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

明代历年276年,1368年至1644年,传16帝,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南京的明故宫遗址尚在,北京首都紫禁城就是我们现在能参观到的故宫博物院。

了解一个朝代从帝王开始,明朝帝王故事还比较适合小孩子,年代也不算久远,有些情节诙谐,比如有位蛐蛐皇帝,爱乐高的木匠皇帝,把动物园搬进家里的皇帝,打仗被抓走又回来夺回皇位的皇帝。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1)

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

自朱元璋四子朱棣,迁都到他的封地北京(燕王、燕京),从此奠定了首都在北京的基础,清朝入关后也从沈阳迁到了北京。虽然中间又回到过南京,现今中国还是定都北京。(南京烤鸭也成了北京名菜啦,嘎嘎。)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2)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328~ 1398,在位31年

年号:洪武

少年朱元璋家境贫困,先后目睹家里人饿死的惨状,还没来得及从悲伤中缓过来,他不得不出家做和尚来维持生计,后来寺院都养不起闲人,只能到处流浪讨饭。

元末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等人(红巾军支路)在濠州(今凤阳)起兵,带上了二十四五岁的朱元璋,见他年少英勇、机智过人,郭子兴便将养女马秀英嫁给朱元璋。

朱元璋迎娶白富美,即将登上人生巅峰。

1355年,朱元璋为打破元军围攻,完成使起义军转危为安的重大战略转移,决定发起采石渡江战役。朱元璋粉碎元军的水陆两路进攻后,得以集中精力攻打集庆。

1368年,朱元璋在鄱阳湖打赢陈友谅后在南京称帝。其妻马氏,马皇后母仪天下,善良、质朴,常劝朱元璋少杀人。朱元璋对马皇后十分眷爱,晚年因丧妻失子,解除了封印的他性情大变,而滥杀很多人。这和后世抹黑朱元璋而画成猪腰子脸有关。崩后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3)

秋日的明孝陵神道

明初四大案:1380年胡惟庸案,1382年空印案(是年马皇后死),1385年郭桓案,1393年蓝玉案。提一句,1391年朱标亡。

胡惟庸案 胡惟庸,中国史上最后一任宰相被朱元璋俘诛,牵连三万余人。自此后明朝只有内阁,没有宰相。当了二十多年皇帝的朱元璋,想要稳中求妥,为子孙打造一个安定的环境,渐渐地不放心起做大的群臣,尤其是有功劳的。于是借着打压密谋叛乱的罪名清除了一派党羽,包括李善长在内的功臣,牵连三万余人。唐宋出名的宰相有魏征、王安石。宰相是民间的广泛说法,表示大学士的地位,比如清剧还在用《宰相刘罗锅》的名。

空印案 每年地方各部门要前往首都南京的户部(类似于现在的财政部)呈送钱粮和账目,相当于报税。因为地方上缴的实物数(粮食)需要和总部的账目对上且分毫不差,一个不符就要回原地重做账册。实物运输中容易有损耗。偏远地区一来一回耽误时间和人力,所以一般官员会空出账册上的数字不填,纸面上只敲有印章,等户部数字出来后再填上,这样就万无一失。自元朝以来都是这么做,是权宜之计,但是也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由于朱元璋原生家庭成员都是被贪官污吏给欺压的最底层,他最痛恨贪官,牵涉的官员众多,被处死、被流放不计其数。

郭桓案 户部侍郎郭桓于布政使、提刑按察使使司的案子贪污的案件,牵扯人员众多,关系网千丝万缕,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

蓝玉案 大将蓝玉骁勇善战,打遍东西南北,然而后期骄横跋扈,获封狼居胥的蓝玉已荣华富贵皆享,某日打了胜仗凯旋而归后,因城门迟开而攻打自己人,炮轰喜峰关。蓝玉本为朱标一党,关系上是朱标妃子的舅舅。然而朱标英年早逝,这个留给朱标的最强装备反而成下一代最硬的阻碍。朱元璋怕爱孙登基后阻力太大(前有王莽篡汉),所以清除外戚防篡位。蓝玉一门被诛杀,还有傅友德、冯胜等老一批功臣一起牵连。

然而,篡位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4)

开局一个碗 装备全靠捡 收回了燕云十六州

人物关系:

朱标妃子的妈妈——蓝玉的姐姐

朱标妃子的爸爸——常遇春

常遇春小舅子——蓝玉

一些小知识:三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燕云十六州: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大同、太原、宁城、巴林左旗、巴林右旗。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5)

