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

向读者诸君问一个问题:乾隆共有17个儿子和10个女儿,他最疼爱哪个孩子?

清史专家们普遍认为,在这27个子女中,乾隆最宠爱的是他的十公主,也就是那位嫁给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固伦和孝公主。

乾隆曾当众对这个女儿说过一句话:“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可见乾隆对这位十公主的宠爱有多深。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1)

乾隆疼爱十公主的“名声”,甚至传出了国门,连外国人都知道了。据《朝鲜承政院日记》记载:“十公主自幼最为乾隆所钟爱,宫中有‘波罗公主’之号。

乾隆喜怒暴发,宦寺之属,少有差失, 辄施鞭棰, 多至百余度。虽盛怒之时,见公主则辄解。所以每当鞭棰之时,宫人必送公主而止之,是如为白遣。乾隆凡有非常之擧,宫中必借公主一言以沮之。”

也许是命中有缘,乾隆在这个女儿还没有出生时,便给予了异于其他子女的特殊关照。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2)

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 ,十公主尚在母亲肚子里时,乾隆帝便以“惇嫔汪氏,夙协芳规,早膺德选,娴兰宫之礼教,聿著壸仪”的理由,将十公主的母亲汪氏由“惇嫔”升格为“惇妃”。

这件事也足以看出乾隆帝和这个尚在娘胎中的女儿的缘分。

乾隆四十年 ( 1775 年) 正月初三,十公主出生。乾隆帝在看到这个女儿第一眼时,便爱不释手,亲自把十公主抱在怀中,久久不愿意放下。对于六十多岁的乾隆来说,能够在这样的年纪,生下这么一个聪明而又健康的女儿,足以表明身体仍然健康,活到八九十岁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再加上人类总是比较偏爱自己最小的孩子,十公主出生时,乾隆其他女儿都已出嫁,最小的儿子也已 10 岁,乾隆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娃娃承欢膝下了,这也是乾隆如此爱这个女儿的原因。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3)

一、

都说“爱屋及乌”,乾隆帝如此疼爱十公主,自然对十公主的母亲惇妃汪氏也是另眼相看。

汪氏生于乾隆十一年,其父汪四格,是一位官居正白旗满洲都统的高级官僚。

乾隆二十八年,17岁的汪氏以秀女身份入宫,但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乾隆帝的注意。她和其他秀女一起被分配到崇庆皇太后宫中,跟随这位太后学习宫中的规矩。

在这期间,活泼开朗的汪氏渐渐引起了太后的注意, 尤其是她很会拍马屁,所以太后很喜欢她。

有皇太后的支持,这时的乾隆虽然没有太过关注过这个女人,但还是为了照顾太后的面子,临幸了一次汪氏。据说这次临幸中,汪氏非常主动,使尽浑身解数去讨好乾隆,想让自己能够得到乾隆的宠爱。

这次宠幸后,也许是乾隆并不喜欢汪氏,只将她封为“常在”。要知道“常在”在清代的宫妃嫔制度中的地位并不高,甚至都没有自己单独的住处。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4)

在接下来的八年中,虽然汪氏想尽了方法,但一直没有得到乾隆帝宠幸的机会。直到乾隆三十六年,幸运突然降临汪氏。

在这年,她先是晋升为“永贵人”,后又晋为"惇嫔"。一年之内,连升两级,这在清朝的后宫中极为罕见。由“常在”晋为“嫔”,对于后宫的女人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从这时起,她便有资格被称为"主子"了。

史书中没有说明汪氏为什么会在这一年突然得宠的原因,但我们从后来她怀上十公主后,被封为惇妃的册文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原来是崇庆皇太后一直在乾隆面前替汪氏说好话,才让乾隆逐渐转变了对汪氏的印象。

乾隆在册文中也公开提到晋升汪氏为妃是“奉皇太后慈谕”,可见在后宫,会拍太后马屁,是很有作用的。

为乾隆诞下爱女,自己又晋升为妃,这时的惇妃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但就在这时,却传来了赋闲在家的父亲汪四格因病去世的消息。

痛失父亲的惇妃极为伤心,乾隆帝为了宽慰她,特意降旨优恤汪四格,按在任都统去世的规格,给赋闲在家的汪四格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5)

二、

乾隆四十二年,御医陈世官、罗衡向68岁的乾隆帝报告了一个好消息:32岁的惇妃继生下十公主之后,再次怀孕了!

