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1)

4月28日晚上的上海音乐厅,“玉笛依然飞声在”——上海民族乐团举办这场纪念音乐会,邀请了俞逊发多年来在海内外的同行和学生,以及乐团的同事一起演奏,缅怀大师,并以此展望竹笛艺术的将来。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2)

指挥王甫建

俞逊发的嫡传弟子唐俊乔与钱军分别演绎他生前的名曲《琅琊神韵》和《秋湖月夜》。唐俊乔别出心裁地把乐曲改为竹笛独奏与她的弟子们组成的竹笛乐队共同呈现。隔世师徒三代情,意义非凡。钱军演奏的《秋湖月夜》,气度情态仿若俞氏重现舞台,其后的一曲《云雀》更是大师的出彩经典,钱军吹得唯妙唯肖。

竹笛演奏家唐俊乔演奏《琅琊神韵》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3)

《秋湖月夜》、《云雀》 竹笛、口笛演奏:钱军

曾多次往返台湾与上海两地追随俞逊发学习的刘富吉创作并演奏的《遥思》用上了多种俞氏生前发明的气击音、混震音、弹吐音等技巧,从演奏上来承传和纪念恩师。香港的杨伟杰演奏曾受教于俞氏的马来西亚作曲家江赐良创作之《竹祭》,以异国音调会遥祭笛坛一代大师。乐团竹笛首席乔海波演奏的《妆台秋思》以及新加坡华乐团竹笛演奏家林信有演奏的《云》,则是俞逊发在"小曲吹大"与海外教学成果的体现。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4)

《遥思》 演奏:刘富吉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5)

《竹祭》 演奏:杨伟杰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6)

《妆台秋思》 低音大笛演奏:乔海波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7)

《云》:笛子演奏:林信有

《寒江残雪》和《远方的思念》由俞逊发的关门弟子顾剑楠奏出,这位过世十周年的竹笛大师潇洒的身影与飘逸的笛声,彷佛尚在人间。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8)

《寒江残雪》、《远方的思念》竹笛、排箫演奏:顾剑楠

音乐会也邀得俞逊发生前好友,南北两位竹笛大家蒋国基、李镇亲临献艺。蒋国基演奏的《三五七》继承了浙派笛乐宗师赵松庭的精髓,李镇的《草原的思念》深远广阔,二曲从音乐上也反映出俞逊发在笛艺上南北兼容之风。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9)

《三五七》演奏:蒋国基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10)

李镇:《草原的思念》

俞逊发夫人刘波演绎的《松风寒》内沉孤高,琴声悠远,注入了对丈夫的深刻怀念,现场屏幕更打出俞氏生前的话语,令人动容。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11)

《松风寒》 阮演奏:刘波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12)

大轴曲《汇流》由全体笛家来演奏

大轴曲《汇流》由全体笛家来演奏,磅礡的气势、宽广的气魄,这就是俞逊发笛乐中所散发出对大自然的热受,以及对生命的关怀。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13)

台湾文化学者林谷芳

俞逊发演出(玉笛依然飞声在)(14)

台湾文化学者林谷珍

俞逊发的莫逆之交,台湾著名文化人林谷芳、林谷珍兄弟的现场解说,让观众对这位在二十世纪中国竹笛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有更深刻的了解。乐团艺术总监王甫建的倾情指挥,更尽显与俞氏的多年情谊。俞逊发在世61年,他为世人带来的,不仅是竹笛技艺的传承,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根竹笛,把中国人文精神灌注,使音乐富有生命力,升华到一种精神层面。

(昭华民族音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