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博主的日常吐槽(我是个喜欢吐槽的小辣鸡)

我喜欢吐槽,包括事和人。

会跟朋友议论谁谁谁如何如何,对,就是那种讨厌的,喜欢背后说人坏话的小辣鸡。

作为博主的日常吐槽(我是个喜欢吐槽的小辣鸡)(1)

一方面我忍不住表达当下的情绪,想要发泄出来,另一方面又隐隐的担心我的朋友会对我的做法不喜。另外,我的道德观也告诉我,背后议论别人是不好的。

终于,我在听了一个博客之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虽然我忍不住表达当下的情绪,我的做法却是跟无关的人吐槽。,中间我规避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空白,那就是我没有跟当事人表达我的意见,或者不满。

作为博主的日常吐槽(我是个喜欢吐槽的小辣鸡)(2)

01

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你童言无忌,正在长辈面前夸夸其谈,你妈妈突然给你使了个眼色,或者有力却小幅的噔了一下你的衣角,示意你住嘴。请注意哦,这里全程都是无声的,只有一个微微的眼神或者你明显震颤的身躯。但是也正正是因为这份无声,没有任何言语,没有任何解释,却坚定有力的传递出,“你刚才的所做所为所说统统是令人不喜的,你快住嘴,你在丢人现眼”。

很多时候我都莫名其妙,一直到现在仍然莫名其妙的认为我的表达惯会惹人嫌恶,我不该在公众面前表达,直接的表达。每当我想说什么的时候,就会有那么一个力量,无形无色无物,轻柔而有力的束缚着我的声音,一点点缠绕、一点点收缩,最后收成一个点、一口气、一阵风,悄无声息地四散开来,就是那么消失了,像是洒在炙热柏油马路上的一滩水,不一时就蒸发了,甚至连点水印子都不曾留下,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从我开始谨言到我每次应该表达时的迟钝再到我无法当面表达却常常背后吐槽之间,我不知道我用了多久。

作为博主的日常吐槽(我是个喜欢吐槽的小辣鸡)(3)

02

成长用不了几年,想想也就小学毕业前跟父母的相处最多,那么如果从那时起没有了眼神和被噔住的衣角,那么是什么持续的束缚着我?

是眼神和那一噔背后的含义。

“你的意见不重要”

“你的想法很可笑”

“你说出这些话就是在丢人现眼”

“你说出来会让别人尴尬,别人会讨厌你,你说的话会让别人讨厌你”

我渐渐没有了表达自己的力量,准确的说是没有了表达不满、表达愤怒、表达相左意见的力量。

当我不认可那个当下时,我会下意识的制止自己想法的流露。我骗自己的招数是,“我可能还没有完全听懂TA说的什么,我再听听,一会儿说”,“我的想法也不见得是成熟的,算了吧”,“TA说的什么鬼,不是啊,但我还是不要直接说出来反驳TA了吧,场面会难看,而且TA可能不会听我的,毕竟我的看法不重要”。

但是我对于当下的不满在经过我辗转反侧的压抑之后并没有消失,我找了一个不健康的出口,像无关的朋友吐槽刚刚发生的事情,加之更难听的描述和更上一层的反驳情绪。直到在我的一通诉说下,这件事才算是画上了句号。

“压抑的部分,终将以更丑陋的面目卷土重来。”——弗洛伊德

印证得栩栩如生。

作为博主的日常吐槽(我是个喜欢吐槽的小辣鸡)(4)

03

我们被教养要说话得体,要有礼貌,要待人谦和有理,但是却没有人告诉我们要怎么表达愤怒,甚至所有的教养都在引导我们不要表达愤怒。那么“愤怒”该怎么办,这只被人嫌恶的小兽只能在灯光背后的角落流窜,惶惶不得终日。但是它也是“情绪”母亲的孩子,随我们的身心一同出现,犹如创世纪的神兽与天地共存,不死不灭。它终会长大,被厌恶和恶臭浇灌长大的它,只会更加凶残,更加充满报复欲。那些被欺压的仇恨卷土重来,灰天蔽日,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而愤怒同样也是心理力量的外延,如果把我们的心理比作众神,那么愤怒必定是当之无愧的战神,所向睥睨,让自信、个性、勇气在它的庇护下茁壮成长。

我们不应该拒绝愤怒,反而那些如我一般矫枉过正的小辣鸡更应该珍视自己这仅存的火苗,悉心守护,从说“不,我不是这么想的”开始,当我们能够对当事人表达相左的态度时,能够坚定一点,再坚定一点,那些背后吐槽的行为就会荡然无存。

下次在我想要说的时候,哪怕慢一点,晚一点,我也会强迫自己说出口。我相信第一次我比脱口而出晚了十分钟,那么第二次我一定会比上一次早一分钟,终有一天我会脱口而出我的态度。

但是我现在必须告诉你的是,即便第一次晚了十分钟,但是从第一次开始背后吐槽这件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