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性格过什么样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性格)

人的性格会变吗?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说明人的秉性难改。但是,《塑造性格》的作者克里斯蒂安·贾勒特认为,人的性格是可以塑造的,每个人可以通过塑造自己的个性,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什么样的性格过什么样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性格)(1)

16岁时的克里斯蒂安·贾勒特,被不同的老师评价为安静内向,不喜欢社交活动。历史老师鼓励他在课堂上多参与讨论;英语老师让他多开口说话;辅导员说他性格沉默。

青少年时期的沉默并不影响克里斯蒂安到了大学社交活动广泛。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期待,塑造自己的性格,活出自己希望的样子。

上了大学后的克里斯蒂安迅速结交了一大帮朋友,喜欢跟他们在一起聚会交流。因为上大学时候社交活动过于频繁,而被老师认为他是享乐主义者。

什么样的性格过什么样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性格)(2)

从性格内向的性格外向,克里斯蒂安有了一个大的转变,很难想象就是一个这么热衷于结交朋友,运动娱乐的人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大学毕业后的克里斯蒂安生活在农村地区,独自在家办公,同事编辑和写作工作。这时候的克里斯蒂安安静内向。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自律写作,每天在截稿日期前完成工作。

安静自律的环境,让克里斯蒂安有强烈的责任感,而提前完成工作的行动,则强化了他自己写作的乐趣。

什么样的性格过什么样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性格)(3)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后来克里斯蒂安成为了一个深受观众喜欢演说家,他们评价克里斯蒂安“令人感觉充实、着迷和愉快。”

克里斯蒂安一次次的性格转变,扭转了我们的传统认知,“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克里斯蒂安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期待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他把用于好性格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写进了《塑造性格》一书。身为一名认知神经科学家,他一直致力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普及工作,他的关于思想、大脑和行为的获奖作品多次出现在世界级报刊杂志电视台上,与此同时他还出版了多本畅销书。

什么样的性格过什么样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性格)(4)

你心目中的自我是什么样的?你真实的自我又是什么样子的?心理学家将辛格归纳为大五人性:外向性、神经质、尽责性、亲和性、开放格。

克里斯蒂安主要从这5种性格特质出发,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出了达到自己希望的样子的方法和步骤。

您发现没有神经质的人不仅性格敏感,而且往往精神状态也不好,身体状态也欠佳?其实这与肠道内不利于健康的微生物较多也有关系。所以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和经期锻炼也会改善性格,缓解神经质。

什么样的性格过什么样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性格)(5)

所有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针对性,有目标,有原则的计划的。

这不仅涉及到思维方式、动机、情绪和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目前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有意识的改变性格特征是一个系列的过程。

一个人的性格不仅影响事业、健康,也影响寿命。比如说一个神经质的人,往往对可能出错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有压力,情绪不稳定。

所以如何把自己打造成希望中的样子呢?作者在书中给出了成功改变性格的三个基本原则。

什么样的性格过什么样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性格)(6)

首先要有强烈的动机,把自己的改变作为目标。如果想减肥,那么就不能把目标设为简单的跑步。模糊的目标很容易影响改变的发生。不如改为下周二晚上7点去跑步。目标越明确越有效。

其次坚定的信念很重要,坚信自己有能力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促进性格的改变,坚信格局可塑性,遇到困难会不断努力尝试寻找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模式和信念的塑造对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比如说一个想要减肥的人,首先要改变自己的饮食状况,在寻找健康食物的替代品的同时,会相信健康是第1位。健康的饮食和运动都会写在日程表上。

什么样的性格过什么样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性格)(7)

第三是反复实践自己想要的新的行为方式。针对自己新的习惯,新的行为模式,在刚开始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去做,等达到一定程度,得心应手了,让习惯成为自然。

培养了新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后就能塑造自己的性格。比如说让一个没有条理的人变成一个有条理的人,首先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第2天要做的事情,然后对照目标一步一步去完成。这种刻意培养的习惯很重要,它会由外而内地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什么样的性格过什么样的人生(塑造自己的性格)(8)

如果经常玩电子产品而导致晚睡,想要培养早睡的习惯,首先就是避开诱惑。钢铁般的意志,自律的行为,每个人都想有,但是很难做到,那么最简单的就是避开诱惑,将电子产品移出卧室,这样即增加了早睡的概率,又避免了精神内耗。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塑造性格》,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想要打破固定的束缚,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重塑自己的性格特质,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