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羹尧精通兵法(直谏臣孙嘉淦与)

山西太原府兴县籍清代名臣孙嘉淦自幼家境贫寒但志存高远,年少即且耕且读,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后,年30岁踏入仕途,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谏闻名雍正即位施行一系列新政,之后开始用兵西北平叛以期巩固改革成果这些改革,触动了满族王公贵胄和大部分读书人的核心利益,引起朝野不小反弹这个时候,孙嘉淦上书《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三事疏》,直刺雍正痛处,后在朱轼劝解下,暴怒中的雍正不但免了对孙嘉淦的责罚,还给他升了职后来,雍正还给了孙嘉淦一个肥缺—河东盐政,这个十分棘手的肥缺,让他与雍正朝署理西北军务的大将军年羹尧有了交集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和年羹尧君臣由“蜜月”过后生出罅隙的雍正将“敢言直谏”的孙嘉淦派往西北军营,名义上是帮办军务,实际上是要履行“盯死”年羹尧的使命,结果最后孙嘉淦被丧心病狂的年羹尧残忍杀害其实,现实中孙、年的交集是在孙嘉淦担任河东盐政任上中国著名的内陆盐湖—河东盐池,位于山西运城市南中条山下,管理河东盐池的官叫河东盐政自古以来盐铁官营,凡盐政绝对是一个肥缺传统上大都由封疆大吏兼任,估计这也是君王统御官员的手段之一吧雍正称帝后,河东盐政原由陕甘总督年羹尧兼任,但由于年羹尧工作重点在西陲军务,无暇顾及河东这边的盐池事务,客观上造成了河东盐池积弊丛生,朝廷对此亟待整肃这个时候,孙嘉淦来了孙嘉淦发现,河东盐池虽小,但“王八”众多主要弊病有:第一、从盐政到胥吏,普遍贪腐,连最低级的官员都藏货纳脏,克扣盐丁第二、别处当官,河东领钱比如西安将军、宁夏将军、四川副都统等很多官员不仅人不在山西且工作与盐池无关,但也要在盐池领取养廉银(可见康熙朝为了按住这些手握兵权的实力派“军爷”也是想尽了办法),实属违制第三、年羹尧私设小金库河东盐池一年征收的盐税等银两共十万四千两年羹尧将其中五万两上缴国库,其余五万四千两就作为养廉公费之用(清朝官员的俸禄由按官阶确定的基本工资、养廉银、京官的“冰炭敬”几部分组成,基本工资肯定是不够养家糊口、雇佣师爷等生活和公务之用的,所以“养廉银”成为官员合法收入的重要部分)第三、官员的“养廉银”发放标准虚高通过调查研究,孙嘉淦着手开始整顿盐池财务,建章立制,第一、砍掉了年羹尧私设多年的“小金库”第二、降低“养廉银”发放标准,他首先将自己的养廉银由年羹尧当盐政时期的一万三千两减去五千两,其他各级官员也都逐级降低,只保留了运同(盐官)养廉银三千两(具体干活的人)第三、省出来的钱统统充公这样,河东盐池每年可以多充盈国库税银2万两孙嘉淦在河东盐政任上这些针对年羹尧“断后路”、“切尾巴”的举措是怎样让年羹尧恨之入骨不得而知,但历史上的孙嘉淦肯定是没有成为年羹尧的刀下之物孙嘉淦虽然时不时地让雍正、乾隆不开心一下,但却能始终得到雍正乾隆的信任,以至于他能够仕途顺遂,出将入相这些成就恐怕离不开他的为官之道,即《居官八约》《居官八约》是这样说的:“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用现在的话翻译一下,意思是:对国君忠诚而不自我炫耀;对同僚尊重而不自高自大;不争权夺势;不追逐功名;办事务求兴利除弊;说话务求简明扼要;不结党营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保持清政廉明《居官八约》短短的42个字,却概括了事君、共人、避争、藏功、止事、要言、守独、清廉等非常丰富的内涵,很值得官道上的后来者用心研习、学以致用,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康熙年羹尧精通兵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康熙年羹尧精通兵法(直谏臣孙嘉淦与)

