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

当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着导航的手机突然黑屏了,你会不会感到一丝的慌张?如果将这个场景改变一下,当你开车到路上的时候,车机突然黑屏了,你会不会感到慌张乃至害怕?

或许有人就说了,车机黑屏有什么怕的?反正我导航是手机开的。确实,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来说,车机死机乃至黑屏并不是什么大事,我本人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感受就是一点都不慌。但如果,你开的是一辆新能源汽车,正“速度70迈自由自在”地在马路上跑着,突然车机黑屏,连带仪表盘一起黑掉的时候,你该害怕了吧?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1)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2)

2018年,蔚来被曝出充电过程中车机黑屏,充电枪拔不下来的情况;2019年,Model 3车主普遍反馈出现了行驶中中控屏黑屏死机情况;2020年,零跑汽车因全景影像卡滞、仪表黑屏问题,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缺陷调查,并最终决定采取召回措施;2021年2月,特斯拉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Model S/X(2018年以前生产)召回计划,原因是中控屏软件功能故障。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3)

无独有偶,类似的情况并不只是出现在国内,在国外也时常可见,个中代表自然又是特斯拉这位新能源销售大头了。今年1月13日,负责汽车安全的美国政府部门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曾向特斯拉发送了一封建议召回的信件,建议特斯拉召回此前生产的大量Model S以及Model X。最终,特斯拉迫于压力不得不进行召回,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对这次召回,是存在抗拒态度的。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4)

有趣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智能汽车中控黑屏不在少数,但却并没有人因此受害(这里特指生命财产受威胁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特斯拉才会在一开始持抗拒态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车机黑屏的问题在智能汽车中时有发生,但影响覆盖面却一直不大,更多是停留在车友圈中。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5)

其实如果将智能汽车看做是一件智能产品,车机黑屏的确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然而汽车作为智能产品,却和手机之类智能产品有个很大的不同——安全性。我们研发一款智能手机,其目的和初衷绝对不会是奔着“安全”去的,安全更多是作为一个附带属性,在产品的属性中占据很小的一个权重。然而汽车却不同,从研发到最终上市,会经过无数的检测和调试,就是为了确保车辆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6)

但毫无疑问,新势力们的出现,或者说智能汽车的“揠苗助长”,让这一进程被压缩了。加之目前智能汽车还处于发展阶段,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跨得太大的步子,往往就意味着可能会摔得越疼,风险更高。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7)

一款手机,出现了零星的黑屏事例,厂商基本都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召回处理,而是私下和对方进行协商解决。同样的,一款智能汽车出现中控黑屏问题,厂商们也不会因为“个例”们而进行大范围召回,尤其是对于新势力来说,召回的代价是他们不愿意面对的。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8)

其实在和传统车企交流的过程中,能看出传统厂商与新势力对待这一问题的不同态度。相比起新势力的智能汽车来说,传统燃油汽车对于中控屏的依赖其实很低,就如同开头所说,即便在路上出现中控黑屏,往往也不会让人慌乱。但就是如此,传统车企们依旧表达了他们对智能电控系统所会导致安全隐患的担忧。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9)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传统车企至今无法完全敞开怀抱拥抱智能车机,对于智能车机系统给予了很多的控制权限限制。在这一点上,激进的新势力们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只顾着让更多的功能集中到大屏上,让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却忽略了一个问题:智能化的初衷就是为了让车辆能提供更好的使用感,但频繁地出现故障,无疑是违背了这一初衷。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10)

而且汽车不同于手机,一旦车辆中控屏幕黑屏,车主将丢失所有的车辆实时信息,将明显影响车主当时的驾驶安全,最起码这个隐患是存在的。而且,汽车也没办法像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一样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断电、重启等“常规操作”,一旦出现问题,车主只能停车求助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甚至可能需要花费一笔昂贵的拖车费用。

新能源汽车后期会不会淘汰(会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11)

消费者并不是企业们的小白鼠,作为终端的消费者应该承担的角色是享受的,而非试验性的。因此,类似“车机黑屏并没有造成事故”这类想法不应该出现在车企身上。作为一家企业,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否则长此以往,车载黑屏问题必定成为下一个“爆”点,届时不但车企会蒙受重大损失,某位消费者更是可能因此付出惨痛代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