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禅宗始祖(竺山出高僧)

银杏树下—周铁民间故事传说(二十一)

相传竺山庵是在唐代开始供奉佛像,有和尚主持佛事活动的。开山祖师是唐代宝林和尚,浙江奉化人,俗名和欣。九岁剃度于普陀山,普济寺长老了悟和尚是他的师兄。唐昭宗景福年间驻锡福善寺。他弘扬佛法,大兴禅风,信者日众,每逢初一、月半及每次香讯盛期,除了当地百姓、湖上渔民之外,远地来此烧香念佛者也不绝于途。

峨眉禅宗始祖(竺山出高僧)(1)

竺山福善寺

福善寺历代的住持僧及其事迹也有传说。唐代宝林和尚建寺后一代代传至清乾隆盛世,先后有宝定、福慧、福海、一缺、仓然、荒月等大德高僧主持。民国年间主持僧有文水、心如、梭子、茂生等,沙塘的老人至今犹能述说他们在儿时从长辈处听到的高僧们的轶事奇闻,或亲见他们的生活情况。

峨眉禅宗始祖(竺山出高僧)(2)

荒月和尚。原竺山福善寺吴鑫培等人于2000年在竺山观音兜峰谷清理古寺废址时发现了一个钵,同年12月5日《无锡日报》作了报道。文章说,宗教界人士认定这是个祖师钵。钵的造型圆整端庄,线条简洁明快,陶泥为料,外施黄色彩釉,隐隐闪光。钵体外表饰有祥云和瑞兽,传为明代福善寺住持(方丈)荒月所持有,堪为镇寺之宝。

心如和尚,梵乐高手。口、两手、两足能同时并用多种不同的乐器,地方群众从他卓越的技艺中凝练成一句歇后语:“心如和尚弄家生——忙得很。”(“弄家生”,方言,指演奏乐器)。 梭子和尚,练功健身,怀有绝技。老人们绘声绘色地说他做完佛事夜归,不唤醒睡着的守门僧来开门,只须轻身一跃,即能越过高墙,进入寺内。

峨眉禅宗始祖(竺山出高僧)(3)

其他诸僧,也有身怀绝技的。一次,有两个小偷偷了寺里养的两口大猪,装入船舱正要离去,和尚从岸上纵身一跃,轻轻落到船上,船竟无一丝晃动。小偷愚昧,不识和尚轻功,还强嘴无理。和尚也不与争较,上前两只手各用三个指头,将两只大肥猪的背皮轻轻拎起,从船上只轻轻一跃,到了岸上松开三个指头,将两只大猪放在地上。两个小偷吓得一下子回不过神来,跪在船上连连磕头求饶。和尚将两只大猪拎回寺里,任两个小偷空船逃去。人们不禁要问,寺院和尚养猪难道自己宰杀食用了吗?不是的,对此有一首偈语:“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修道,披毛带角还。”和尚利用信众的剩粥剩饭喂猪出售,是珍惜粮食,此举也是修道的内容。糟蹋粮食,对不起施主,来世要做牛做狗还债的。

峨眉禅宗始祖(竺山出高僧)(4)

茂松和尚,俗姓杭,是寺里最后一位僧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去世,那时他已经80多岁了。由于社会变革,寺里没有供奉,实际上他以寺院为寄身之所,平时依靠种点作物,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沙塘港的群众在山上劳动时,渴了就到寺里休息,老和尚会为你从传为蒋捷送给寺里的“镜水如意凤缸”中,捧上一碗永远清凉爽口、沁人肺腑的山泉解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