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丢三落四怎么引导(丢三落四的孩子让人抓狂)

每学期末的最后一个星期,学校里都会在操场上放一长排的失物招领盒,里面都是孩子们在这个学期里不小心落在学校里的东西。每次去翻看那失物招领盒,会发现孩子们丢的东西真是五花八门

大部分都是衣服类的,从帽子到围巾,更多的是夹克、外套、衬衫这些,还有就是一些小物,比如孩子的玩具或者一些其他的书籍等。

孩子喜欢丢三落四怎么引导(丢三落四的孩子让人抓狂)(1)

有一次我拿了三本书给Joshua,让他去帮忙还,结果孩子喜滋滋地拿着书进了图书馆,放在柜子上就走了。后来收到图书馆的“逾期未还”通知,硬是在学校里找了半天才发现是这个原因。

所以前段时间也跟高年级的家长朋友聊天,针对孩子们“丢三落四”的小习惯啊,发现最开始的时候,大家往往经历过“苦口婆心劝说”的经历,可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好像是魔咒,越劝说,孩子丢东西的频率越高”。

但也最终摸索出了一条路,虽然也是血泪史,但相比不停跟孩子谈丢东西的后果,实际上还有很多小方法,给出了线索,让失物能被寻回,让孩子也能学到如何管理自己东西。

Tip 1:把名字织在衣服标签上

最开始入园的时候,老师就提醒我们,“不要简单把名字用水笔写在衣服标签上,这样很容易洗两三次就掉色了”。

所以每次开学季,其实我都会准备很多的名字贴,一次性把名字缝在所有的衣服标签上,这样就不用担心标记会消失了。

孩子喜欢丢三落四怎么引导(丢三落四的孩子让人抓狂)(2)

在准备姓名贴的时候,其实也可以邀请孩子参与设计进来,让名字贴活动变成增强孩子自我管理意识的亲子游戏。

设计的玩法和沟通的“话术”,大家可以回复“标签贴”获取一份指导手册哦。

除了自己设计之外,名字贴也有现成的,淘宝上这块的名字贴很多,直接搜“姓名贴”就可以了,价格很都便宜,但我觉得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几点:

  • 在被子、鞋袜上,优先选择手缝可水洗的
  • 印在校服上,优先选择烫印或者刺绣(会好看一些)
  • 贴在餐具或者水杯上,优先选择防水的
  • 每天更换的衣物,可以烫印,也可以使用临时姓名贴

Tip 2:贴一个小清单

学校会有点心时间,小小班的孩子学校有配相应的点心,而到了大班的话,就得让孩子们自己带了。所以每天Joshua都会带一个小便当去,里面是今天他吃的点心。

有时候我会连小牙签和小盒子都准备好了。在增加一些小物的时候,我会提前列一张简单的清单,贴在孩子的饭盒里,用这个方法提醒孩子注意到这些小物,放在袋子里带回家。

孩子喜欢丢三落四怎么引导(丢三落四的孩子让人抓狂)(3)

△ 可以图文并茂跟孩子一起列个清单

这个方法其实不仅仅适用于饭盒,在家里的文具、玩具也同样如此,比如两兄弟的文具盒就是贴好的清单条,简单的几个词,比如剪刀、订书机、铅笔等,都可以达到提醒归类的目的。

如果孩子还太小看不懂字,也可以把清单上的物品用简笔画画下来,这样只要孩子看一眼,就可以提示他们把东西放在合适的地方了。

Tip 3:尽量让标记“显而易见”

在给孩子的书包、便当盒和衣服准备标记的时候,还是要选择显眼的地方,或者在品牌logo旁边,留下属于孩子的明确标记。

我之前试过太隐蔽,但是老师并没有发现,结果还是过了很久才找回孩子的衣服。而且藏得太隐蔽,有时候别人即便捡到了没发现,也有可能被直接丢到废弃箱子里哦。

Tip 4:把标记固定在书包拉链上

要让孩子有意识地分类和保管自己的东西,其实也离不开让孩子注意到这些标记。

所以我会跟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一个可爱的吊牌或者小挂饰,绑在书包的拉链环上,让孩子一眼就可以认出自己的书包,以及在跟书包的相处中,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东西。

孩子喜欢丢三落四怎么引导(丢三落四的孩子让人抓狂)(4)

这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特别重要,Eric的收纳意识其实并不太好,经常一遇到收拾玩具就躲起来,但是当他开始明白原来东西是有归属性之后,他终于留意起自己的东西是不是能够“物归于主”。

现在是他对他书包的分类,虽然还是很稚嫩,但是已经明显看到他没有那么“马大哈”了,因为他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一定要留给自己的小汽车。

Tip 5:不要买太多,丢一件买一件

之前有段时间害怕孩子丢学校外套,我有想过要不要给两兄弟买两件备着,最起码可以有一个备用。可是老师不让,他跟我说:

东西可以丢,但丢一件再买一次。这样子孩子才会警惕,意识到东西丢了就真的没有了,而不是孩子总是想着,反正家里很多,随便丢都没关系。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买的东西越多,东西越容易丢。但当我们把数量缩小后,孩子丢的频率反而少了,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都当宝贝似的捧在自己手里。

孩子喜欢丢三落四怎么引导(丢三落四的孩子让人抓狂)(5)

丢东西其实是很小的事情,我现在也经常在丢东西,有时候找不到东西,我会自我催眠说,“没事的,过几天东西就出现了“。

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他们需要去一辈子共处的很多小事情之一,如何管理好自己的东西,做到大事能清明、小事有条理,都是孩子需要慢慢去学的。

今天文章的所有小提示都不是大道理,我们可以战略上轻松,情绪上积极,因为哪怕是再小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锻炼,这便是每一个人都要的,自我生长的空间啊!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