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

  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诗仙李白曾作《蜀道难》一诗,具言蜀道之艰难。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是指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当下蜀道,今非昔比,国道,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金牛古道,现在的108国道汉中到四川段,尤以宁强大安烈金坝经宽川峽,五丁关,七盘关到四川广元朝天,天堑地势最为险要,也是古蜀道最难的一段。

傥骆古道,洋县傥水河口到华阳再到周至段,线路主要以省道230为主,秦岭北部山区交汇于国道108组成。

子午古道,由长安经子午谷,宁陕到石泉,西乡,就是316国道西乡到长安段。

荔枝古道,由长安南循晋子午道,西经西乡县子午镇,镇巴,至四川涪州,全程 2000里。由于北接子午道,汉中境内西乡到镇巴段,也就是210国道。

褒斜古道,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主要由今天的244国道316国道共线的褒河到姜窝子,沿244国道北上经江口,王家堎,太白,鹦鸽川到眉县。

  陈仓古道,道路北端入山处为秦汉时的陈仓县而得名。因其北段要翻越秦岭正脊大散岭,古代在岭上设置过一座大散关,又被称为散关道。又因它的大部分线路是顺嘉陵江上游河谷而行,秦时设置故道县,又名故道。楚汉时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指的就是此地。它从今宝鸡东面的陈仓顺嘉陵江河谷向西南至凤县。凤县至略阳须跨过嘉陵江,由于谷深水险,要绕行位于甘肃两当、徽县之间的青泥岭,再折向东南,经略阳、勉县到达汉中。现在就是345国道,部分316国道,212省道组成。

连云古道,北线由留坝姜窝子经留坝,张良庙,柴关岭,高桥铺,南星,连云寺,留凤关,酒奠梁到凤县,南线应该是沿古连云栈道到褒谷口。主要是316国道姜窝子到凤县段。

米仓古道南段,陕西段为巴岭山邓家垭之北,经古梁州到汉中段为北段;翻越巴岭山邓家垭进入巴江谷地,经玉泉、牟阳城、上两、南江县城穿皇柏林进入巴州为米仓古道南段。此道经巴岭山之邓家垭进入四川,全长500余华里。

米仓道北端,险居岩侧,陡临深渊。此路呈“Y”字形,由城固、南郑、沔县南去,均有路通往北口。唐宋年间,由梁州越大巴山去巴蜀主要有西、中、东3条路径会于米仓道。现在的米仓道就是汉中经红庙,喜神坝,崖房坪,四川桃源,南江,到巴中的244国道。

金牛古道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7)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8)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9)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0)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1)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2)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3)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4)

傥骆古道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5)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6)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7)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8)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19)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0)

子午古道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1)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2)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3)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4)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5)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6)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7)

荔枝古道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8)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29)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0)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1)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2)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3)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4)

褒斜古道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5)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6)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7)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8)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39)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0)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1)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2)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3)

连云古道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4)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5)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6)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7)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8)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49)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0)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1)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2)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3)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4)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5)

陈仓古道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6)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7)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8)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59)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0)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1)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2)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3)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4)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5)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6)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7)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8)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69)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70)

米仓古道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71)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72)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73)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74)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75)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76)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77)

古代蜀道现状(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78)

作者:漢江晨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