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天下雨(江南的雨四季版)

  身处曼妙的江南,自然会常常体验江南的雨恰如古人所说那样: “托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是啊春雨的柔爽、夏雨的热烈、秋雨的缠绵、冬雨的冷清,让我们一年四季难以忘怀,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江南的春天下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江南的春天下雨(江南的雨四季版)

江南的春天下雨

  身处曼妙的江南,自然会常常体验江南的雨。恰如古人所说那样: “托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是啊!春雨的柔爽、夏雨的热烈、秋雨的缠绵、冬雨的冷清,让我们一年四季难以忘怀!

当江南第一片枫叶被风染红,秋天如期而至,秋雨也不期而来。

一阵凉风吹来,整个天空霎时弥漫在烟雨之中,远处的湾村、原野和山岭,也慢慢变得隐隐约约。如果你在地里挖红薯,此时有可能会跑到路边的梧桐树下避雨,那撒落在树叶上的雨声,会让你感受到什么是淅淅沥沥。

秋雨要就不下,下起来了就会特别来劲。渐渐转凉的秋风,会把梧桐树叶一片片摘下来,撒到绵绵不绝的秋雨中,让闲适的文化人感叹人生的寂寥——有描绘“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的,也有感叹“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的,还有吟唱“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的……江南的秋雨,在他们看来就是孤独、哀怨与悲愁!

其实,江南的秋雨,并不是这么的无情!你看,“万山秋雨水萦回,红叶多从紫阁来。”枫叶被秋雨洗涤得比春花还要红艳,不也给人以热情与希望吗?还有那富贵人家养的菊花和长在山坡、小径旁的野菊,虽被雨水浸渍,也颇有一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骄傲!虽然村民没有文人的多愁善感,但也知道秋雨是缠绵的、粘人的,他们会抓紧时间抢收劳动果实,摘完茶子挖红薯,收完稻子种小麦……忙得不亦乐乎!桂花树也不甘寂寞,在这个不热不冷的时候悄然开放,风中、雨中,都能嗅到桂花令人陶醉的馨香!

银杏树也变得黄澄澄的,它的果实和叶子一起掉在雨水里。秋雨一旦落发了,人们就会坐在弄堂里、阶级上、大厅里,一边做着手头的活一边聊天。那时候,斜风细雨便在瓦楞上潇潇洒洒地跳舞,禾坪上的雨水便携着落叶缓缓地流动;有些爱打牌的老人,这个时候会把桌凳搬到大厅屋,吆喝着打起牌来,他们嬉笑怒骂的声音会让秋雨自叹不如;也有些不习惯闲适的人,穿着蓑带着笠,在能照出人影的青石板上咚咚咚地走路……

如果是在河湖之上,便更有意思!秋困很容易在船上潜滋暗长!“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沏一壶茶,或倒一杯酒,就可以慵懒地静听细雨洒落水面的声音……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除了对物质的惬意,更多的是对友情、亲情的重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表达的是对爱人的思念;“故人南去汉江阴,秋雨萧萧云梦深”,表达的是对朋友的牵挂……不经意间,秋雨便走进了唐诗、宋词,走进了人类的精神世界!

年轻的恋人们,也会在这个时候打开美丽的雨伞,在雨中的小路上一前一后地走着……在这五彩斑斓的秋天,如果不下点雨,还真没时间和心情去浪漫!

“两家合奏洞房夜,八月连阴秋雨时。”江南的秋雨就是这样有情、这样富有诗意!她秀气而不恣睢,缠绵而不悱恻;清凉而不冰冷,伴我们走过江南的秋天!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立冬这天,不少地方还只是名义上进入了冬天;但冬雨却名正言顺地来到了江南。

当冬雨落到村庄的时候,瓦楞上会传来有如细小的珠子洒落在拼盘里的声音。这时候,人们已经很少下地了,都窝在村子里,当然,开始的时候还很热闹!有的人擀茶子,有的人去打茶油,有的人打牌,有的人讲古,有的人闲聊,有的人吃爨药,有的人学武打,有的人学手艺 ,有的人舞狮子……

乡村是不怕冬雨的,雨从天上落在地上,马上会流入村里的沟圳;雨落到瓦愣上,也会变成白练一直飘落到沟圳里。湾里的沟圳四通八达,会把这些雨水及时送到湾外的原野、稻田、江子(小溪、小河)或水塘里。有的地方,还有用青石或麻石砌成的又大又深的四方形沟坑,可以对雨水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也许,你可以到一些城里的街道上去看海,但是,在排水设施良好的湾村里,很少会出现水漫金山的景象。那些古老的湾村,基本上能保证“天晴不晒日,落雨不湿脚”!

