滞的,你甚至可能都感知不到它在流;它像是凝住了。它摊出一渠水面,映着树林,映出它们的苍翠,也像势要融入这苍翠中,与之融成一体,隐掉自身。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9)

_摄影@乌不白

就这样,阳光照耀着水,与水互为映衬地闪耀出光芒,照拂世界,映出世间的繁忙——哪怕是一些细微而不足道的事物,也都被勾描出别有意味的形体身影……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0)

_ 摄影@乌不白

灵渠一天的诗开始了。

而水,始终在其中隐去自身。它是这诗的背景,是它恒在的灵动诗句。

「然而,水在流

水在它的流淌

也写有自己的诗篇」

水之诗,有时候要看到这样的细微事物,才能被阅读——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1)

_ 摄影@乌不白

水,当然不是什么细微之物。然而为什么它就那么不起眼呢?也许就因为它太大了,大到很无处不在,大到我们生活都离不开它。

有一些东西,非是因其小而不被看见,往往是因其大而无法被看见。比如地球、大自然、宇宙。

当然,还有水。

水可流成江河,可汇成大海。江河湖海难道不是风景?不也经常被观看,被拍摄?然而,单就摄影而言,一般情况下,不太会有人将镜头对着一汪死静的水去拍摄。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2)

_ 摄影@秦健文

但是,在灵渠,一旦我们把镜头放低,对准水面,意想不到的惊喜就会随之出现。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3)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4)

_ 摄影@秦健文

这种水草,遍生于灵渠南渠,逐流域全长三十余千米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就长在水底,安静地从水中透着幽深透亮的绿。水流过,拂动它们,像是某种具有形体的、透明的风,在给一位姑娘梳理秀发。

灵渠是温柔的,灵动的。这些水草就是其中最温柔灵动的风景之一。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5)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6)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7)

_ 摄影@乌不白

树总是伴水而生。阳光或有阴晴,然而总会照耀下来,把树的影子投下水面,仿佛是在为这水的诗,再写上一两个抒情句子。

水还是背景,是一面透明的镜子。它就以这种一望见底的透明映出风景。它流动,抑或静止,是为让风景有些静动的变化。像一个诗人,总是想方设法把诗写出不尽的情感,千番的意蕴。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8)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19)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20)

_ 摄影@林东林

这时候,水就成诗了。

但它还是那个背景,那面映照世界他物的镜子。同时它也把这些事物变成风景、书写成诗。它以一种世界背景的方式去写自己的诗。它拉开诗篇的框架,写下世界的各种风景、情绪与意象,最终把自己也写成风景,写作一幅画,一首诗。

再也没有像水这么谦虚而智慧的诗人了。作为诗人,它仿佛不太在意自己书写的主权,然而却总能以这种没有主权的背景身份,写下自己的诗。

要读懂水的诗,我们得跟水学习。

「下水去,成为

水的风景,水的诗

跟着水,去学习

大概也没有谁,能比兴安人更懂得灵渠流淌的这首水之诗。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21)

_ 在灵渠网鱼玩耍的孩子

摄影@秦健文

他们在灵渠边长大。从小就在灵渠水中耍水玩闹,摸螺蛳,网鱼,摸爬滚打,脚板子都不晓得挨水里的石子蹭了几多个疤子。

他们与它如此亲密,以至于长大了上了岸来,也成了这水的风景,水的诗。

这当然是人的诗。我们写灵渠,无论写什么,最终都要写到人。这是理所当然的——灵渠流淌2200多年,都是为人在流淌的。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22)

_ 摄影@乌不白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23)

_ 摄影@秦健文

有一些人,可能就是缺不了水的命,长大了都还不愿意上岸。

钓鱼可能只是借口,只为能给自己些许闲暇时光,好去亲近一下陪伴了自己整个童年的这条渠。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24)

_ 大小天平下的钓鱼者

摄影@林东林

不光人,很多动物也这样。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25)

摄影@乌不白

在兴安生活,大概率是离不开灵渠水的。因为这一渠水流已然融流进生活的种种了,再也不能离开,再也不能从生活的视线所见中抹除。

水的诗,到后来,也就这样成了生活的诗。

信息来源:天下灵渠

流水风景七言诗(水灵渠收藏的诗)(26)

桂林灵川

旅游

全州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灵渠

驿站

阳朔

旅游

灌阳文化广电体育和

旅游局

龙胜

文旅

资源县智慧旅游

文化

平乐

荔浦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旅游

恭城

临桂

文旅

桂林市

象山区

文化馆

叠彩区文化体育和

旅游局

逍遥

秀峰

遇见

七星

桂林雁山

旅游

广西桂林

图书馆

桂林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桂林

有戏

桂林

非遗

甑皮岩

国家考古

遗址公园

靖江王陵

文物管理处

桂林

博物馆

桂林群众

艺术馆

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

桂林

美术馆

桂林

画院

桂林市旅游公共

服务管理处

桂海碑林

博物馆

李宗仁文物

陈列馆

八路军桂林

办事处

纪念馆

桂林市导游

管理服务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