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明则安之(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这是《六祖坛经》般若品中,六祖为人们开示时所讲的一段话我个人对于这段话的含义是有一些心得体验的,我相信很多学习、阅读经典和实践的人也会有同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心明则安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心明则安之(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心明则安之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这是《六祖坛经》般若品中,六祖为人们开示时所讲的一段话。我个人对于这段话的含义是有一些心得体验的,我相信很多学习、阅读经典和实践的人也会有同感。

说实在的,现在学习和阅读儒释道经典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自然是好事情。但也必须承认能够身体力行和学以致用的人还是太少,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应该就如六祖所述那样,口念者多,而真行者少。

六祖讲的是真实语,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听到这种真实言,可以称之为难闻。为什么会这样?正如儒家所讲,人们缺少真诚心,人们更容易掉进自欺欺人的陷阱之中。所以,我们这些有幸听到六祖真实言的人应该珍视这种难得的幸运,将自己学习到的正确理念和方法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过一种真诚的和值得过的生活,并通过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更多的人。

造成人们口念心不行的原因是什么?我自己经过对自己的行为和观察他人行为反思后总结了以下几点:1、久已养成的习性难改;2、内心没有真信;3、恐惧改变;4、还没有下定决心改变自己。

有没有对治这个问题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心,要真诚笃行,即要真干!。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自己的言行改变具体化,然后每天监督自己的言行,直到改正为止。比如,对于“不说他人过”这个行为,由于以往已养成的习性,在生活中出现反复是必然的,不要过度责备自己和后悔,但一定要及时发觉和停止错误的言行。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一定会去除这个不良习性。当然,对于一些不良习性而言,彻底去除会需要更大的勇气、努力和时间。

我非常喜欢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的思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