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

在你离家出走的地方,

有一道木门,

黑漆、斑驳。

一间间老屋,

炕上有炕琴,

小方桌摆着白瓷茶壶。

簸箩里装着瓜子和烟叶,似乎老祖父

还在盘腿而坐……

这小屋是这样的静,

静得似乎静止,

如你的行文,

在幽深的黑暗里

走了很远,很远。

人们慕名而来,

耿耿于怀的,

是对她才华横溢的瞻仰?还是对萧红不幸命运的同情?

抑或只为那人生无常而感伤?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

呼兰,一座不见经传、素颜质朴的小城。萧红笔下的呼兰,也只是仅有二条街的小城镇,愚昧落后,贫脊荒凉,冬天能把这里的一切都冻裂。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

萧红一生颠沛流离,曲折多难。俯仰之间,影影绰绰感受到了这位民国才女的人生——既灿烂瑰丽,随性逐情却又命途多舛,令人茫然无措。

曲终人散,不能不让人徒留无奈空叹息:人生诸事,何以一经发生在她的身上,就变得如此的不堪?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

萧红的故居坐落在呼兰的城南,几经修缮。青砖青瓦,一看就知道是清末传统的八旗式住宅,满族民居的风格昭然。

故居占地七千多平方米,一看便是当年的富庶人家。大宅分东西两院,故居的正门的黑漆虽然已经斑驳,上面的装饰却颇为讲究。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5)

厚重的朱漆木门里,是静悄悄的院子。院子的中央坐落着萧红的塑像,一身缟素,左手拿着一本尚未看完的书,右手轻托着下颚,似沉思,似回顾,似内省,有一丝楚楚可怜。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6)

她在看什么?是看战火纷飞的东北,还是自己流离失所的一生……18岁逃婚离家出走,31岁就红消香断。曾经所有的一切:无论好与坏,无论对与错,此时此刻,都已随风而去。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7)

这个院子的格局足够的大,舒心惬意。能在这样优渥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其童年一定是很快乐的。

然而,萧红的童年是孤寂的。孤独,成了她有来自与生俱来的天性。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8)

幼年丧母,继母疏淡,生父无情,让幼年的萧红,对这个“家”的印象一直是黯淡压抑的。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9)

好在祖父视她如掌上明珠,孤伶的身后总算有了些许温情和依靠。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0)

“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

萧红曾住的房子,应该算得上是全院最大的房子了。布满沧桑的青砖上镶嵌着刷了棕色油漆的花雕窗棂,窗棂上边是如鳞片一样密的大瓦,房门正上方的门楣挂着一块刻着“萧红故居”字样的木匾。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1)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2)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3)

青灰色的瓦,红木格子的窗,1911年的端午节,在苦艾和粽香缭绕的日子里,一个叫荣子(萧红乳名)的小姑娘就出生在这炕上。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4)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5)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6)

房子修建得格外整齐,却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可惜东园树,无人也作花,那种自由自在,随心所欲,那种生命中真正童年的后院,只能够在萧红的文字中去追寻了。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7)

故居最左边是小偏房,粉坊和养猪房,最右边是磨房。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8)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19)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0)

故居的正左边是王大姑娘的房子,右后方是王四掌柜的房子。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1)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2)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3)

虽然现存的这些房子都不是原来的,但每个房子都充满了故事。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4)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5)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6)

“粉坊的房顶上长过蘑菇,小偏房一度请跳大神为团圆媳妇驱鬼,王大姑娘嫁给了磨房的冯歪嘴,性格怪异的有二伯在夜里喊着兔羔子……”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7)

如果你到了萧红故居,可能多少有些失落,它和你想象中的萧红故居不大一样,和萧红笔下的故居也不大一样。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8)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29)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0)

它的前院过于轩豁,也过于整齐,汉白玉的萧红塑像,过于俏丽,少了些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凄清和沧桑。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1)

特别是后院,那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倾注了感情描述过的后院,修剪得像是如今司空见惯的小花园了。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2)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3)

那棵在院子西北角的榆树没有了,那棵不开花不结果的樱桃树也没有了。玉米和“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的倭瓜,都还没有长出来。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4)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5)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6)

冯歪嘴子的磨房,被修得格外簇新。想想冯歪嘴子那大个子的媳妇带着新生的孩子盖着面袋子睡在这里的情景,眼下的磨房倒像是电影棚里搭的一个景。

看不见黄瓜秧爬满磨房的门窗,看不见外面的冯歪嘴子还在磨房里面自说自话的一幕幕情景。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7)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8)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39)

马和小马驹子还有马槽子,轱辘把、手推车,都是水泥抹成的,而且拦上了网,只可远看拍照,不能接近这毫无生命的水泥雕塑。

似乎它们只存活在萧红的文字和逝去的岁月里,无法再现今日。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0)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1)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2)

想必各位对萧军和端木蕻良这个二人一定不会陌生。这三人的情感纠缠,犹如深水漩涡,搅得揭地掀天。

萧红是在人生最落魄的时候,遇上萧军的。初见的一次促膝长聊,萧红恍然觉得,这个世界上,似乎再也没人能像萧军那样读懂她、理解她、看透她。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3)

两人相见恨晚,情感撞击出的火焰迅速地燃烧起来,一发不可收。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4)

然而萧军的博爱,终于让萧红无法再忍受。放手吧,即使再爱又能如何!

有人走了,也有人来了。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5)

萧红和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是他们俩共同的朋友,端木对萧红暗恋许久,萧红这次是怀着萧军的孩子和端木蕻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在萧红的三次婚姻中,这是萧红唯一的一次明媒正娶。

萧红在婚礼上对朋友说:“我对他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只是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

然而终究爱情是一回事,婚姻又是另一回事。萧红心中所希冀的“老百姓”式的婚姻生活最终也未能如愿。对萧红来说,是场永远不及的梦。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6)

萧红一生有四个男人陪伴,分别是她的初恋表哥、婚配对象汪恩甲、刻骨铭心的爱人萧军和最后的丈夫端木蕻良。

她两次被抛弃,一次是表哥不堪经济压力弃她而去,一次是婚配对象汪恩甲无力还债自己逃跑了。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7)

萧红和汪恩甲(剧照)

萧红以为是真爱的萧军,却也因为价值观的背离而彻底决裂,最后投向端木的怀抱。

萧红,一生都似在寻求“真爱”,却求而不得,反让“爱”弄得遍体鳞伤。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8)

正是 “洗尽铅华始见真。”

鲁迅曾预言道:“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49)

萧红和鲁迅

可惜没能等到含苞花蕊的盛开,生命戛然而止。31岁,正是女人成熟美丽的季节。才华横溢而又多灾多难的萧红却悄然而去。

临终前的萧红在一张纸上写道:“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身先死,不甘,不甘!”

萧红后花园现状(呼兰河畔百年民居)(50)

轰轰烈烈,悲悲切切。她的一生仿佛都是在寻求爱,至再至三……终其一生,她那悲戚的灵魂都无处安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