这个消息让年近七旬的乾隆十分欣喜,特意下令伺候惇妃的宫女太监们一定要格外小心,还让负责记录皇帝起居录的协办大学士英廉前往惇妃宫中,将惇妃何时发现怀孕、何时来过最后一次月经记录在案。

由此看来,乾隆是十分希望惇妃这一次能给自己生下一位皇子的。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6)

惇妃怀孕后,御医院的掌院也经常过来给惇妃号脉,了解她肚中胎儿的发育情况。但掌院御医却惊奇地发现,自己根本探不到惇妃肚子里胎儿的脉搏!换句话说,就是惇妃很有可能没有怀孕!

由于事关重大,掌院将御医院内的几名名医全都请了过来,大家对惇妃进行了联合会诊后,最终得出结论:惇妃根本没有怀孕!

当御医们把这个结果报告给乾隆后,乾隆根本不信,又让人请了几位京城里德高望重的名医前去给惇妃号脉。这几位名医得出的结论和御医们一样,惇妃怀孕的事,根本是子虚乌有的“乌龙事件”!

乾隆大怒,将一开始汇报说惇妃有孕的两名御医陈世官和罗衡找来大骂了一通。两名御医吓得魂飞魄散,战战兢兢地解释道:“此事系奴才等学业平常,认脉不确之误,恳请皇上恕罪。”

乾隆帝考虑到此事一旦传出去,一是有伤自己的面子,二来惇妃也会背上“欺君之罪”的罪名,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仅是训斥了两位御医一顿,并没有治两人的罪,还让两人留在太医院听用。

对于惇妃,乾隆更是一点也没有怪罪。在得知惇妃停经是因为脾胃失和之后,他还让太医院为惇妃配了调经用的"清热和荣汤"以及"和胃养阴汤",惇妃服下后身体大为好转,月经也转为正常了。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7)

三、

乾隆虽然没有追究这个乌龙事件,但这件事却让惇妃大受刺激,性格也越来越极端。

自从因为停经被太医陈世官和罗衡诊断是怀孕之后,惇妃其实比任何人都希望这个消息是真的。因为她只为乾隆生下了十公主这一个女儿,而乾隆对十公主的疼爱人尽皆知,所以惇妃也特别希望自己能再次怀孕,为乾隆生个儿子。

在她的心里,如果她能生下一个儿子,则这个儿子将来是很有希望被乾隆立为太子,将来登上皇帝宝座的。

可命运和惇妃开了个玩笑,御医一开始说自己怀孕了,后来又查出来没有怀上,这种过山车般的心情起落,让惇妃一时无法接受。

虽然乾隆并没有怪她,但她却从这件事之后性情大变,变得非常刻薄蛮横,经常有事没事便找服侍自己的宫女、太监们撒气。

乾隆四十三年,服侍惇妃的一名宫女犯了一点小错,惹怒了惇妃。惇妃命太监将宫女拖到院中狠狠地打,结果太监下手太重,这名宫女居然被活活打死了!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8)

按照清宫规定,后宫嫔妃不得随意对宫女使用杖刑,如果发生宫女被嫔妃打死的事情,是要追究嫔妃的责任的。

惇妃虽然得宠,但她犯下如此大错,乾隆也不好太过袒护,只好下旨称:"惇妃将伊宫内使唤女子责处致毙,事属骇见。前此妃嫔内,间有气性不好,痛殴婢女,致令情急轻生者,虽为主位之人,不宜过于狠虐,而死者究系窘迫自戕。若不从重办理,于情法未为平允;且不足使备位宫闱之人咸知警畏。”

乾隆的处理方式是将惇妃降级为“惇嫔”,她手下的首领太监郭进忠、刘良被革去顶戴,并罚钱粮二年;动手的几名太监各罚钱粮一年。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9)

给被打死的宫女的父母抚恤银100两,这笔钱从惇妃的俸禄中扣除,并将此次处理结果通报各宫以及各个王府,“使内府诸人皆知之。”

乾隆对打死宫女的惇妃的处置如此之轻,可以看出乾隆对这个女人的宠爱。也有人说乾隆是看在惇妃是十公主的生母份上,怕处理重了这个小女儿会揪着自己的胡子哭闹,所以才将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但惇妃显然不满意这次处理的结果,认为乾隆是在有意削她的面子,甚至不肯赔死去的宫女的父母那一百两白银。她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和乾隆大吵了一场。

