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坚持下来的兴趣爱好(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本节所说的兴趣爱好主要是指能和自己的未来挂上钩的兴趣爱好,更确切的说,自己未来的工作、自己未来的收入都可以从坚持这种兴趣爱好中得到圆满的收获,并非爱旅游、爱跑步、爱看电影、爱玩游戏这些普通大众都喜欢的娱乐活动(当然如果你愿意成为一名运动员、影评人、游戏职业玩家除外),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能坚持下来的兴趣爱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能坚持下来的兴趣爱好(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

能坚持下来的兴趣爱好

本节所说的兴趣爱好主要是指能和自己的未来挂上钩的兴趣爱好,更确切的说,自己未来的工作、自己未来的收入都可以从坚持这种兴趣爱好中得到圆满的收获,并非爱旅游、爱跑步、爱看电影、爱玩游戏这些普通大众都喜欢的娱乐活动(当然如果你愿意成为一名运动员、影评人、游戏职业玩家除外)。

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这种能和自己的未来至关重要的兴趣爱好,比如想当歌手、想当作家、想当科学家等,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一方面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压力和责任会阻碍人们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人们在向现实妥协后各方面反而也获得了不错的结果,也就不会为了想象中的更好而放弃眼前的较好。这也是为什么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只会来源于这两种人,一种人是刚刚毕业的学生(他们从一开始便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另一种人是在工作和投资中遭受挫折的人(他们原本也向现实妥协了,但现实没有给他们好的结果,而他们一直以来自尊心也较强,这才激起了他们坚持自己兴趣爱好的动力),所以从概率上来说,这样的人不会很多。所以作者本节所说的也只适合一小部分人。

如果你是一个从小到大兴趣爱好没有变过的人,且从小到大一直在自己的兴趣爱好方面缓慢积累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愿意为了兴趣爱好而忍受暂时的落魄和压力的人,那么恭喜你,你就是作者所说的那一小部分人,你就可以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你从小到大的兴趣爱好没有变过,就说明你从潜意识深处就认同自己应该成为这样的人,或者说,你一直以来没有改变的兴趣爱好使你越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你不仅是有兴趣,你还深深的爱着这个兴趣爱好,而爱会更人提供一生的动力;另外小时候的事情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会持续一生,这不仅体现在受到伤害方面,也体现在小时候就树立起来的理想或意识方面,越强烈影响越长远,而如果你一直都没有改变过兴趣爱好,只能说明这种影响将会贯穿你的一生,即便你暂时不从事兴趣爱好的事情,也会时不时的去关注。然后,你从小到大在这方面的积累会成为你的先发优势,即便积累的非常缓慢,你也比不去积累的人处于更好的水平上,另外人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会很强(这是进化赋予的本能,那些不能很快学习生存技巧的动物都死了,剩下来的都是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动物),也正是因为你的基础有了一点框架,后面的努力才能更快的搭建起基础平台。最后,你愿意为了兴趣爱好而忍受暂时的落魄和压力,就说明你不在乎这些别人非常在乎的东西,你就比绝大部分的人,能更好的坚持下去。

根据“一万小时定律”(出自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作品《异数》),也就是说,一个人从事某个领域超过一万个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这个世界上你看到的所有天才或大师,都是付出了长久时间的努力,没有一个例外。其实一万个小时并不多,如果你每天能花12个小时用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这对于真正感兴趣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即便算上偶尔的节日,也只要3年时间就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3年时间根本不算久,一晃就过去了,20岁开始23岁就成功了,30岁开始33岁也成功了,你就有非常大的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级人物,也就有非常大的可能给你带来高额的收入。相反这3年你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听从周边人的建议就去上班,3年后也就才多了5万元钱(前提是你能节约下来钱),如果你当初选择去积累一万个小时,那么3年后一年的工资就能超过5万这个数额。有人也许会说,那3年后没有成功怎么办?首先经过这3年,你成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一个专家和一个一知半解的人竞争,谁更有优势;然后经过这3年的努力积累,你的收获绝对不会只局限于你想的到的部分,你会收获更多你想不到的部分,这就好比哥伦布向西航行是为了寻找去远东的新航路,却意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最后,作者便是最好的例子,作者2006年高中毕业后便选择去上班了,当时的理由也和绝大部分的温州年轻人一样,看到“没有文化的人当了老板,大学生还在替人打工”的强烈反差,也觉得“读书没有用处”,2007年在老乡的公司上班,2008年和人合作创业失败,2009年去跑了一年业务员,2010年去摆了一年地摊,2011年和亲戚合作办厂再次失败且亏掉了绝大部分的钱,两次的失败使作者开始反思这样盲目投资的危害了,决定要寻找投资之道,从2012年起便开始学习一直感兴趣的经济学,看了很多经济类书籍,也看了不少投资类的书籍,并实践投资了各类金融商品,从2012-2016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作者每天用于看书思考的时间都会超过8个小时,即便2014、2015年去上班,也是把所有空闲的时间全部用于看书思考,所以严格来说已经完成了一万个小时的积累,也正是在这期间作者知道了不少经济学原理、也弄懂了很多以前不懂的经济方面的问题、也发现了“轮回周期”、也知道了如何才能更好的投资、写下了三百多万字的读书感悟、同样也写出了这本书。作者只是一个普通人,但“一万小时定律”也在作者身上产生了结果,所以,所有坚持自己兴趣爱好的人也同样会因为长时间的积累而收获圆满的结果。

未来的时代会越发多元,对于有兴趣且愿意将兴趣变成专业的人,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就能拥有自己的一项特长,这样别人才会愿意付出钱去欣赏、去购买你的特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