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叛逆者 让人物的脚尖落地

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叛逆者 让人物的脚尖落地(1)

导读:“人”落地了,“叛逆者”的故事就落地了。

文 | 弗兰克

6月7日起,在CCTV-8晚间黄金档上星独播,并在爱奇艺全网独播的《叛逆者》不仅首播登顶,随后更一路领跑同档期,令无数观众直呼“追剧收不住”。在谍战剧如林的当代国产剧集市场,《叛逆者》能在荧屏上熠熠发亮,有它独到的诀窍所在:除了对镜头语言的雕琢推敲,服化道的忠实贴近外,更在于它对故事人物的把握,始终与“真实感”站于一线。

不为说教而说教,不为喊口号而喊口号,真正让那个时代肩负理想信念的人物落归实处,那么故事自然能最大化共情,作品所要传递的革命精神也自然在不言之中。《叛逆者》匠心独运背后的成功,或许是它给予同类型剧集的宝贵启示:谍战剧要告别悬浮,首先仍是需要“人”落地。

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叛逆者 让人物的脚尖落地(2)

首播登顶,

谍战剧也能拍出新风景

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新丽电视出品,改编自“人民文学奖”得主畀愚同名小说的《叛逆者》,于6月7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黄金强档上星独播,并在爱奇艺全网独播。这部由周游执导,汇集了朱一龙、童瑶、王志文、王阳、朱珠等一众新老实力演员的谍战作品在央八首播当日,据CSM全国网数据显示,市场份额达3.4%,全网累计热搜35次,并揽获豆瓣、猫眼、骨朵等多平台日冠。而口碑与收视双丰收的表现,似乎也昭示着《叛逆者》不仅不同于一般的谍战剧,而且在表达剧情和展现人物上,有它更为深远的思考。

在故事呈现上,《叛逆者》犹具匠心:全剧特以浪漫化的表达方式,去给予故事更具诗意的韵味。譬如在林楠笙和朱怡贞的互动上,两人并不直抒胸臆,而是以一种文学交流的委婉形式,去讨论当下时代男性女性的角色定位,从而引发关于独立人格、男女平等的共鸣,进而以“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悠”的诗句,去承载他们隐含的爱意;而在镜头语言上,《叛逆者》尤其注重配合空镜与人物特写的表达方式。譬如在第一集开头,三个空镜分别展示雨水连绵的桥底、忽然闪灯的轿车、有待开锁的钥匙,之后再以两个景别各异的人物背身镜头表现空间关系,瞬间便将观众拉到这个微妙诡谲的时代和紧张焦灼的氛围中。

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叛逆者 让人物的脚尖落地(3)

如今开播一周的时间里,《叛逆者》收视和热度不断攀升,早已稳居全国收视第一,爱奇艺站内热度值也已突破8300,豆瓣开分达8.4。不少追剧的观众忍不住感慨:“全员演技在线,选角选得太好了,剧情实在是太热血了,我看剧根本停不下来!”或许,唯有在创作和制作上精益求精,口碑和市场自然能形成良性回馈,《叛逆者》的走红颇为微妙地彰显——谍战剧不仅可以不老调重弹,而且可以拍出有关那个时代的新风景。

用一个林楠笙,

来呈现千百个“林楠笙”

在这个“谍战剧”如林的时代,《叛逆者》仍能以昂然的姿态将口碑与收视双收,与其说是其独出机杼,不如说它真正实现了用荧屏上的世界,去同当下的观众交流对话。从某种角度来说,《叛逆者》虽然仍是探求特殊时代中华民族寻求复兴之路上所激荡的思情,但它并未空喊口号,直白直给,而是真正将焦点给到了那些如题所言的“叛逆者”们——他们并未随波逐流,而是坚守信仰,坚守大义,真正以一种“逆向”的姿态,在浑浊与腐朽中观察世界,也反思自身。在这种思考的巨大压强下,他们不仅寻见了那条正确的道路,也寻找到了有关自身同时代相连的答案。

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叛逆者 让人物的脚尖落地(4)