康熙年羹尧精通兵法

山西太原府兴县籍清代名臣孙嘉淦自幼家境贫寒但志存高远,年少即且耕且读,康熙五十二年中进士后,年30岁踏入仕途,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谏闻名。雍正即位施行一系列新政,之后开始用兵西北平叛以期巩固改革成果。这些改革,触动了满族王公贵胄和大部分读书人的核心利益,引起朝野不小反弹。这个时候,孙嘉淦上书《请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三事疏》,直刺雍正痛处,后在朱轼劝解下,暴怒中的雍正不但免了对孙嘉淦的责罚,还给他升了职。后来,雍正还给了孙嘉淦一个肥缺—河东盐政,这个十分棘手的肥缺,让他与雍正朝署理西北军务的大将军年羹尧有了交集。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和年羹尧君臣由“蜜月”过后生出罅隙的雍正将“敢言直谏”的孙嘉淦派往西北军营,名义上是帮办军务,实际上是要履行“盯死”年羹尧的使命,结果最后孙嘉淦被丧心病狂的年羹尧残忍杀害。其实,现实中孙、年的交集是在孙嘉淦担任河东盐政任上。中国著名的内陆盐湖—河东盐池,位于山西运城市南中条山下,管理河东盐池的官叫河东盐政。自古以来盐铁官营,凡盐政绝对是一个肥缺。传统上大都由封疆大吏兼任,估计这也是君王统御官员的手段之一吧。雍正称帝后,河东盐政原由陕甘总督年羹尧兼任,但由于年羹尧工作重点在西陲军务,无暇顾及河东这边的盐池事务,客观上造成了河东盐池积弊丛生,朝廷对此亟待整肃。这个时候,孙嘉淦来了。孙嘉淦发现,河东盐池虽小,但“王八”众多。主要弊病有:第一、从盐政到胥吏,普遍贪腐,连最低级的官员都藏货纳脏,克扣盐丁。第二、别处当官,河东领钱。比如西安将军、宁夏将军、四川副都统等很多官员不仅人不在山西且工作与盐池无关,但也要在盐池领取养廉银(可见康熙朝为了按住这些手握兵权的实力派“军爷”也是想尽了办法),实属违制。第三、年羹尧私设小金库。河东盐池一年征收的盐税等银两共十万四千两。年羹尧将其中五万两上缴国库,其余五万四千两就作为养廉公费之用(清朝官员的俸禄由按官阶确定的基本工资、养廉银、京官的“冰炭敬”几部分组成,基本工资肯定是不够养家糊口、雇佣师爷等生活和公务之用的,所以“养廉银”成为官员合法收入的重要部分)。第三、官员的“养廉银”发放标准虚高。通过调查研究,孙嘉淦着手开始整顿盐池财务,建章立制,第一、砍掉了年羹尧私设多年的“小金库”。第二、降低“养廉银”发放标准,他首先将自己的养廉银由年羹尧当盐政时期的一万三千两减去五千两,其他各级官员也都逐级降低,只保留了运同(盐官)养廉银三千两(具体干活的人)。第三、省出来的钱统统充公。这样,河东盐池每年可以多充盈国库税银2万两。孙嘉淦在河东盐政任上这些针对年羹尧“断后路”、“切尾巴”的举措是怎样让年羹尧恨之入骨不得而知,但历史上的孙嘉淦肯定是没有成为年羹尧的刀下之物。孙嘉淦虽然时不时地让雍正、乾隆不开心一下,但却能始终得到雍正乾隆的信任,以至于他能够仕途顺遂,出将入相。这些成就恐怕离不开他的为官之道,即《居官八约》。《居官八约》是这样说的:“事君笃而不显,与人共而不骄,势避其所争,功藏于无名,事止于能去,言删其无用,以守独避人,以清费廉取。”用现在的话翻译一下,意思是:对国君忠诚而不自我炫耀;对同僚尊重而不自高自大;不争权夺势;不追逐功名;办事务求兴利除弊;说话务求简明扼要;不结党营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保持清政廉明。《居官八约》短短的42个字,却概括了事君、共人、避争、藏功、止事、要言、守独、清廉等非常丰富的内涵,很值得官道上的后来者用心研习、学以致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