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十七子(康熙大帝诸子中的另类)

允祎是康熙帝在五十四岁时所生之子,其生母高氏出生于江南书香世家,由于是汉女的原因,尽管高氏貌美又聪慧,但他在宫中的地位非常之低,即使生下允祎这位皇子以后,高氏亦仅为康熙嫔妃中最低的常在而已。直到雍正继位以后,雍正在对育有皇子的康熙小老婆册封时,高氏才得以晋升为皇考贵人。

允祎性格随娘家,他虽然自幼就聪明伶俐但属于天生的名士派,不管干什么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派头,可偏偏康熙还喜欢他这个样子。

康熙自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起,无论是出巡塞外,还是热河行围,或者南苑打猎,直至畅春园小憩,都愿意带着仅有十一岁的允祎等皇子与自己一起前往。

康熙帝去世以后,因为允祎没有涉入“九子夺嫡”之争,所以雍正上位以后在极力打击“八爷党”允禩的同时,丝毫没有为难允祎,只有循例把他由胤祎变成允祎而已。

康熙皇十七子(康熙大帝诸子中的另类)(1)

允祎颇重兄弟情义而且为人正直,尽管雍正帝继位以后在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就封他为固山贝子,随后又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又晋封他为多罗贝勒,但他因为对雍正无情的打击八哥允禩、九哥允禟、十哥允俄、十四哥允禵,并把他们害的害关的关十分不满,因此他从心里非常鄙视雍正的为人,所以在其后允祎就接连借机会找借口向雍正主动挑衅。这样一来,他非常惬意又滋润的小日子算是过到头了。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八月,雍正帝命多罗贝勒允祎又景陵祭祀康熙帝,但允祎竟然借口自己身体不好二次称病不去。本来雍正就对允祎见到自己时不阴不阳的态度非常不爽,所以这件事就彻底惹怒了雍正。为此雍正特下旨痛斥允祎的不敬行为,同时将他的爵位连降三级,由多罗贝勒降为奉恩辅国公。雍正的圣旨是这样写的,“贝勒允祎人本庸愚,性复懒惰。朕从前加恩特封贝勒,冀其知恩悛改,奋勉向上,以副朕期望之意。岂料伊秉性糊涂,毫不知感。上年派往祭陵,伊行至通州,称病而回。今年派出,又托病不往,甚属无知。著革去贝勒,降为公爵,以示儆戒!”

名士派头的允祎对此处分毫不在意,依然还是我行我素。好在过了一年雍正因为过食丹药而亡,允祎算是躲过了雍正的更大报复。虽然如此,雍正帝在临终之前还是告诉儿子弘历在自己死后不许允祎入殿行礼,可见雍正对这个弟弟有多么的厌恶。

康熙皇十七子(康熙大帝诸子中的另类)(2)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驾崩,继位的乾隆遵照父亲的遗命对前来祭奠的允祎下令,只允许他在乾清宫外向雍正的梓宫行礼。

这年九月,乾隆虽然复封允祎为多罗贝勒,但允祎祭陵不去留给乾隆的印象太深,所以他在复封允祎为贝勒不久,就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二月下令叫允祎去父亲的泰陵守墓。这算是乾隆用这样的手段告慰父亲在天之灵吧。

从此以后,允祎整整为雍正帝守了十一年的陵。其间,由于允祎一直安安分分的为哥哥守陵,乾隆帝为此赐了他这位叔叔一个官职。官职的全称曰“泰陵总理事务大臣”。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正月初九,年仅五十岁的允祎因病死于泰陵守墓任上。乾隆念及允祎为父亲守陵之功,下旨为叔父谥号曰“简靖”。其子弘闫降袭贝子之爵,其后嗣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世袭。

康熙皇十七子(康熙大帝诸子中的另类)(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