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六种方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通过计划和控制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合作,反映了对供应链各种活动进行人为干预和管理的特点,使过去那种自发的供应链成为自觉的供应链系统,有目的地为企业服务。

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以核心企业或品牌商为核心的企业群。核心企业通常也就是品牌商,要使该品牌产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它的供应链理也就必须十分强大。为了能使供应链达到提高竞争力的目标,在供应链管理中就要坚持四大核心理念

四大核心理念

1.整合理念(integration)

供应链管理概念提出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供应链管理的多年实践中,人们已将供应链管理从一般性的管理方法提升为整合思维的理念。在这一思维范式里,强调从供应链整体最优的目标出发寻求最佳市场资源整合的模式。当一个企业面临着要拓展一项业务或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时,首先应该从企业外部寻找最佳资源,而不是万事亲力亲为。再强大的企业面对庞大的市场在资源和能力上也都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什么事都只想着企业自己来做,可能会丧失很多机会,甚至将企业带入深渊。因此,整合理念就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核心理念之一。

2.合作理念(cooperation)

在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非常强调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共同实现供应链的整体利益最大化。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企业群,其中的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能力,如何才能将这些企业的能力整合在一起,形成真正的合力,是关系到供应链整体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如果每个企业都只顾自身利益,那么将损害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最后也没有办法保证企业个体的利益。因此,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或主导企业)就要与自己的合作方建立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必须能够兼顾合作伙伴的利益和诉求,这样才能调动合作伙伴的积极性。如果只是想着如何从别人身上赚取利益,而又将风险转嫁到其他企业身上,这样的供应链是不可能健康发展的。例如,美国的三大汽车厂商在平时的供应链运营中过度地侵占了供应商的利益,当2008年席卷全球时供应商纷纷撤离,失去供应商支持的美国汽车行业根本无法应对危机,利润大幅下降,甚至滑向了破产的边缘。相反,注重供应商关系的德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则在供应商的配合下较好地渡过了危机,很快恢复到了正常的经营状态。

3.协调理念(coordination)

供应链管理涉及若干个企业在运营中的管理活动,为了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要求相关企业在运营活动中必须按照计划协调运作,不能各自为政。例如,供应商应该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将零部件按计划生产出来并准时配送到制造商的装配线,而且还要求不同零部件的供应商必须同步地将各自的零部件配送到位。任何一个供应商的延误,不仅它自己有损失,而且还会连累那些准时交货的供应商,当然更不用说对总装配延误的影响了。协调运作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打破分散决策方式,通过协调契约的设计,使合作双方都能够增加收益,同时达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4.分享理念(benefit-sharing)

供应链管理强调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利益分享。通过供应链整合资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协调运作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这些都还不是供应链管理的全部。事实上,能否达到上面说的这几点,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合作企业之所以愿意在一个供应链体系内共创价值,是因为它们看到这个供应链能够创造更多的收益,但是这些收益必须实行共享,才有可能将供应链的资源整合起来。如果合作企业发现供应链的利益被某企业独占,它们是不可能参与到供应链的管理系统中的,即使有可能介入,可能也是抱着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心态,捞一把就跑,而牺牲的是供应链的未来发展。因此,是否具有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分享,是保证合作伙伴能否真心实意地与核心企业站在一个阵营内的重要条件。

供应链管理的六种方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关系)(1)

双赢的供应商关系

双赢关系的重要性

供应商管理是供应链采购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在实现准时化采购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供应商与制造商关系中,存在传统的竞争关系和合作性关系,供应链环境下的客户关系则是一种战略性合作关系,更提倡双赢机制。

供应链管理的六种方法(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以及如何实现与供应商的双赢关系)(2)

图:准时化采购环境下的供需合作关系

双赢关系对于采购中供需双方的作用表现如下:

# 供应商方面 #

1、增加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活动的共同责任感和利益的分享。

2、增加对未来需求的可预见性和可控能力,长期的合作关系使供应计划更加稳定。

3、成功的客户有助于供应商的成功。

4、高质量的产品增强了供应商的竞争力。

# 制造商方面 #

1、增加对采购业务的控制能力。

2、通过长期的、有信任保证的订货合同保证了满足采购的需求。

3、减少和消除了不必要的进购产品的检查活动。

双赢供应商管理

双赢关系已经成为供应链企业之前的合作典范,因此要在采购管理中体现供应链的思想,对供应商的管理就应集中在如何和供应商建立以及维护、保持双赢关系上。

01

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

加强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保持市场需求、生产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让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中进来,协助沟通开发方法,把用户需求及时转化为供应商材料的质量与功能要求;建立由双方共同组成联合小组,解决供应过程以及制造过程中共同关注的问题;加强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互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合作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打造良好的合作气氛;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 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快速的数据传输。

02

供应商的激励机制

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关系,对供应商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效的激励机制,就不可能维持良好的供应关系。在激励机制的设计上,要体现公平、一致的原则。 给予供应商价格折扣和柔性合同,以及采用赠送股权等,使供应商和制造商能够分享成功,同时也使供应商从合作中体会到双赢机制的好处。

03

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方法和手段

没有合理的评价方法,就不可能对供应商的合作效果进行评价,这将大大挫伤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和合作的稳定性。对供应商的评价要抓住主要指标或问题,比如交货质量改善情况、提前期是否缩短了、交货的准时率等。通过评价,把结果反馈给供应商,和供应商起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