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1)

二十四番花信风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九:“ 江南自初春至首夏有二十四番风信,梅花风最先,楝花风居后。”

二十四节气中,从小寒到次年谷雨,是百花开放最为集中的时期。

这八个节气分为二十四候,每候选取一种代表性的花卉,于是便产生了“二十四番花信风”。

“信”是诚信、守信。“应季而来的风”和“应风开放的花”,构成了一段独特的花期——带来春天的气息和次第花开的声音。

那是冬去春来的温情承诺,也是人与自然的浪漫约定,亦是千年间人们对于世间美好的期许和守候。

今天我们就从小寒一候的梅花开始,走进二十四番花信风的世界。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2)

小寒一候:梅花

冰肌玉骨,高标逸韵,疏淡天真,笑杀东君。

雪里温柔,水边明秀,风递幽香,禽窥素艳。

三九严寒,万物凋残,冰雪覆盖,凛冬苍茫间有一个微弱却坚定的身影。

它是冰天雪地中春天的信使,是桃李未开时天地之中的一抹明艳,一缕芳魂。

清香满乾坤,独开一枝春,任严寒侵袭风雪肆虐,它孤高标格,安静卓然地绽放,从来不语,亦不争春,任由数千年时间在身侧流淌。

它就是梅花,是小寒一候的花,被誉为“花中君子”,也是“岁寒三友”之一。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3)

南京梅花山的梅花

淡月微云里、空山流水间、驿外断桥边、墙角池塘畔,总有它那绰约如雪的身姿和沁人心脾的幽香。

几千年来,人们写它、画它、唱它,颂它、赞它、叹它,它成为中华文化传承中的超越花卉本身的存在。

它是高士亦是美人,是傲骨亦是国魂,是象征也是精神,是诗词更是风景。

在隆冬冰雪间,梅花开出一树又一山,开成一捧轻柔的雪,开出一片粲然的霞,开遍遥远的天涯,开向最美的春华。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4)

红梅坼晓风

梅花——千年幽香,独步早春,从“尔唯盐梅”到“中华花魂”

梅原产自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年的栽种历史,可以作为观赏和果树,有诸多品种。

人们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说明在32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食用梅子。

《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最初梅子因为独特的酸味可以用作调味,进而成为祭祀、烹调、馈赠等不可或缺的果实。

人们在春秋时期就开始引种驯化野生梅树,使其成为家梅(国梅),以供食用。

而从汉代开始,梅花才逐渐作为观赏花而为我们所熟知。《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5)

梅花,独步早春

隋唐之时,梅花开始走入它的高光时刻,主要为江梅、官粉、朱砂型、以红梅为主。

宋代是艺梅的全盛时期,南宋范成大著《梅谱》,介绍了十二种梅花种类,其中,对梅花的种植史和划分进行详细记载描述,对梅花的韵格也进行了阐释,是全世界第一部艺梅专著。

宋朝张功甫撰写《梅品》,专门介绍如何欣赏梅花。

据《梅品》曰赏梅有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

宋人最爱梅花,他们为梅花写诗赋词,以梅花为伴为友,甚至“梅妻鹤子”(林逋)以此明志,他们对梅花的赞颂和喜爱达到了一个让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6)

宋人林逋,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元代王冕爱梅、咏梅、画梅成癖,其《墨梅》诗、画流传至今。而明清时期,梅花的栽培技术更是有了很大提升,新品种大量出现。

明王象晋的《群芳谱》记载梅花品种达19个之多,并分成白梅、红梅、异品3大类,还有《梅诸》《梅史》等都是关于梅花的记载,资料丰富。

清代时,苏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都以梅林栽植而闻名,正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中写道:“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扬州八怪”更是有咏梅、画梅的名家。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7)

元·王冕《墨梅图》

近现代,梅花的研究培育和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科学的一部分,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中国梅花统一分类新体系。

出版了《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中国梅》等鸿篇巨著,为梅花研究、栽培、普及等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科学参照。

从作为调味的果梅到国花之魂,关于梅花的历史背后是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更是对于中华文化不渝的传承和对自然的热爱。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8)

白梅似雪,雪似梅花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以梅之名:开时如雪,落亦如雪

西湖寒碧,夜雪初积,月色轻笼,黄昏晓风,玉笛横吹,疏影竹松。

梅花的发展史与它自身的特点无不关系,梅之典雅、梅之含蓄,与中华审美中推崇的“无声胜有声、无形胜有形”不谋而合。

每每想起梅花,关于它的意境和心绪便不自觉地蔓延开来:俯仰侧卧的形态、虬曲苍劲的身姿、横斜疏瘦的韵致,皆若书画般的写意。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9)

红梅入画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开时如雪,落亦如雪。

梅花之美,多在形神,以形传神,以神动人。

江梅、宫粉、朱砂、大红、玉碟、绿萼、洒金,从素白雪色到胭脂水粉,从白玉如璧到翠色如洗,好像是从传统的色谱上生长出来的,让人大为赞叹。

单粉照水、双粉照水、骨红照水、残雪照水、白碧照水,梅花并无夺目艳质,但那临风照水的疏离之美,却显得那样清绝,让人不知不觉便被吸引。

当然,梅花不仅因为美感,更是因其精神而为人们所喜爱。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10)