“何事冬来雨打窗,夜声滴滴晓声淙。”夜深人静时,没有进入梦乡的人们,会侧着耳朵聆听冬雨落下的情形,会用丰富的联想去揣测冬雨的影响:他们生怕冬雨淋烂了窗户,更担心屋顶漏雨给家人带来麻烦。

“冬来暮暮雨丝丝,竹径梅坡迹顿稀。”冬雨的到来,直接给湾村外带来了萧索和冷清!尤其是气温骤降后,人们开始撤退到屋子里,围坐在炉火边,一边聊天一边细嗅烘篮里红薯发出的气味!富裕且好客的人家,会拿出美酒和果馔招待闲坐、聊天或打牌的人;小气或不太富裕的人家,也会烧壶浓茶待客,并端出一盘瓜子让大家嗑。小孩子们,这个时候最喜欢围在柴火灶边,在柴火灰里煨红薯,那可是地地道道的美味……冬雨,让人们过上了慢节奏的快乐生活!

当然,也有不怕冷的老人,硬要外出钓鱼,体验一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传奇生活!

如果只下雨,还不让人觉得冷!如果是雨杂雪,那就出奇地冷,让人感觉比单独下雪或单独结冰还不知要冷多少!小孩子碰到这样的事情,会拿着棍子去打树枝的青冰皮儿,或是拿着竹篙去捅那长长的冰凌!

不过,大人们还是希望能下一场厚厚的雪,好让来年有个好收成!

当老天尽情下雨的时候,无论人畜,大多会老老实实地待在温暖的空间里。只有贪玩的小孩子,会站在屋檐下,不时往沟坑里丟鞭炮或者小鱼雷,然后看着水里冒气泡,等着它快要爆炸时再赶快闪避!碰到这种情况,大人也不会过分打骂,除非炸到了他人!

严寒来临,人们在给床加上厚被褥的时候,也会在猪栏、牛栏里撒上一层厚厚的稻草!为了御寒,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蒸制糟酒,人吃,牛也吃。天晴的时候,还能牵着牛去吃点草;又冷又雨的时候,只能让它们吃干薯藤,给它们灌些糟酒!

等到窗前的梅花绽放得差不多的时候,冬雨才会依依不舍地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江南……

没错!江南的冬雨是萧索的,也是清冷的,但人间却因为有烟火气、人情味而温暖如春!

寒梅傲雪时,春风便来到了江南:它在春雨的陪伴下,悄悄地掠过村前的石板路,从正厅屋的大门径直走进久违的村庄,然后欢快地闲逛,在正厅屋、穿廊、横厅屋、阶级上四处张望,看到故人就灵动地拥抱一下,看到新人就轻柔地抚摸他们秀气的脸蛋儿……春雨呢?走不进青砖碧瓦的怀抱,只好在天井里、禾坪上、石板路上和田土里等待与故人重逢!最先和春雨接触的,不是勤劳的农夫和村姑,而是看见毛毛细雨就跑出来玩耍的小孩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最初打扮成霡霂,她就这么温柔地跳着轻盈的舞蹈,让水面泛起涟漪,让大地生出雾气,让土壤膏润起来,让小草钻出地面,让树枝绽出新芽……于是,村庄马头墙上的汉瓦开始泛青、白墙开始眺望绿水青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人们开始尝试从家里走出来,他们似乎在寻找什么,又似乎在期待什么……不管怎样,街上的人多了,路上的人多了,地里也开始有了人影。

