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翻译技巧图解(日中专利翻译中术语查询经验分享)

多年以来,进入中国的外国专利申请中,日文专利申请占有很大比例。而专利从业人员中,具有技术背景的同时又熟练掌握日语的人员相对较少。因此,大量日语专业的非技术人员成为日中专利翻译的一股重要的力量。笔者也是其中的一员。

为了满足中国专利《审查指南》中提出的“用词准确”、“使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术语”的要求,我们这些非技术背景的日语译员需要加倍努力。

在进行专利文献的翻译时,大家想必或多或少都遭遇过术语该怎么确定的困扰。尤其是对于日文专利文献翻译的新手来说,在可利用的日汉词典尤其是专业技术类词典有限的现状下,如何查词并确定术语的准确性的问题更加突出。下面,笔者仅就自己在进行日中专利翻译中术语查询时的实际操作经验分享一二,以期与大家共同学习。

说到术语的翻译,大家首先想到的方法应该就是查词典。

但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是,无论是常规的纸质词典、电子词典,还是越来越丰富的网络词典,日汉词典的数量都远远少于日英词典和英汉词典,所以对于不太确定的日语词汇,笔者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先译成英文,然后再根据英文确定中文表达,即日文→英译文→中译文的流程。

另外,涉及具体技术领域的极度明显的专业性词汇,很多是可以通过查词典来获得准确的译法的(例如“ピリミジン(嘧啶)”,即使换个人查,也不会查出第二种译法),但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要么词典上根本查不到这个词,要么不同词典对同一术语有不同的中文解释,抑或词典上给出的表达在网上检索后发现很冷门,或者网络上给出了很多种译法,难以确认哪种译法更适合目标领域或场景。所以,查词典是获取线索的方法之一,但完全依赖于词典的做法既不可靠也不现实。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查字典的基础上,辅以网络检索。网络检索虽然不如词典专业、权威,但胜在资源多,从中也许能获得更多的启发。特别是在某些新兴的或者近期出现技术突破的领域,其术语可能还来不及收录进词典,网络检索就成为了最重要的查询方式。

下面,分享一个查词的实例。

例:・・・小径部と、・・・段部と、前記小径部から前記段部にかけて一定のリードで形成されると共に前記小径部の軸に向けて凹設される溝と、を備える段付きドリルにおいて、・・

这是国际申请WO2019142355A1的权利要求书中的一段记载,主题涉及“阶梯钻”,翻译过程中定词比较困难的术语是“リード”,它出现的语境是“一种阶梯钻,包括小径部、阶梯部以及槽,所述槽从所述小径部到所述阶梯部(以/由/在 一定的 ……)形成”。

关于“リード”,说明书中出现时也是大致相同的语境,并未给出更多的解释或说明,那么猜测这个词应该是本领域的惯用术语。在雅虎日本上搜索关键词“ドリル 溝 リード”,出现以下结果:

专利翻译技巧图解(日中专利翻译中术语查询经验分享)(1)

更详细地,参考下图标红处:

专利翻译技巧图解(日中专利翻译中术语查询经验分享)(2)

由图示可以判断“リード”应该是指一个长度或距离。根据拼写,初步判断它对应的英文可能是“lead”,但一般遇到它是在电学领域,指“导线、引线”,该释义明显与此处的语境不符。通过CASIO的多辞典查询,进一步确定此处的“リード”对应的英文就是“lead”,而根据日汉大辞典的解释,发现“リード(lead)”还有“螺距、牙距”的译法,这是目前查询到的释义中最有可能出现在机械领域的词汇,也与预想的“长度或距离”比较接近,但仅凭词典并不能完全肯定此处的“リード”就是对应于中文的“螺距”。

为了验证,在百度上输入关键词“钻 螺距”或“钻 槽 螺距”,检索出的相关结果都在百万条以上,至少说明“螺距”与“钻”是强烈相关的,那么这里的“螺距”是不是就是要找的“リード(lead)”呢?为了检索更加精确,这里加上英文表达进一步验证,输入“钻 螺距 lead”,意外发现检索结果中频繁出现了与“钻 螺距”紧密相关的另一个词——“导程”。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导程一般是指在螺纹或蜗杆中,同螺旋线上相邻对应点的轴向距离。当螺纹或蜗杆是由一条螺旋线所形成时,导程等于螺距;当螺纹或蜗杆由几条螺旋线所形成时,导程等于螺距与螺纹线数的乘积。外文名:lead”。那么,“螺距”和“导程”,究竟该定哪个呢?百度上进一步搜索“螺距 导程 lead”,发现“螺距”更多地是对应于“pitch”,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如下图:

专利翻译技巧图解(日中专利翻译中术语查询经验分享)(3)

专利翻译技巧图解(日中专利翻译中术语查询经验分享)(4)

由此,基本能确定例文的“リード(lead)”应该译为“导程”。

当然,在翻译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专业性极高或非常生僻的词汇,甚至是申请人的自造词,在多方查询无果或者在一个词上耗费时间过长的情况下,不妨求助于相关技术人员。例如,笔者作为译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咨询代理师。而代理师也可以向申请人或发明人求证,等等。

笔者作为没有技术背景的语言类出身的译员,对于术语的理解或解释或许有许多不专业的地方,并且给出的上述示例对于相关技术人员来说或许不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此仅作为笔者自己面对不确定的术语时努力通过多方查询来获得相对专业的结果时的实际操作经验之一进行分享,希望抛砖引玉,能够与各位翻译同行共同学习提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