南京明孝陵倚梅园,梅花傲雪怒放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梅花和“梅翁”陆游的故事

作为花中君子,关于梅花的故事佳话不胜枚举,它是这些故事的载体,这些故事又成为它精神的传承。

陆游一生痴迷梅花,对它推崇备至,甚至还因为梅花被罢官,他一生写下的关于梅花的诗足有150首之多,堪称一介“梅翁”。

从“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中与梅同醉的痴迷到“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欣赏自比,他已经把梅花当成了自己一生的知己。

忧国忧民的放翁,如同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花瓣,即使落尽身死,亦赤忱不渝、心忧天下。

即使被陷害谗诟,依然想到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如同他最爱的梅花,那高洁傲骨之外更多是对国民无尽的爱意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11)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从千年前湿润的南国走遍九州华夏,在西湖孤山,风景名胜的荟萃之地,于冬日雪后晴朗之时,在放鹤亭边踏雪寻梅,追寻林和靖的传说,不失为一种雅事。

无意世俗红尘、功名利禄的和靖先生因“梅妻鹤子”而受到后世敬仰,成为佳话——“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名传千古。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12)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似美人,美人如梅,在梅妻鹤子之外,东坡先生笔下的梅花也是关于他的爱侣和知己朝云的故事。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梅花之魂,高洁出尘,超逸幽情

西江月·梅花

苏轼 〔宋代〕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么 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翻嫌 一作:常嫌)

咏梅,清新脱俗,高洁出尘——身在瘴疠之地,却玉骨冰姿,仙风杳然。

那是梅花,更是朝云,那是赞叹,更是怀念,婉转悠长,意蕴深远。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伊人已逝,高情入云,生前身后,本为悲情却更显超逸。

她依然活在他心中:行止坐卧,无一是你,却无一不是你——就像曾经的陪伴,千山万水,艰难险阻,瘴疠荆棘,怎与他人说。

最高的爱情也如词中梅花,是伴侣更是知己,很多时候早已无需多言。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13)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之气节,傲骨丹心,清气满乾坤

武夷山中

谢枋得〔宋代〕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梅花开在凛冬,无惧严寒、无畏冰雪,在山崖之上、于苍茫之间,其美艳奇绝,其傲骨标格,都引发人们的赞叹和偏爱,成为中华风骨的象征。

古往今来,跨越千年,以梅为题,诗词书画,佳作频现,无一不足,无一不美,反映着人们对于梅花的欣赏与热爱。

谢枋得的“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以梅花的品格自期,卓尔不群,傲骨不凡。

辛弃疾笔下的梅“堪比天真颜色...不借春工力,迥然天与奇绝”,玉洁冰清、骨格奇绝,超凡入圣,其中有他一生征战,感慨万千的故事。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14)

红梅映雪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那是王冕的池边的墨梅,冰雪从中亦可,洗砚池边亦见,梅之独特即梅之魂魄,梅之高洁和志向。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无意于争春,只把春来报,风雪寒冷之中却开得越发灿烂,伟人笔下的梅花是对陆游《卜算子·咏梅》的应和,更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

在梅花傲寒之外,更多了灿烂、俏丽和大无畏豁达情怀,不再是自怜自艾,更多是为了革命胜利牺牲和付出的精神,最终等到了美好的春天,那永恒的笑容让人感动!

正如《红梅赞》中“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革命者的丹心如同红梅赤忱,殷红的鲜血化为朵朵梅花,在黎明胜利前的黑暗里照亮前路,给人们无尽的希望与信心!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15)

梅花香自苦寒来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16)

关山月梅花

梅花——药食两用,浑身是宝

梅花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和桃花、李花、樱花、杏花同属,经常让人分不清楚。

李花、樱花的花有较长明显的花梗,而梅花是先花后叶,桃花开时有叶,所以也可以根据花叶是否同时来区分。梅花和杏花则以其小枝的颜色加以区分,青色为梅,紫色为杏。

梅花的品种一般分为花梅和果梅,一种用以观赏,一种用作食用药用等。

食用方面,《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梅是古代酸味的重要来源,也是蜜饯的好食材,可以制成梅饼、梅干、乌梅、酸梅、梅子酒等等。红楼梦中妙玉的梅花雪水煎茶也是让心生向往。

药用方面,青梅加工成乌梅以收敛,治痢疾,并有镇咳、祛痰、解热、杀虫等功效,而且是提取枸橼酸的原料。

它的花也有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等功效,根研成粉末可以治疗黄疽等。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17)

梅花作为小寒一候的首发阵容,那一缕梅魂早已渗入国人的骨血,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喜爱和推崇的花卉。

这样的梅花,你喜欢么?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感受分享梅花的美好。

#肖战 红梅赞##梅花##花#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 关注 点赞 评论,非常感谢!

无尘和你一起找寻文化背后的小确幸,在古典文化世界里体味美好,在琐碎生活中捡拾点滴的温暖!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为原创,特此声明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拼音(冰雪林中著此身)(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