等到春雨换上淫雨的装束,野草开始疯长,长满枝叶的花树含苞欲放;水街上的桥也吸引来了油纸伞和伞下的少男少女,村庄里的粉墙黛瓦也在春天的映照下慢慢有了诗意;男人英俊起来了,女人漂亮起来了,小孩子也活泼起来了!于是,文化人开始描绘春天的神韵,有的尝试“欹枕闻春雨,闭门见绿阴”,有的探索“春水碧于春,画船听雨眠”,有的想象“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有的吟咏“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他们的追求没有白费,在春雨的滋润下,百花齐放,春满人间:娇艳的桃花、可人的梨花、多情的杏花,在朦胧的春雨中愈发的美丽!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人们也不愿意闲着,他们穿上蓑衣、带着斗笠、赤着脚板,手牵着耕牛、肩扛着犁耙,开始走上田头和地头,妇女们也适时在土里安上各种生芽,春季的蔬菜开始生长。孩子们最骄傲的事情,就是等爸爸从田里回来,然后牵过他手中的牛喂草!城里的人,虽不能享受农村的生活和风景,他们也会打着雨伞或穿着雨衣,到公园里、马路边、小区里,寻花、赏花!他们知道,只要心中有春天,就能细嗅春花的芬芳!

没有人不喜欢春雨,江南尤其如此。水稻、高粱、棉花、烟草、花生、玉米、蔬菜等农作物的栽种,都需要春雨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春雨最快乐的时光,是她在田野上翩翩起舞,人们在水田里认真莳田——无论是扯秧、抛秧、还是插秧、紥田,人们都不嫌弃春雨,有的人甚至不愿意穿蓑衣、戴斗笠。是啊,无论是农人口中的“春雨贵如油”,还是文人笔下的“春雨一滴滑如油”,都说明了春雨的可贵和可爱!

即使是春雨下得大了点,也没多大的关系!大人们会坐在一起抽烟,谈些跟《地母经》或今年打算有关的话题;小孩子们,会在湾里里玩“躲角落”、“打撞子”、“跳屋”等游戏;或者,干脆都排成行坐在大板凳上,看着“四水归堂”出神……如果适逢清明下雨,男孩子也会跟着大人去给逝去的亲人挂坟!

是啊,有山有田,有湾有房,有爷有娘,有妻有儿,还有春风春雨、春日春花,这样的江南,这样的日子,不就是惬意的生活吗!

吃立夏粥的时候,夏雨在蚯蚓的催促下,悄悄地为春雨换上了岗。之后,苦菜疯长,夏雨便把江南大部分地方当作自己的乐园,涨水的节气开始来临。农民们把这种现象记载为“小满小满,江河渐满”。

之后,夏熟作物开始乳熟,农人开始冒雨播育晚稻,桃子和梅子在这个雨季渐渐成熟。“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江南开始了历时20多天的梅雨天气:“梅雨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的叫声,烘托出夏雨特有的氛围,如果不是东西容易发霉,人们也不会对梅雨有什么微词,毕竟,这么温暖的天气,淋点雨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文人们可不这么想,他们一味渲染夏雨的猛烈:“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两句想象的是夏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这两句描绘的是疾风暴雨的猛烈情景;“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表现了暴雨的壮美。

小暑来临,雄鹰开始在高空活动,但这只代表天气的炎热,并不表明就不下雨了。江南的农民,在这段时间,需要进行“双抢”:抢收早稻,抢插晚稻!大暑来临了,蟋蟀害怕热风骚扰,开始躲到村子的墙角活动,但热烈的夏雨依然会随时来访!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从立夏到夏至,再从夏至到大暑,都有夏雨的身影。夏雨并不是一味地给人们带来不适,她也留给人们历时四个月的观荷时机。你可以去观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以去感受“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也可以去比较“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还可以去欣赏“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自然,好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也出现在这个饶有趣味的季节:“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绘的是放晴时候的美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写的是下大雨的时候的情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则二者兼备,或晴或雨,俱有神韵。

然而,夏雨有时下得那么大、那么急、那么猛烈,也不能说全是什么优点。试想想,夏雨一旦情绪激动起来,该要导致多少农田被淹没、多少生芽被毁坏、多少路人被冲走?

江南的夏雨是热情的,但是她太过热烈!

啊!江南,你这曼妙的江南!啊!雨,你这神奇的雨!我们虽然是人生的匆匆过客,但还是要感恩江南,感恩江南的雨,感恩你陪我们走过了人生的四季!!

我们爱你,江南的雨!

我们爱你,江南!

(2021年11月作于耒阳)

搜索

农民工诗词征稿头条诗歌投稿全国短诗一等奖原创散文征稿散文随笔投稿入口征稿诗歌100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