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

冬日的周末参观了一个古代科举博物馆,感触颇多。

当下有高考,古代有科举。

从古自今,中国人的命运就被考试改写着。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605年,终于清朝1905年,共经历了1300年,成就了十万进士大军。

进士们是各个朝代的高知人才,中国的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

下面这张表,是各个朝代的录取情况。

1300年里,十万人之中,只有六百人成为状元,状元可谓是真正的顶尖人才。

在历朝历代科举考试中,开科数最多的是唐朝,录取人数最多的是宋朝。

这两个朝代文化繁荣,出现很多唐诗宋词大家,也许和科举考试有关吧?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1)

科举要经历几轮考试。

一个普通的古代读书人,最初作为一名童生参加院士后取得生员资格。

生员再参加乡试。

通过乡试后成为举人,中举后就可以走仕途当官了。

大家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他之所以会乐疯了,是因为这个举人的头衔让他彻底翻了身。从一无所有的穷书生,变成了资产丰厚的官老爷。

举人才有资格继续参加会试。通过会试考试的人成为贡士。

而贡士将会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即殿试。

通过殿试的人则取得进士的身份。进士的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

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古代人总爱起范进、史进之类的名字了吧。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2)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3)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代的考场吧。

古代的考场又叫贡院,几乎每个省份都有。

考生都是单人考场,一人一个狭小的屋子。考生要在里面生活几天,独立作答,吃饭睡觉。

古代考试不止是对人才学的验证,对其体力和心智也是一种煎熬和考验。

在这逼仄的空间里,估计有密闭空间恐惧症的人是无法参加考试了。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4)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5)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6)

这些图片就是科举考场。

在古代,普通人突破阶层的途径太有限了。

而科举,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靠努力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

所以,无数的读书人对科举考试如痴如醉,前仆后继。

为了取得好成绩,古人也是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

有雇佣枪手的,有贿赂考官的,但这些操作不仅花费巨大,风险也高。

大名鼎鼎的江南才子唐伯虎就是被牵扯在科举作弊案中,从而终身不仕。和他一起被牵连的还有徐霞客的祖辈。

一些普通人采取更为经济隐蔽的“打小抄”手段。

古代的小抄被称为“夹带”,就是字面的意思,将答案夹带进入考场。

还有人将答案抄写在自己的坎肩上,一件坎肩上居然能写二十多万字。

夹带上的字都很小,也很难辨认,视力不好的人只能望字兴叹了。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7)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8)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9)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10)

考场上的试卷就是考生作答的文章,没有其他题型。

书写的好坏曾经直接影响考试成绩。

批卷的人会仔细圈看每一个字。

为了进一步防范在科举考试中出现的官场腐败情况,到了宋真宗时期,皇帝赵恒还下令设置了誊录院。

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凭借誊抄副本评卷。此种作法,就是“易书”。

考生有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11)

古人的四大人生喜事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无数的读书人,一生都在追求金榜题名的高光时刻。

如果天资聪颖,即可少年得志。

据专家考证,古代最年轻的状元只有十七岁,是唐朝的莫宣卿。

更多的人只能依靠辛辛苦苦数十年寒窗苦读,才能取得功名。

著名的科举狂人范进,是在五十四岁时才中了举人,而当时社会的人均寿命才四十多岁。

下图是清朝张謇的“录取通知书”,他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

人中翘楚的他成就很大,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也是“江苏五才子”之一。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12)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13)

最后,再来看看金榜题名到底是什么样的吧。

其实,人生经历的每一件事都像在做考试题。

有会的,有不会的;有难的,有容易的;

也还会有一些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开的题......

希望在人生的考场上,每个人都能榜上有名,得偿所愿。

国考是不是天下第一考(国考那些事居然还能打小抄)(14)

孔子说教育在于育人,学业居然是有余力而为的事,只能排在末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