露马脚的出处,就是指从小没有裹小脚的马皇后,露出了自己的大脚。

锦衣卫:守卫皇帝,私人保镖。直接受命于皇帝,可以不经过司法部门,直接逮捕和处决皇帝指定的犯人。绣春刀是锦衣卫的贴身匕首,而蟒服、飞鱼服得高级锦衣卫才能穿的。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6)

这哪个演员,忘了

不明下落建文帝朱允炆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年号:建文

关键字:削藩

因朱元璋最爱的儿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任性地传位于爱孙朱允炆(生于1377年,死期未知)。

朱允炆1398年即位,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湘王朱柏不堪忍辱举家自焚而死;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三年后,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貌似是找到了烧毁宫殿里的一具男尸,只是面目全非,已无法辨认。

朱允炆的失败归结于削藩过快,在位四年第一年动手废藩,第二年被开始和四叔对峙。另外朱元璋晚年滥杀功臣,替好圣孙去除障碍,原本想防外人,没想到内部却乱了起来。朱允炆只有一名老将耿炳文守城,和墙头草李景隆。更蠢的是他听从身边两个半傻书生的建议,放走朱棣三个人质儿子,最蠢的就是他又当又立,嘱咐一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一手好牌打烂至此。

也得亏朱棣替代了你,才会有之后的永乐盛世。

猪队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

年号:建文。惠帝是谥号。

小插曲:山西醋以宁化府和水塔陈醋为闻名。朱元璋三儿子朱棡为晋王,封三子五孙朱济焕为宁化王。宁化王府邸出品的醋可谓王醋。靖难之役下,晋王有幸避开了削藩,居然成就了一个几百年的山西老陈醋。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7)

御驾亲征明成祖朱棣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朱棣,1360~1424,在位22年

年号:永乐

朱允炆一顿削藩猛如虎,却放走了四叔朱棣在南京的三个儿子,以此想麻痹朱棣。而朱棣这次不装了。拿下了北平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这位四叔决定正面硬刚。他留下儿子朱高炽守北京,找宁王朱权要来了朵颜三卫骑兵,还和宁王说好得天下后五五分(怎么分?)。

1400年,朱棣在济南吃了憋,攻城不成,听取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建议,打不过山东众城就绕过去,毕竟当时的终极目的就是拿下南京。果然思路决定出路,先后打下了淝水、灵璧,过扬州后直面南京。大Boss!南京城墙深几许,最后的硬仗,朱棣打定了。

朱棣在城墙下部署攻城工作的时候,历史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就像当初宋徽宗打开了汴京城门。

先前围困朱棣在北平的李景隆,竟然主动打开南京城门,朱棣顺利入都,成;朱允炆,败。只是这位靖难的功臣李景隆下场也不怎么好,反而是姚广孝善终。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8)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1402年朱棣称帝,朱允炆的三位猪队友都被灭族。在位期间马不停歇,他不是在出征,就是在出征路上。归化安南,五刷漠北,远征蒙古,击退鞑靼,死于途中,密不发丧。朱棣是个好君王,他做事雷厉风行。对待藩王也不手软。此外,大明第一内阁首辅谢缙,最终被雪藏处死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这位修编了六年《永乐大典》的大名第一才子,在1408年完工,却因为管涉皇家大事过多,惹了祸害。

《永乐大典》谢缙、姚广孝编撰的一套综合百科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卜等等内容,参与编写誊抄者不下三千人,耗时六年。全书一万余册,3亿多字,《永乐大典》正本已找不到,副本也只有残缺的400册尚在。

欲问侄子在何处,水陆两路分头走。

1407年,为了寻找侄子朱允炆下落,朱棣派出一是陆路,管着户部、礼部的胡濙,走遍大江东西南北,搜遍犄角旮旯。谁让你是户部呢,调查失踪人口这种事当然是you can you up。根据《明朝那些事儿》猜想,朱允炆最后是找到了。另一水路是郑和七次下西洋(1405~1433)。上海的宝山,还是朱棣起的名呢。郑和航海时途径吴淞口,山的这头有航塔灯给船队照明和指路,朱棣认为这是个宝,后来根据碑文内容就一直叫宝山。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9)

淞沪抗战公园里的宝山碑,写于永乐15年

小插曲:

朱家取名五行说和化学周期表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要求子孙的名字偏旁部首得按五行来轮。比如他属水,水生木,于是有了朱标、朱棣等……木又生火,朱棣儿子朱高炽,朱标儿子朱允炆,以此类推。子孙如开枝散叶般越来越多,同一个偏旁的字不够用,只能用生僻字。清科学家徐寿在翻译元素周期表时就用了朱家子孙名字钾、镁、铜等。

