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1)

童年是梦,描绘七彩人生,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

今年的“六一”,

特别为大家推出六一特辑—— 大雅宝的“活土匪”

大雅宝是一个艺界人才的聚集地,也是人才培养地,

在这里成长的孩子们有不少在以后的人生中都选择了艺术这条路。

但 谁还不曾是个宝宝呢?

让我们一起回忆童年的那些美好,再拾那份纯真……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2)

大雅宝的小朋友在院里玩“老鹰捉小鸡”

那时,齐白石也常来大雅宝做客。

白石老人有两位得意门生住在大雅宝,一位是李苦禅,一位是李可染。

每当白石老人到来,大家欢欣鼓舞,尤其是院里的孩子们,每人都会从老人手里得到一元钱的压岁钱。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3)

1950年,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庆祝白石老人90岁寿诞时合影,前排从左至右为:齐白石、李苦禅、李可染(抱女儿李珠)、邹佩珠(李可染夫人),滑田友;后排从左二起至右依次为:解驭珍之母(王朝闻岳母)、李慧文(李苦禅夫人)及女儿李琳、齐良迟(齐白石四子)、范志超、廖静文、徐悲鸿、齐良巳(齐白石五子)、王朝闻、滑田友之弟、李瑞年、叶浅予

你算算,大雅宝胡同甲2号这个院子有多少个孩子?二三十个。

一群群“土匪”从前院风驰电掣一直冲到后院,然后呼啸返回,又冲到前院儿。

他们各个精力过剩,在飞奔中快乐无比。

我又是其中最快乐的人,因为我见过许多他们没见过的事情,似乎都记得,似乎又记不大清。

——张郎郎《大雅宝旧事》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4)

董沙贝、董沙雷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前院(摄影:董希文)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5)

4岁的李小可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中院南屋后墙玩耍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6)

四岁的张郎郎与姐姐陈乔乔(左)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7)

董一沙和丁勤勤在前院过道前“玩水管子”(摄影:董希文)

黄永玉一来,大雅宝胡同甲2号立马欢天喜地,在那一弯儿知名度陡增!因为他是我们天然的“孩子头儿”,我们都尊称他“黄叔叔”。想当年,他一到此院,就发现了这帮自称“土匪”的画家子弟们淘气的能量太大。于是他开始了“重整江山”的一套“大政方针”,把大家组织起来。也怪了,大家都不自觉地听他指挥。他组织大家办了一个“大雅宝板报”,让大家出“作品”贴上,还要亲自品评一番,很让我们“露脸”。

——李燕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8)

20世纪50年代,黄永玉带领大雅宝的孩子们外出郊游时留影

(左起:李小可、董沙雷、彦冰、董沙贝、张郎郎、程芙山、袁骢、袁骥、李燕、黄永玉、李琳)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9)

20世纪50年代,张梅溪与大雅宝的孩子们

(第一排:祝重喜,第二排右起:张梅溪怀抱董一沙、祝重寿、祝重光、黄黑蛮,第三排右一:赵春生,右二:赵福生;第四排左二:李珠)

沙贝是著名油画家董希文的大儿子,和我年龄相仿,所以我们是最好的朋友。那时日坛公园外叫豁子,有许多窑坑,坑里的水清澈见底,里面游着各种小鱼和虫子,对我们来说简直是神秘无限的仙境,我和沙贝常常去那钓鱼玩耍。最有意思的是每到秋天,天一黑我们就带上手电筒和用祙子做的liang子(一种装蛐蛐的设备)还有各种罩子(扣蛐蛐用的)全副武装地到建国门外的城墙下捉蛐蛐。如果能捉到长相俊秀、叫声响亮又能战斗的“红头王”“黑头”“推土机”等,那就是最幸福的事儿了。

我和沙贝淘气之余,也一起切磋、模仿父辈,我们一起到绿树掩映的有着白墙和灰蓝色瓦的波兰大使馆写生,一起刻图章,一起写书法……

——李小可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10)

1949年,李小可和董沙贝(摄影:董希文)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11)

李小可在大雅宝居室内看书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12)

董沙贝、董沙雷、董一沙兄妹三人在家中看父亲的外国画册(摄影:董希文)

全院大大小小的几十个孩子是大雅宝最富有生气的生命线,张郎郎在他的大著《大雅宝旧事》中对这群孩子当年挑皮捣蛋的“旧事”有极为生动有趣的描写,自称“我们这帮土匪”。而当年最受大家喜爱、崇拜的孩子王是黄永玉。邹佩珠出面管这帮孩子,每天早晨带他们做广播体操,黄永玉则指导他们办起墙报。他们后来一个个成为著名的学者、画家、教授。在当年,他们尽情释放自己的全部能量,并结下终生的友谊。现今生长在高楼大厦的娇贵子女也许永远也享受不到、想象不出大杂院群居的孩子们那种天纵的乐趣了。

——李松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13)

彦东(中)、李楯(右)、李蒂雅(左)在大雅宝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14)

1956年夏,袁珊(左)与黄黑蛮(右)在北京大雅宝胡同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15)

1959年暑期,周令钊黄永玉在颐和园龙王庙设计《世界人民大团结》和《全国各民族大团结》壁画时,两家夫人陈若菊、张梅溪携子女容容、小川、黑蛮、黑妮在昆明湖留照

一段历史的精彩固然因于曾经的辉煌,但今日的传承更有其特殊意义。大雅宝胡同的孩子们有不少都在今后的人生中走上了艺术的道路,他们的职业选择固然并不全因父母的缘故,但长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小耳濡目染的艺术熏陶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艺二代”的长成让大雅宝真正成为了精神传承之地。

——吴洪亮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16)

2019年1月4日,大雅宝的孩子们大团聚

一排左起:董一沙、李庚、李蒂雅、李楯、李燕、李小可、董沙贝、孙美兰、彦东、祝重寿、祝重光、常寿石、程芙山、周容

二排左起:韦红燕、祝重喜、袁珊、王力田、柳大酉、陈智勇、滑玉、李健、李琳、韦新燕、祝重华、刘莹、常朴石、常柱石、程近阳、凌漠、祝恒

祝大朋友、小朋友们

“六 一”儿童节快乐~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17)

此文仅限学术交流,照片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大雅宝旧事完整版(六一特辑大雅宝的)(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