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掌握读到的知识(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

如何快速掌握读到的知识(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1)

文|天山雪莲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同样是读书,别人一年能读300本甚至是更多,但自己却一年连10本书都读不完;

同样是读一本书,别人读完就能立马运用到实际工作,获得升职加薪,而自己读完却什么都没有记住;

同样是投入一样甚至是更多的读书时间和精力,为何最后的结果却相差甚远呢?

为什么呢?在开始集中读书之后,我也曾面临这样的疑惑。直到拿到大岩俊之的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我似乎找到了答案。这本书是在双十一之间预定的,所以中间隔了很长时间快递才送到,拆开的时候也是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整本书只有不到200页的内容,短小精悍,大小适中,特别适合随身放在包里,随时随时拿出来都可以读。

其实被吸引到的还是封面上那句,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似乎在这之前很少想过怎么把自己读过的书中知识转换成能力。正如书中所说的,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读书这两个字或多或少的都带有一些“功利性”。有时候只顾埋头苦读,却并不知道如何将读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至于到头来读过的所有书都是空读。

如何快速掌握读到的知识(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2)

在这一点上,作者大岩俊之说自己也曾吃过不少苦头。一直从事法人销售的大岩俊之,在自己开始独立创业之后,开始了集中大量的阅读,但他发现自己还是无法将书中的内容灵活运用到工作中。于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参加了很多读书研讨会,同时结合自身创业的心路历程,不断总结和实践,开发出了一套人人都能用的实用读书指南,也就是接下来要分享的这三点,掌握这3点,你也能又快又好的将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

01 确定读书目的,只选自己需要的重要信息

其实读书和我们平时做其他事是一样的,在开始之前,也要先确定自己的读书目的。我们读书无非就是为了消遣、收集信息以及获得知识。如果漫无目的的读书,到最后一本书看完了可能任何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你都没有收集到,那这本书相当于是空读了。相反的,一旦当你明确了读这本书的目的,你就有了侧重点,读书的效率也会提高。

比如拿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为例。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目的就是想重点获得作者是如何结合自身的创业经历,将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的方法,那么我就会先从目录以及序言以及后记中浏览整本书,看哪一部分是作者重点讲解这些的, 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后,我就会在读的过程中精读这一部分内容,比如一边做笔记,一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思考。以此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从我自身的阅读经验来看,只有带着明确的目的,才能快速的找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关于读书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以前,都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一本书必须从头读到尾,全部理解才行。

如何快速掌握读到的知识(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3)

但是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本书的20%,而这20%最重要的仅有4%。按照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直接奔向这4%的重要内容,集中阅读,这样效果会好很多。毕竟现在大部分人时间都不够用。

02 边读边做比记,牢记书中内容

很多人看书都不喜欢做读书笔记,总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很好,看过一遍就能记住,殊不知人类大脑的构造原本就善于忘记。大脑的神经细胞也很聪明,它们为了不让自己达到极限,平常不会去经常记忆信息,而是会一直删除信息。

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所以为了防止信息被忘记,我们就要不断地练习记忆,不断地反复以巩固大脑浏览过的信息。做读书笔记就是为了加深大脑的记忆曲线,防止大脑习惯性的忘记。

如何快速掌握读到的知识(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4)

关于读书笔记的做法,除了最基本的在书上边读边写、便签法以及在重要的内容页上折书角之外,作者在书中还给出了另外一个很流行的方法,那就是做思维导图。

做思维导图的好处就是能快速帮你梳理一本书的整体框架,以一种可视化的图形方式将头脑中正在思考的东西呈现出来。人对视觉化的东西更容易记住,所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书中关键信息整理出来,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如何快速掌握读到的知识(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5)

制作思维导图需要准备的东西

如何快速掌握读到的知识(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6)

如何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

如何快速掌握读到的知识(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7)

完整导图分享,涂色后视觉效果会更棒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之外,作者还给出了几种实用的可以帮助我们牢记书中内容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操作简单,拿来就可以用。比如读完一本书,将书中的内容复述给身边的人,这个过程不仅能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自己的演讲口才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一举多得呢。

这也是很多人会选择去参加一些线下读书会的原因,参加读书会向他人分享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和消化书中内容的非常好的体现。特别推荐大家试试这个方法,现在也有很多线下的读书会组织。本书的作者大岩俊之也经常参加和组织一些读书研讨会,并最终成功成为一名自由研讨会讲师。

03 制定可行的目标,行动起来

对于所有人来说,无论是从书本上还是从其他地方获取到的知识,如果最后不付诸于行动,只是让它停留于字面上,那等同于是没有价值。这个道理就如同语言它是一门使用工具,如果你不用,即便你掌握了很扎实的理论,那又有什么用呢。

大部分成年人读书都是带有一定目的,都是想通过读书提高自身某些方面的技能,最终转换成能够加以运用的能力。这也是本书不同于其他书的地方。

那么如何根据书中的知识,设定自己的目标,一步步行动起来呢?方法就是书中所说的SMART法则。SMART即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预见的)、Achievable(可达到的)、Realistic(实际的)、Time-bound(有期限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被称为“SMART法则”。

如何快速掌握读到的知识(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8)

作者以自己亲身创业的经历为例,运用SMART法则分别写出了要达到创业前给自己定的目标时应该如何一步步付诸行动,每一步都具体到要如何实施,是否可行,现在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准备什么时候完成。按照这个步骤,大岩俊之最终一步步创业成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自由讲师。

如何快速掌握读到的知识(如何才能又快又好的把读到的知识转换成能力)(9)

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可也是一件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的事,如果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改变的读书实在是很浪费。也许对于读书花费的这点钱你不心疼,可是时间呢?毕竟时间是一种刚性资源,用掉一点就少一点。如果你既想花最少的时间,又想保证把读过的知识能转换成可用的能力,不妨看看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

Ps:作者在书的最后列出了几本对自己产生实际影响的书,我挑几本在这儿也分享一下,因为确实都是好书,感兴趣的你也可以去看看,说不定对你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和改变呢,这也算是一种读书方法,那就是看成功人看过的书,因为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

《周末创业》——藤井孝一

《思考致富》——拿破仑•希尔

《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