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

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1)

-1-

周末,天气异常炎热,下午不想闷在家里,一家三口去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

《银河补习班》主要讲述的是宇航员马飞和他的父亲马皓文之间的温情故事。马飞小时候是老师眼里缺根线的孩子,初中时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还看武侠小说,差点被校主任勒令退学。他的父亲马皓文本来是一名工程师,因为设计的大桥坍塌,而入狱。从他出狱就开始管教儿子马飞的生活和学习,从一名被劝退的差生培养成一名宇航员英雄。

优秀的成长过程,全靠父亲马皓文的引导,看似没有上过补习班,却上了全世界最大的补习班——银河补习班。

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2)

父亲马皓文作为儿子的引路人,这期间受过的苦遭过的罪,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每一次他都选择一个人默默承受,从不让儿子知晓。本来是可以体面工作的工程师,因为大桥坍塌事故,他从此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身边的人都认为他收了黑心钱才造成了大桥的豆腐渣工程。

其实他是冤枉的,他从不认为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会导致大桥坍塌。自从出狱后,他就不停地申诉,来回折腾了几十次,但是因为各方不配合和缺少证据,一直没有申诉成功。

在电影的最后,马皓文已经白发苍苍,一天在面馆吃面,无意间听说了这件事的真相,原来是他最信任的徒弟吕大头出卖了他。他悲伤、痛恨,一个箭步跑过去痛打了吕大头。吕大头一直说着对不起,但是已经于事无补了。道歉可以恢复名誉,却恢复不了过去这些年吃过的苦、受过的罪。

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3)

-2-

偶然间看到影评,豆瓣评分6.2,说这是一部烂片,还写了一大串理由来证明这是一部烂片,在留言区有的人投赞同票,有的人投反对票,认为这是一部温情的治愈片。

对于这个口碑两极分化的电影,我想说的是,要有包容之心,不是什么事情都是一下子变得完美,也不是一个好的东西就是完美无瑕,一个烂的东西就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这无可厚非。关于电影的拍摄技巧我不懂,不敢妄加评论。但只要一部影片里,有一点打动了你,有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场景,曾在一秒钟里直击你的心灵,让你有所触动。那它就是值得。

就好比我们花了几千块钱去上了一门课程,只要从课程里学到任何一点我们不曾知道的知识,那么这个钱花得就值得,而不能直接说课程不好。

要知道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内在储备也不相同,对课程的感受当然也不相同。正如每个观众对一部电影的评价,大多来自每个人的观影感受,而感受来自于每个人的心里触动,这里的触动当然又和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情感经历等有关。

所以,我们要有包容之心,包容别人,也是对自己的仁慈。

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4)

-3-

从这部电影里,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最直接的应该是教育孩子方面了,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明线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对抗。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要抬杠了,说马皓文用毒鸡汤教导自己的儿子,带儿子逃学,不做作业,最后一下子考前十名,凭借考试成绩来证明素质教育的成功,这些都是自己打自己脸。更有甚者说,有种就别让儿子参加考试,有种就让儿子退学。

其实,我觉得这部影片的最可贵之处,是引发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思考,至于素质教育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们全社会人都应该关注的话题,而不是依靠一部电影就可以改革成功的。

换句话说,这部影片在素质教育方面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些观点和做法可以借鉴,也可以不借鉴。重要的还是我们这些人的思考,而且要准备好持久战,这是一场不知归期的战争,毕竟应试教育已经根深蒂固,而且相对来说考试对于全中国的孩子算是比较公平公正的一种方式了。

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5)

-4-

作为一名家长,我个人还是从这部影片中得到了一些育儿启示:

01 要引导孩子找到以后的梦想,知道自己想要做的或者说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

因为梦想是一个人行走的内在源泉。正如邓超饰演的马皓文在影片中说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一再引导儿子马飞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知道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并说考上北大清华只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你的最终梦想,才是你要去的方向。

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6)

02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让孩子做到什么,自己就先去做到。

在马飞的地球仪里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爸爸,我要像您一样,永不认输。这是马皓文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儿子,人生要坚强,既然选择了,就不能轻易认输。马皓文本身就是一个励志哥,从牢里出来以后,他的人生跌入低谷,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从来没有认输。

一方面想方设法挣钱,一方面写申诉书进行申诉。最难的时候,他拉过砖头、捡过破烂,还卖过血。正是这种“永不认输”精神,让马飞在宇宙飞船遭遇意外的最后关头,没有放弃生存,而是决定冒一次险,不到最后一秒绝不认输。最终脱险,安全回到陆地,因此成为一名英雄宇航员。

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7)

03 乐观,才是父母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品质。

父亲马皓文生活难不难,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那种日子不能光叫过日子,应该称之为熬日子。被冤枉、被羞辱、被欺负,但是他始终积极面对,从未在儿子面前表现出任何的愤世嫉俗和不满,而是告诉儿子:你只要一直想,一直想,就可以做成这世界上所有的事。

他的乐观心态,让儿子一扫学习带来的阴霾,开始重拾课程,从基础学习,一点一点攻克难题,直到学习成绩提升到前十名,坚持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

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8)

04 不熬夜学习,知识的营养重要,身体的营养更重要。

马飞上的是全寄宿学校,学生为了学习常常熬到深夜,而校主任还以这样的学习态度感到自豪。马皓文让儿子走读,每天放学按时回家吃饭休息,从不强迫儿子熬夜学习,他说学习是马飞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随意安排。还特许儿子可以不做作业,不热“剩饭”,只要掌握新知识就好啦。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几天看的一篇文章。一位十岁的小女孩,趴着写作业到十一点,实在太累了,在纸条上写下一句话:妈妈,我太累了,就让我睡一会吧。然后便趴在桌上睡着了。等家长发现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呼吸。后来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是因为长期太累,身体器官衰竭而死。

你看,这是一个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学习反而害了孩子性命。还是要劳逸结合啊!

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9)

05 不仅学知识,还要学思想,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重不重要,看看马飞就知道了。跟爸爸出去看宇航展回来的途中,遭到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两人走散了,听说马飞在水里,这时距离洪水到来还有十几分钟的时间。马皓文不确定儿子是不是真的在里面,就拿着大喇叭,对着水里喊:如果在里面,就看看身边有什么,然后动动脑子,自己想办法出来。

马飞听到了。这时他不再一味呼救,而是卸下门板,用床单、衣服当绳,板子当浆,又把手电筒拴在最前面当做信号,他用力划着木筏吹着口哨出来了。在这之前,没有人告诉他可以用门板制作木筏,课堂上更没有讲过。在宇宙飞船出意外的时候,他也是想起了父亲的话,看看自己身边有什么,利用身边的东西解决眼前的问题,最终修复好芯片,安全回到机舱,继而安全着陆。

论电影口碑两极分化 从这部口碑两极分化的影片里(10)

以上就是看完《银河补习班》我想要说的。人生是一个认知不断成长、迭代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上好自己的补习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