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正统之争(延续千年的正统之争)

宋辽和解后,互称正统,只不过宋称辽北朝,辽称宋南朝。中国王朝有两种朝代,一种是中原王朝,一种是征服王朝。宋朝以后的朝代,都是继承辽一方的,金,元。后来以宋朝大小明王起义,明朝继承征服王朝元朝的正统性。后金无正统,是在入关后剿灭李自成,并且以明朝的名义继续向南,打败南明多个政权,最后统一的最后一个征服王朝。

宋辽金正统之争(延续千年的正统之争)(1)

金的正统性比辽強,金人和辽人本质不同。辽人是漠北的游牧民族,金人是东北的渔猎民族,但也事农耕。在政治上,辽汉律治汉,契丹法治契丹,南北两院制,一定程度阻碍了汉契丹的融合,而金建国后逐步实行单一汉法治国,从政治上加速了金人汉化,並巩固中华理念,以中华自居,称南宋为岛夷。

宋辽金正统之争(延续千年的正统之争)(2)

其实明朝以宋朝为正统这件事很好理解,那么正统是史学家根据民族认同认为是谁就是谁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法理性来说,元朝形式统一了天下,并且有过一定的繁荣,继承了正统。正统来源自南宋站不住脚。蒙古汗国建立之前,蒙古诸部处于金的羁糜统治下,他们造了金的反,如同臣下取代了前朝皇帝,直接来看应该认为是继承了金。当然蒙古消灭的与目前中国有直接关系的政权不少,但能算上大个的却只有金宋,而对于宋来说,蒙古的战争是生存战争,甚至是民族战争,可以说蒙古对宋的战争类似于沙皇俄国想要灭亡清朝的战争。如果宋是正统,那么正统将不可逆转的中断。

宋辽金正统之争(延续千年的正统之争)(3)

辽宋是属于典型的“双星王朝”的存在,即互为正统关系。金在宋高宗建炎年间是正统(宋金绍兴和议,宋朝短暂称臣)而后因金国再次南侵,和议名存实亡,宋孝宗继位后又力主北伐,所以这种臣属关系破裂,宋金回到“双星时代”,也是互为正统。元朝建立后,蒙古人对这一问题一开始并不在意,因为在蒙古人看来,不管是契丹人、金人、还是汉人、南人,都是手下败将,无所谓前朝正统,自己就是蒙古正统。

宋辽金正统之争(延续千年的正统之争)(4)

但是到了元朝中后期,蒙古皇族汉化加深,王朝内部的民族矛盾、党派矛盾激化。这时候为了维护蒙古人脆弱的统治根基,元顺帝选择抓紧时间修史,粉饰自己的王朝正统地位, 重新面对了这一棘手问题。丞相脱脱为了保险起见,选择将“宋辽金”均尊为正统,西夏则为附属国,是为“三正统”时代。

宋辽金正统之争(延续千年的正统之争)(5)

明朝建立后,因朱元璋为汉人,自然尊宋为正统, 但同时,朱元璋本人对于元朝并无太大的敌意,反而视忽必烈与成吉思汗为自己的政治偶像, 所以也力排众议将元朝立为宋之后的大一统正统王朝,这一观点在200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固化。满清入关以后,针对宋辽金、蒙元的政治地位问题有过短暂讨论,但是康熙认为“兹事体大”,政治敏感,不宜多言,所以即便在修《明史》的时候也几乎对这类问题避而不谈。

宋辽金正统之争(延续千年的正统之争)(6)

直到清朝政权根基比较稳固的乾隆时期, 乾隆皇帝才重新开始探讨这一问题( 说是探讨,但是按照乾隆时期压抑的政治氛围, 实际上是由其一言九鼎 ) 乾隆则认为“夫宋虽南迁,正统自宜归之宋。至元而宋始亡,辽金固未可当正统也。” 亲自钦定南北宋为第一正统, 辽金非正统, 这一问题在清朝才基本尘埃落定。乾隆身为满人,为什么会不顾自己少数民族的身份,执意认为南北宋为正统,这仍然是一个历史之谜。毕竟当时诸如刘墉等汉人,也为了讨好当权者而热衷于将辽金推为正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