虽然没过多久,乾隆又看在十公主的面子上将汪氏由惇嫔重新升为惇妃,但对这个性格越来越不讲理的女人,乾隆渐感失望,对她的态度也逐渐冷淡。一句话,惇妃失宠了。

惇妃自己也感觉到了乾隆对她态度的变化。比如在她四十岁生日时,乾隆并没有像前几年一样给予大批赏赐,而是只是意思一下,给了三百两银子。有一次,惇妃还因为去给乾隆请安迟了一些,被乾隆训斥了一顿,还扣掉了她的月例银子。

乾隆冷淡惇妃的同时,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到了另一位更年轻的顺妃身上。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乾隆传旨要惇妃和顺妃互换住所,把惇妃一直住着的那间又大又亮的宫殿换给了顺妃,而让惇妃住进了原来顺妃那间较小的宫殿。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10)

四、

尽管乾隆对惇妃的态度有所转变,但他对十公主的宠爱还是丝毫没变。

十公主成年后,乾隆将其封为“固伦和孝公主”,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并为两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又为十公主准备了极为丰厚的嫁妆,单是锦缎就有2000匹,另外的珍宝器物无数,足足堆满了两个仓库,甚至把自己最喜欢的《斗彩荷莲图鼓钉绣墩》也送给了十公主,祝福她婚姻幸福。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11)

“固伦公主”是清朝时期对于皇后所生之嫡女的专用称呼。十公主的母亲惇妃不是皇后,她能得到这个封号,可见在乾隆的心目中这个女儿有多么的与众不同。

但是十公主虽然拥有美好的前半生,但她的后半生过得却并不幸福,甚至有些凄凉。乾隆去世后,十公主的婆家受到清算,导致惇妃也受到连累,惇妃的晚年也没有捞到一个好的结局。

乾隆为十公主选择丰绅殷德这个夫婿,除了因为丰绅殷德是和珅的儿子之外,还因为小伙子长相俊美,为人也比较持重老成、不苟言笑,又喜读书作诗,可以说是一个有才华的“高富帅”。

十公主嫁给丰绅殷德后,两人琴瑟和谐,过了几年幸福的生活。丰绅殷德少年得意,未免出现了一些骄纵的情绪,可十公主却和母亲相反,还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她告诫丰绅殷德说:“汝翁受皇父厚德,毫无报称,惟贿日彰,吾代为汝忧。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 ”

后来的事情证明了公主的远见。乾隆去世后,嘉庆帝马上将和珅革职逮捕,数日后将其赐死。

和珅倒台后,嘉庆帝下令将“固伦十额驸(丰绅殷德)交宗人府宥守,在家闲居,不许出外滋事”。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12)

一些大臣趁机落井下石,告发丰绅殷德一些不法之事,嘉庆帝准备处分丰绅殷德之时,十公主进宫替丈夫求情,嘉庆帝念及兄妹之情,这才放了丰绅殷德一码,只革去丰绅殷德伯爵的爵位,仍然保留他散秩大臣的头衔,允许他“当差行走”。

《清史稿·公主表》上记载说: “和珅得罪,籍没。仁宗命留资为主养赡,丰绅殷德房间器具蒙恩赏还”。

家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令丰绅殷德那颗脆弱的心脏无法承受。不几年,他便郁郁而终, 年仅 36 岁。

丰绅殷德病逝后,史籍对和孝公主的记载仅寥寥数语: “后驸马继殂,公主持家政十余年,内外严肃,赖以小康。”由此看来,此时的十公主的日子过得也很艰辛,这个“小康生活”只怕也有些水份。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13)

五、

嘉庆十一年,惇妃汪氏在孤独中病死宫中,终年61岁。由于当时十公主和丈夫一直被软禁在家,所以惇妃死时,十公主并没有给母亲送终,惇妃是在孤独中离开这个世界的。

不知此时的惇妃会不会想到自己曾经拥有的不过是一场梦而已,那那个梦也随着她闭上眼睛的那一刻结束了。

惇妃有着一个很好的开局,但由于她性格上的缺陷,导致她在受宠后嚣张跋扈,所以宫里除了乾隆外,并没有什么人喜欢她,包括后来继位的嘉庆帝。

嘉庆帝继位后,册封过好几位乾隆的妃子为太妃,比如乾隆的颖贵妃巴林氏、婉贵妃陈氏,就连乾隆那一向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芳嫔陈氏,也被嘉庆帝册封为“太上皇芳妃”,而惇妃则一个封号也没捞到。

一个不受新皇待见的、老皇帝失宠的妃子,她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惇妃要怪,只能怪自己吧!

惇妃汪氏和乾隆(曾为乾隆生下幼女)(14)

参考资料:

李寅:《乾隆帝惇妃“孕事风波”考》

郝黎《明清丛论-——和孝公主生平考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