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1)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日讯 近日,闪电新闻记者从德州市自然资源局获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2019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情况的通知》(林湿发【2019】119号),德州市的齐河黄河水乡、禹城徒骇河、夏津九龙口三处试点建设的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据悉,这3处湿地公园都紧邻城区,在城市中散发着自然魅力,是融生态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展示、观光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绿心”,为平原地区湿地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了借鉴价值。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2)

夏津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

夏津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鲁西北平原、鲁冀两省交界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输水干渠和水源地之一,九龙口湿地公园主要由惠津水库、七一河、六马河、六五河和新三支渠组成,总面积847.75hm2。湿地率61.15%,于2014年12月31日正式批准试点建设。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3)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4)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5)

夏津县累计投资3610万元,在新三支渠污水处理厂下游建设了人工湿地,深度处理中水。人工湿地占地1600亩,主要建设了潜流湿地工程、表流湿地、生态岛等,日处理污水量5万吨,种植了黄花鸢尾、千屈菜、慈菇等十余种水生植物。湿地净化后的水用于补充河道水源、园林绿化和农田灌溉等,对改善水质、涵养水源、促进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公园建立以来,陆续开展退塘、退耕和退养工作,目前已完成水库北部区域退塘200亩,清理了河道渔具,减少了水产养殖的污染。对水库南部区域的私垦区域开展了退耕还草,减少面源污染,增加了自然草地面积。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6)

禹城徒骇河湿地公园

禹城徒骇河湿地公园以禹城市境内的徒骇河为主体,南起徒骇河与苇河交界处,北至禹城市与齐河县界,全长30公里,平均宽350米,总面积1067.1公顷,湿地面积688.3公顷,湿地率64.5%。禹城徒骇河湿地公园分为5个区域:生态保育区,包括整个徒骇河湿地公园的中心河道和水面;恢复重建区,分布于湿地公园南北两段的中心河道两侧,南段为徒骇河与苇河交接口至南营大闸,北段为北外环至禹城市与齐河县界;科普宣教区,位于南营大闸至北外环之间,徒骇河中心河道东侧;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位于南营大闸至北外环之间,徒骇河中心河道西侧。湿地公园内动植物较为丰富,共有植物54科121属194种。野生脊椎动物分 5 大类,共计207种,其中哺乳类18种、鸟类143种、爬行类6种、两栖类6种、鱼类34种。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 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5种。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7)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8)

自禹城徒骇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批准建设以来,主要建设完成人工湿地、合理利用区休闲广场、湿地恢复工程、湿地公园服务中心、科普宣教系统等,改善了徒骇河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整体气质,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机会和休闲场所,徒骇河逐渐成为集湿地保护修复、文化展示、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和湿地可持续利用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9)

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

齐河黄河湿地位于齐河县黄河生态城最南端,祝阿镇东南部,由北展大堤、黄河大堤内侧及国道309所围合而成。该区域湿地生境比较完整,包括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目前,整个湿地具有北方黄河流域乡土特征的水杉、银杏、榆树、槐树等乔灌木及地被200多种,天鹅、白鹭、野鸭等野生鸟类、动物、鱼类100多种,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生命活力的生态天堂已初具雏形。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10)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11)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12)

齐河黄河湿地主要划分为提升改造保护区和原生态保育区。提升改造保护区突出生态保护、科普宣教功能,充分利用原始地貌特征,塑造多岛、多水、多田的自然景观,形成水网交织、树岛连绵、碧树繁花的景观效果;加强完善湿地科学管理,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原生态保育区维持黄河滩涂区生态原貌,利用充裕的黄河水资源,实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功效。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13)

自齐河黄河水乡、禹城徒骇河、夏津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批准试点建设以来,德州市严格按照《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要求,坚持“全面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试点建设工作,3处湿地公园主要建设完成湿地恢复工程、科普宣教系统、合理利用区休闲广场、公园管理服务中心等,大大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提升了湿地周边环境质量。

德州湿地公园风景区(德州新增3处国家湿地公园)(14)

国家湿地公园是德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今后,德州市将以“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命名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德州市湿地保护条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逐步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深入挖掘湿地文化内涵,发挥湿地保护、宣教、合理利用多种功能,完善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合理利用档次,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绿色德州。

闪电新闻记者 刘振 通讯员 王如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