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谑小故事(杂文勿做巨婴)

戏谑小故事(杂文勿做巨婴)(1)

○陈鲁民

2018年底,词语“巨婴”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十大流行语。这也是国人的“众望所归”,意料之中。因为如今社会上“巨婴”越来越多,行为越来越奇葩,后果越来越严重,巨婴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关注。

巨婴,本指体形巨大的婴儿,后被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极度自私,只求索取没有奉献;缺乏规则意识,没有道德约束,没有法律概念。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比如试图通过哭闹、喊叫、肢体冲突等婴儿般的方式来使他人甚至周围环境屈服或退让,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巨婴”的言行举止很可笑,尽管他们自己感觉很好,颇为自得。本是五大三粗的汉子,半老徐娘的女子,却没有一点成年人的样子,心智像个婴儿,行为像个稚子。不能吃一点亏,不能受一点委屈;遇事无担当,做事没主见。一碰就叫,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全世界都欠他的,把别人的帮助视为应该,把自己当成国家的婴儿。“巨婴”,古今中外都有,不算稀罕。偶尔有几个,像扶不起来的刘阿斗,傻子皇帝司马衷等,也没啥可怕的,怕就怕“巨婴”们成群结队,蔚然成风,那就糟了。想想看,一个个早已成年的男女,还像个不懂事的孩子,看是成年人的躯体,却是婴幼儿的心理,这样的人若多了,成了气候,可不是什么福音!

成年人该是啥样子?能挑起生活重担,养家糊口,扶老携幼;能负起社会重任,建功立业,努力奉献;胸怀宽阔,能忍受委屈,吃苦耐劳;通情达理,能遵纪守法,知恩图报;遇事会想办法,不去怨天尤人,哭哭啼啼;做事极有章法,不会轻言放弃,半途而废。如果能做到这些,就是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做父母能撑起一个家,当员工能干好一样活,做军人能把好一道岗,当公仆能做好一任官。反之,即便是一把胡子,也可能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巨婴”。而这样的“巨婴”,谁家要摊上一个,就是家门不幸,难有翻身之日;国家要是碰上一群,堪称灾难。

这样说是不是有些夸张?咱不妨掰饬几句。家里如果有个“巨婴”,二三十岁了,不工作,不自立,还在拼命啃老,给他钱少了还打骂父母,这样的家庭还有啥指望?一个单位如果有几个“巨婴”,干活不咋样,待遇拼命争,遇事就闹,见人就怼,准会搞个乌烟瘴气。社会上若有一批“巨婴”,譬如“高铁霸座”,蛮不讲理,还理直气壮;抢夺公交司机方向盘屡有发生,甚至酿成重大悲剧;国家提醒不能去的危险地区,硬有人执意前往,出了事反而抱怨国家救助慢;一些驴友违犯禁令私爬野山遇险,遇救之后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似乎这就是天经地义……这种人和事多了,还能有好?

“巨婴”成为年度热词,再次提醒我们,人该长大就要长大,该成熟就成熟,该担当就要有担当,该作为就要有作为,千万别当那可笑而可悲的“巨婴”。

成都晚报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