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八卦学 八卦心理学五

八卦心理学(五)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八卦心理学》《心理学简史100年》《重口味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

心理八卦学 八卦心理学五(1)

心理八卦学 八卦心理学五(2)

心理八卦学 八卦心理学五(3)

心理八卦学 八卦心理学五(4)

心理八卦学 八卦心理学五(5)

心理八卦学 八卦心理学五(6)

特别说明:以下内容来自推荐书籍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主要成就:记忆实验心理学研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曾这样概括地描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来八卦一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前面的内容请关注回看……

九、20世纪心理学大飞跃

20世纪初,心理学理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诸多理论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冒了出来。

(一)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在发现了条件反射学说之后又更进一步试图把所有的心理学活动都用身体—刺激—反应的学说统合起来,为此他又提出了一个“分析器学说”,也就是把控制人体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大脑皮层称作“分析器”,这样一来就和用来感受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包括皮肤、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等知觉器官)、用来做出身体反应的“反应器(包括手、腿、脚、眼睛、嘴巴等用来行动的器官)”一起,构成了一个类似于军队指挥系统的完美的闭环:感受器(侦察兵)获得外界刺激的信号,传输给分析器(司令部),分析器发出命令,再由反应器(一线战士)去执行。

美国心理学教授哈克撰写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探索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一书中写道:“心理学在学习和条件反射方面已拥有了一系列为数众多的优秀研究,这些研究关注的是动物和人的学习过程。心理学史上的一些最著名的人物,甚至有些不属于行为科学领域的知名人物,都把他们的一生奉献给了这个领域——如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等。”

(二)桑代克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开创了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动物心理学。巴甫洛夫本人也承认,桑代克早在他之前就独立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桑代克得出了一个结论:动物会通过不断的试错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并且一旦它们学会了正确的方式,就可以把以前的那些错误统统迅速忘掉。

桑代克的博士生导师也是一位心理学史上大师级的人物,以开创“心理测试”著称的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心理学史上有两位著名的卡特尔,詹姆斯·卡特尔以及比他岁数小很多的雷蒙德·卡特尔。雷蒙德·卡特尔也是研究心理测量学的,他编制了著名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据说很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搞不清楚这两个卡特尔。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桑代克提出了“联结主义心理学”观点,他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和逻辑推理,而是靠“试误”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感应结”。因此学习其实就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

桑代克还提出了学习的三大定律: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律,开创了教育心理学的新纪元,他因此被后人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桑代克的晚年还培养出一位伟大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创者亚伯拉罕·马斯洛

桑代克一人开创两大心理学重要分支,还启迪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两大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的发展道路,桑代克称得上是心理学史上最关键的人物之一。因为他的卓越贡献,美国心理学协会专门设立“爱德华·李·桑代克奖”,这一奖项也被认为是心理学界的最高奖。

(三)华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真正的创始人是美国人约翰·B.华生,柯南道尔名著《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的密友华生医生也叫约翰,不过他的全名是约翰·H·华生。巧合的是,约翰·B.华生的妻子和华生医生的第二任妻子都叫玛丽。柯南道尔似乎在有意致敬这位著名的心理学家。

约翰·华生有一段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1913年,华生在《心理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重量级文章《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在文中,华生直指当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最大痛点: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是围绕着人类头脑当中像幽灵一样的“意识”进行的,然而“意识”看不见也摸不着,于是只能选一些可以准确表达自己思维的人——比如说大学的学生们——来做实验。

在华生看来,这样的实验根本无法反映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学原理,根本不是真正的心理学实验,而只是捕风捉影的神棍行为,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可言,这样的心理学统统都只配叫“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

1919年出版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一书可谓华生行为主义思想的集大成,它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和事例,阐述了行为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情感、情绪、本能、思维、言语、习惯、人格等。华生笔下的“行为”是一系列的整体,从受精卵开始直到进入坟墓,人都处在行为当中,“思维”是一种感觉运动的脑内行为,“情绪”也是一种脑内行为,至于“人格”,则是刺激与反应一系列“投资”与“负债”的总和——总之一切传统的心理学词汇,华生都能给你整出一个不一样的行为主义解释来。

华生应该是历史上最早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广告中的人,甚至还发现了一个“新产品的销售曲线的增长与动物或人的学习曲线的增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的理论成果,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思路在广告业中也展示了强大的威力,最后甚至改变了美国广告业的性质。

(四)斯金纳

2011年,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的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结果列出了其中最著名的前99位。斯金纳排名第一,弗洛伊德、皮亚杰、马斯洛等人都排在他的身后

斯金纳为什么让大家这么推崇呢?简言之,他让心理学真正地、彻底地成为一门科学,一门可以直接观测、可以统计数据、可以用实验验证假设、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这件事,冯特一直想做、詹姆斯一直想做、华生一直想做,但直到斯金纳才真的做成了。

科学史上有几位以折磨小动物出名的科学家:虐猫狂人薛定谔其实并没有真的虐猫,虐狗大师巴甫洛夫却是真的虐了狗。斯金纳则是虐了小白鼠,一直到现在,估计以后也会一直受虐。他自己设计一个经典箱子,后人称之为“斯金纳箱”。

斯金纳总结出的这一整套“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包含了奖励、逃避、消退、惩罚这一整套的行为模式,动物的迷信行为在斯金纳这里得到了增强,后来又被称为“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是针对华生的“旧”行为主义心理学而言。

斯金纳通过小白鼠、鸽子、兔子等小动物实验,得到了以下的结论:条件反射并不都是被动产生的,动物和人类一样,都可以通过某些“操作”和“学习”机制来掌握简单或者复杂的行为。

斯金纳把“巴甫洛夫的狗”身上产生的那种接受被动刺激产生的条件反射称为“应答性行为”,把自己“斯金纳箱”中的小白鼠的行为,称为“操作性行为”。他把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称作“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斯金纳都称之为“强化”。他认为,动物和人类的“操作性行为”之所以会从无意识动作变成有意识动作,关键是因为受到了强化——比如说小白鼠碰按钮的动作,就受到了“吃到花生米”或者“不被电击”两种强化。“强化”对应的是“消退”,当小白鼠无论怎么碰按钮都无法得到花生米时,它自然而然地就会不再去碰了。

斯金纳甚至还设计了一个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模型,在他的作品《沃尔登第二》一书中,按照他的新行为主义理论,给这个社会里的每个人都安排了不同的行为模式,只要人人都遵守这种被他“设计”出来的生活,就能建成一个理想社会。

未完,后续的内容请关注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