而讲活“林楠笙”的诀窍,除了匠心独运的服化道等造型加持外,对人物的精准把握,也尤为关键。在扮演林楠笙的朱一龙看来,林楠笙始终有一种“紧绷的状态”——剧集前半部分他还是个新人,外在和内心都流露出紧绷的感觉;到了后期,他老练成熟后,尽管喜怒已不再形于色,但其实人物内心紧绷的状态始终存在,只不过更深地隐藏起来。而这种“紧绷的状态”,不仅在于独特时代环境下的处处艰险,更在于人物本身对国家的苦难,有着一种切肤的愤怒。而这种紧张和愤怒的交战,构成了林楠笙成长弧线中的不变底色,更给予了人物乃至故事照射出颇具悲悯的光彩。

从这个角度来说,讲好“林楠笙”,并不仅仅只是讲好一个“林楠笙”而已,《叛逆者》以某种故事人物的典型性,向如今的观众宣告:世事艰难,仍有人背负责任使命,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留下自己的高声呐喊。而《叛逆者》讲活了“林楠笙”,也便是讲好了一批如林楠笙这样不畏艰险,叩问真理,勇于逆行的志士们,真正让个体折射到群体,用特殊来反照到典型。正如扮演林楠笙的朱一龙接受采访时感慨:“叛逆者不仅仅指林楠笙一个人,而是时代下的一群人——他们没有在时代里随波逐流,为了民族和国家,义无反顾逆向前行”。

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叛逆者 让人物的脚尖落地(5)

谍战剧告别悬浮,

首先需要“人”落地

将几十年前那没有硝烟的战场搬上荧屏,并以其为舞台,讲述有关那个年代的热血思情,便不能全然以“史料”和“文献”的方法,去空洞地喊几句口号。事件与史实都是舞台,而人物才是站在其上的表演者。站在历史高度的谍战作品,要想告别毫不落地的悬浮之感,便不能生硬地移植对白,也不能僵硬地翻译时空——在艺术创作中,“真实感”要比“真实”更为重要。故而,想要扣紧历史的脉搏,切实传递特定年代的情感,对人的思索,对人物成长变化的考察,便需要创作者一再关切。

从这个角度来说,《叛逆者》对“人”的观察,不仅符合历史的情理逻辑,更令人物弧光和剧作弧线形成了高度的互文:主角林楠笙并非是玩酷耍帅,出场走秀的“万能主角”,相反,他从涉世未深,怀揣满腔热血进入国民党复兴社干部特训班,到眼见国民党黑暗腐朽,迷失彷徨而内心踌躇,然后最终坚定信仰,寻得正确方向。正像顾慎言对他所说:“信仰就是要在不断地实践和战斗中得到检验,最终方能达到坚定”,林楠笙也是在逐步成长中,方才受尽磨砺,提升觉悟,而这不仅是故事角色的历练征程,也是每一个青年党员的英雄之旅;对于女主角朱怡贞的书写,同样精准而又出彩:朱怡贞出生富贵之家,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她对革命事业的坚持,也同样经历着从被特务处审讯室严刑拷打震惊,到最后甘愿以身涉险不畏牺牲的成长弧线。而她身上的柔软,正好同她自己那种顽强的意志形成了微妙的对应与互文。

十部经典谍战电视剧叛逆者 让人物的脚尖落地(6)

或许,国产谍战剧想要真正告别“悬浮”,便必须重提对“人”的尊重:唯有看到角色的特殊性,才能在特殊性中把握普遍性;唯有看到人物的缺陷软肋,才能放大人物在克服缺陷软肋之后的伟大光辉。在某种程度来说,只有讲好了某一个人的故事,观众才能随共情穿越时空,随上个世纪的风云波谲一同激荡。立好一个人,也便立好一个故事,而故事站稳,主题与思考也便自然扎根。

从这个角度来说,《叛逆者》不仅在制作方面,为当代谍战剧树立了一个水准颇高的标杆,而且在叙述格局上,同样给予了同类型剧集一种颇具前瞻性的经验:只有讲好特殊时代的“人”,才能用虚构去反照当代。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荧屏人,都是现实人——谍战剧要告别悬浮,首先需要“人”落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