其实皇帝名字用生僻字也好,一来名字对他们来说没什么人会去称呼,第二便民避讳。每次皇帝登位就需要把民间带有皇帝名字的字进行更改,比如《道德经》:道可道,非恒道,这时候汉文帝刘恒来了,改为了道可道,非常道。刘恒就是前段时间墓葬被实锤的那位。山药原名薯蓣,武大郎烧饼其实是蒸包,都是改了名字的。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10)

大胖儿子明仁宗朱高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朱高炽(1378~1425,在位一年不到)

年号:洪熙

生母是徐达的大女儿

朱高炽是有实力的小胖子,天资聪颖,秉性仁慈。靖难之役前守住了燕京。朱棣在位期间劳师动众的出征、编书、下西洋等,基本耗空了国库,如果没有朱高炽这位理财高手和贤内助,永乐也就不叫盛世。既没让他爹玩崩,又稳稳当当地接住了皇位,虽然也没继承多久。他即位之时,还有弟弟朱高煦、朱高燧虎视眈眈呢。在位才八九个月,仍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11)

我做太子的超长待机时间,有没有超过英国那位?

蛐蛐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朱瞻基(1399~1435,在位10年)

年号:宣德

关键字:好圣孙

朱高炽大儿子,因为朱棣喜欢这个好圣孙,想让他做皇帝,于是只能按部就班,先给了朱高炽皇位,再传给朱瞻基。朱瞻基一出生就是高配,有名师教导作业,也爱射箭猎守,妥妥一个别人家能玩又学习好的孩子。

1411年册封为皇太孙,朱棣第二次征战漠北就带着朱瞻基一同前往,还让他见识到了作战胜利的先要条件:神机火铳、骑步兵联合作战。1428年朱瞻基还亲自带兵3000人在宽河揙了一顿瓦剌。不幸的是,对方在小本本上狠狠地记下了这笔。

文比李世民,艺及宋徽宗。在从政从君方面,事实证明,朱瞻基的确是个好皇帝,在明朝皇帝排名里,绝对能保五争三。(第一朱元璋,第二朱棣)可惜英年早逝。山水、动物画自成风格。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12)

莲浦松荫图,朱瞻基,故宫博物院藏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13)

朱瞻基教太监读书,这样太监就能干涉朝政,与内阁抗衡,分散文官对皇帝的干涉。内阁制度也在宣宗时期达到了汛期,(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开泰,势不可挡。御史组成的监察体系日益枝繁叶茂。自此明朝后世皇帝就依赖和周旋于内阁、宦官、言官。

春花秋月何时了,蛐蛐有多少。朱瞻基爱好颇多,尤爱斗蛐。他到处寻觅优质促织/蟋蟀/蛐蛐(上海人叫“攒机”),民间骚扰甚矣。《聊斋志异》中有一段《促织》描写的就是宣宗期间农民为皇帝抓蟋蟀的事。有人评价:瑕不掩瑜。毕竟朱瞻基顶住压力放弃交趾这块祖宗基业,也是想减轻民间进贡,减税等于谋福,表现出他体恤百姓。

做皇帝,朱瞻基活儿好。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14)

永乐期间的交趾,就是唐初王勃溺水之地。如果当时有越南电音,叮叮叮叮

朱瞻基把朝廷内外整顿得服服帖帖,民富国强,万万没想到,自己挂那么早,距离他指定的太子继承人,跑去瓦剌做交换生,只有14年了。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15)

幸运之神第一次降临在明朝,就是宣宗时期派出了于谦这号人物。大家初中都背过于谦的《石灰吟》。其实于谦出生就是人才,更在朱瞻基对抗二叔之际,站在了C位。二叔汉王想反,朱瞻基带着于谦高调出场,用气势碾压了这位想重蹈覆辙的二叔。据《明史·于谦传》:“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他战栗,称万死,帝大悦。”二叔吓得瑟瑟发抖,跪地求饶。于谦,一身正气,一生清廉,朝廷上下无不对他臣服。至于他的结局,下一位帝王再谈。

最荒唐明朝皇帝顺序(一口气读完明朝十六帝)(16)

二叔和大侄子练腿功

二叔入狱后伸腿将前往看望他的朱瞻基绊倒,这智商让人捉急,还想谋反……

小插曲:

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是后人对先祖的评价,有赞扬,有中肯,也有同情的。

年号是用来纪年的,比如熟悉的乾隆年间(要说爱新觉罗弘历就不太熟悉)。一位皇帝当朝期间用的名号,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明清两代是一朝天子一个年号。(下一位朱祁镇当过两次皇帝,用了两个年号)

谥号:大人物死后封的,褒贬不一。比如秦桧,谥忠献后改为谬丑。岳飞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