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最有名的千古名句(范仲淹水平很高的一首词)

在我们熟悉的文人中,范仲淹是与众不同的。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很多,词人、诗人等显然不是最醒目的。他首先是北宋名臣,而后才是一个文人。他的将帅之才、肱骨之谋,让他成为了后世文人的集体偶像之一。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从一个普通士子走到这一步他吃了多少苦。

范仲淹最有名的千古名句(范仲淹水平很高的一首词)(1)

年幼丧父,2岁时母亲带着他改嫁,随后他改姓。十年寒窗苦读,才好不容易谋了件差事。此后,刚正又没有背景的他,宦海沉浮多次,凭着一身才华走到了朝堂的中心。很多人觉得吃过苦的人会格外地现实,但范仲淹却仍能写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文正”的谥号他担得起。

范仲淹最有名的千古名句(范仲淹水平很高的一首词)(2)

要想真正地了解范仲淹是怎么样一个人,除了读史还需要读懂他的词。范仲淹的词作不多,存世的仅5首,但每一首都够经典。本期笔者要和大家介绍的是其中水平很高的一首,词名《渔家傲· 秋思》。这首词写于他镇守边塞时,全词仅6句就有3个千古名句,最后7个字更是相当经典,让我们来读一读: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最有名的千古名句(范仲淹水平很高的一首词)(3)

提到这首词,就不得不提范仲淹的好友欧阳修。范仲淹和欧阳修是多年好友,两人志同道合,在朝堂上也是互相支持的。范仲淹有一首词名叫《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就是在一场酒宴上和欧阳修分题斗词时写的。这次斗词的结果是范仲淹的词作受到后世不少人的推崇,但欧阳修的作品却鲜有人知。经过这件事大家就明白了,论两人的词作水平,欧阳修多数时候都是要逊色一些的。

范仲淹这首《渔家傲》写出来后,欧阳修当年却看不上,并称这是“穷塞主”之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欧阳修觉得你堂堂一个守边将领,写的词作却无豪爽之气,写的尽是些“将军白发征夫泪”、“羌管悠悠霜满地”的伤感,他认为边塞词就应该如是豪迈的。当然,欧阳修当年这一番评价也受到后世不少文人的指责。

范仲淹最有名的千古名句(范仲淹水平很高的一首词)(4)

对于欧阳修的观点,笔者也是不能认同的,他当年确实不识货。欧阳修自己并没有上过沙场,作为一个心有抱负的文人,自然觉得写这类词该豪迈些。但范仲淹多年戍边,他理解征夫的苦,他词中的“浊酒一杯家万里”饱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所以这首词不只是为自己而写,也是为夜不能寐的将士们所写。

抛开这些,仅从词作本身的水平来看,这首词对宋词的影响是很大的,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多少受此影响。而从遣词本身来看,全词共6句就有3个千古名句:上片写景时,“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第一个,山、烟、落日都是为了衬托孤城,这与王之涣的“一片孤城万仞山”有异曲同工之妙;“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第二个名句,归家之心与当下归无计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第三个千古名句,一个“泪”字加上“白发”二字的渲染,读来令人心疼。

范仲淹最有名的千古名句(范仲淹水平很高的一首词)(5)

虽然词作写得略显伤感,但最后范仲淹却凭实力让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都说宋词没有唐诗豪迈,哪怕边塞词有只有凄美少了些大气,但范仲淹这首词正是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所以才能流传至今,被后世奉为经典。这首词大家觉得怎么样?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