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员等级制度 唐朝官员品级

唐代沿袭隋制,官员分九品,每品内又分为正、从,共为十八个等级。

文官自正四品以下,武官自正三品以下,还分为上下阶,因此唐代文官的散官实际上有三十个等级,武官散官等级是三十二等。这些等级总称为流内官,为正式文武官员。

此外还有流外九品,实际上已属于吏员,不属于正式官员的范围。

官员的散官称号与品级大致对应,表示官员地位与资历高低,作为升迁的序列。

三品以上官服紫,四品、五品服绯(朱红),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同时,唐代高级官员都有一个表示其身份的鱼符,以袋盛之,称为“鱼袋”。三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金饰之,称为金鱼袋。五品以上官的鱼袋以银饰之,称为银鱼袋。

唐朝官员等级制度 唐朝官员品级(1)

唐代的官制是:“有品、有爵、有勋、有阶”,其品阶主要有职事官、散官、爵位、勋官之分。若要定本品,据《旧唐书职官志》所载;“凡九品已上职事,皆带散位,谓之本品”,即以散官的官阶来决定其所能享受到的俸禄和待遇的品级。

唐代三品官属绝顶级大佬,这句话所言非虚,毕竟终唐一朝,位列百官之首的宰相,他们多是三品,甚至是只有四品

后人之所以认为“唐朝的正三品都是顶级大佬”,那是因为干活的都是正三品,一品、二品相当于“收藏品”,是用来观赏的,而不是“实用品”。比如大名鼎鼎的狄仁杰,他任宰相时才四品官,死后被追赠一品大员。

唐朝“干活的是三品,养尊处优的才是一、二品”的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