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粉丝应付家长(儿子粉丝比我多)

说来惭愧,干了二十多年教师,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教过的学生少说也有几千人,有的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有的事业做得风声水起。多年的工作也算有所收获,对教育事业也有所贡献。但是在儿子面前却总是抬不起头来,原因只有一个,儿子的粉丝比我多。

儿子只是一个高中生,却已经有上百人的粉丝,我的粉丝却是零,而这种差距却是我一手造成的,这让我情何以堪!

下面就来“反思”我多年一路陪伴孩子的成长历程,为孩子尚小的父母提供一些借鉴,免得孩子太优秀,让自己没有面子。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准备让儿子学种乐器,全面权衡后最终选择了电子琴。电子琴有伴奏,能模拟各种乐器的音色,比如钢琴、吉他、小号、长笛等等,比钢琴有趣,不那么枯燥。琴键也比钢琴轻,不那么累。对于不准备走专业音乐道路的四五岁小孩子,这些很重要。

帮粉丝应付家长(儿子粉丝比我多)(1)

朋友们都建议先买架二三百元的玩具琴,万一学不下去扔了也不可惜。我不这么认为,还没开始学家长就先打起了退堂鼓,孩子还能练好?于是直接买了专业的雅马哈KB-28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吗,态度比金钱重要。

刚开始跟小区里一幼儿园老师学琴,这位老师脾气很好,对孩子总是鼓励夸奖,从不批评孩子,孩子们也都很愿意学。但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老师水平有限,指法教的不太对。于是四处打听找好老师。第二位老师正好相反,火爆脾气,要求非常严格,但是专业水平是当地能找到的最好老师了,就换了这位老师,一直跟着学了八年,电子琴考完十级后,又转学钢琴,钢琴考完十级又学了一年多大学专业钢琴教材,直到学业紧张停止学琴。

学琴是一个苦差使,对孩子是,对家长更是。从开始学琴,每周末学习一次,家长既要接送,还要跟班陪同,学完布置一周作业,每天晚上练习一小时。八年风雨无阻,几乎没有间断过。这不仅考验孩子的耐力,最重要的是考验家长的耐力。十个琴童,至少有六七个会半途而废,原因多数是因为家长不能坚持下去。

帮粉丝应付家长(儿子粉丝比我多)(2)

弹琴表演起来潇洒帅气,音乐听起来优美动听,但台上一分钟,却要在台下付出几年的辛苦。付出总会有回报,学琴过程中除了考了两个十级外,还参加了地方、省级、国家级的各种大赛,获得了一摞荣誉证书。 想想每次比赛的难忘经历,演奏成功产生的轰动效应,一次次站在领奖台上的高光时刻,这些年收获了这么多,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有句话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学琴好的孩子学习成绩也好。练琴锻炼了孩子的毅力,做事的耐心,不仅没影响学习,还对学习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高中学校组织的一次器乐大赛中,儿子弹奏了一首钢琴曲《谐谑曲》,受到评委老师的高度评价,以最高分获得了比赛第一名,其中包含学校的音乐艺考生。这次比赛收获了许多喜欢音乐的同学粉丝。老师为孩子没走艺术感觉可惜,认为考艺术能考个好的音乐学院。

帮粉丝应付家长(儿子粉丝比我多)(3)

除了学琴收获良多外,还学习了毛笔书法、素描并学有所获,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提高了艺术修养。作为普通生,素描水平不次于学校美术艺考生,在艺考生中小有名气,画画也收获了一批粉丝。

进了高中学习非常紧张,所有的业余爱好全部放下为学习让路。与孩子共同制定了高中三年的学习计划,高考目标。高一第一学期状态并不好,成绩波动幅度比较大,从第二学期开始,成绩逐步稳定并快速提升,学习动力更大,也更有信心,也认识到了高中三年时间的珍贵,拼搏三年才能人生无悔。

班里有的同学从孩子身上看到了拼搏的意义,以他为榜样,改变了学习态度,重新拾起了学习的信心。就算是收获的第三波粉丝吧。孩子学习已经走上正轨,作为家长,需要做的已经不多了,只是当个后勤部长,做好生活服务就行了。

说粉丝多少,只是开个玩笑。陪伴孩子成长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通过孩子成长经历的分享,希望能为已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朋友提供一点经验,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让每个孩子都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