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知识点(寒假预习部编版5年级)

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知识点(寒假预习部编版5年级)(1)

学习目标

1 文题解说

“园子”是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用“祖父”加以限定,说明园子是祖父的。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它带给作者无限的乐趣。慈祥的祖父给了作者心灵的自由,放飞了作者童年的天性。

2 学习目标

1.会认“蚱、晃”等11个生字,会写“蚂、蚱”等14个生字;掌握“樱桃、瞎闹、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学习作者运用的表达方式。 难点

预习妙招

1 课文内容探秘

(1)祖父的园子是什么样的?

(2)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出来?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走近作者

生平简介: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原名张迺(nǎi)莹。1930年离家出走,流浪各地。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她的作品文笔细腻,抒情色彩浓烈,颇具散文化倾向。1942年在香港病逝,经历坎坷,令人惋惜。

代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

3 相关资料

《呼兰河传》 长篇小说,是萧红后期代表作。这部小说通过追忆家乡的生活和各种人物,写出了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那单调的美丽、人们的善良与愚昧。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茅盾曾这样评价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写作指导

1 写作技巧

寄情于物的写法。

寄情于物的写法是指将人的情感寄托在某一物上,通过拟人化的描述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寄情于物的写法能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充分。本文最为突出的写法就是寄情于物。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段话作者把情感寄托在倭瓜、黄瓜和玉米上,通过对它们的描写表达出自由、快乐的心情。

2 方法运用

怎样运用寄情于物的写法呢?

(1)作者必须明确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真情实感。

(2)明确要选哪种事物来寄托更有助于这种情感的表达。

(3)充分发挥想象,选择恰当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来表达。

写完后多读几遍,反复玩味,细心修改。如,一位作者在《雨后祭母亲》中写道:“忧郁的天空飘着破碎的云絮,满腹愁肠的青草也株株挂满泪滴,青蛙的鸣声里有无尽的感伤,小鸟的歌唱竟是那样的悲凉。”这句话就运用了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天空、青草、青蛙和小鸟上,以此来表达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

字词学习

生字

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知识点(寒假预习部编版5年级)(2)

多音字

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知识点(寒假预习部编版5年级)(3)

形近字

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知识点(寒假预习部编版5年级)(4)

近/返义词

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知识点(寒假预习部编版5年级)(5)

段落主题

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知识点(寒假预习部编版5年级)(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