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波澜壮阔的史诗战争、弑杀神明的最终目的、来自现代穿越者与整个世界的勾心斗角,当这些统统结合起来,就是这一部标题大咧咧写着“幼女”二字,实际上却满是硝烟的战争小说——《幼女战记》。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1)

《幼女战记》是以二战德法战争被背景创作的转生型穿越作品,主角原为现代社会的一名普通社会员工,这名自认没有任何过人之处的大叔,踏实地遵从着公司的所有规划与制度,以此为基础一步一步走向人事部管理层的高位,所以就算是辞退员工等一系列遭人怨恨的工作也会一丝不苟地执行。

这就是《幼女战记》中主角的性格,正式这种别样的“务实”态度,使得一名失去理智的辞退员工为了报复将他推下铁路轨道,而在下一瞬间,自称为“神”的存在通过停止时间救下了他。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2)

但主角偏偏是一名崇尚科学的无神论者,即使死到临头仍然不愿意承认眼前的神迹,固执地将救下他的未知存在称为“存在X”。主角的这种性格引起了神的不满,于是决定让其转生到拥有魔法的非科学世界中,以幼女的身份面对战争与绝望,从而强迫他产生对神的信仰。

由是就有了这名在战争时代中翻云覆雨的幼女军人——谭雅·冯·提古雷查夫,所以本作又被译作《谭雅战记》。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3)

谭雅·冯·提古雷查夫

转生到异世界之后,主角自然是死性不改,她作为务实社畜的经验,让她看清楚了走出困境的唯一方法。处于战争状态的帝国有着强制的征兵政策,于是谭雅主动志愿参军,以求更早在军队中达成实绩出人头地,最终在安全的大后方谋得一职。

她认为军队和公司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工作的内容危险了一点,而且社长在这里叫总司令罢了。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4)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5)

将军队类比为企业的谭雅

但“存在X”的目光却一直停留在谭雅身上,想要将她置于绝望环境之中的“存在X”,怎么可能让她悠哉地活在安全的大后方?于是谭雅就在各种阴差阳错之下,不断被派往那些最危险的战区,期间为了使用最新式的魔法装备,甚至还被迫向神祈祷。

然而这些经历依然无法让谭雅产生信仰,她无时无刻都把来福枪带在身边,她告诉别人“这是身为军人的习惯”,但实际上却是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一枪崩了“存在X”的机会。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6)

诅咒存在X的谭雅

在谭雅崛起的过程中,还有一名帝国的参谋将校察觉到这名幼女的不寻常之处,谭雅将人命视为数字的“务实”风格,让雷鲁根称之为“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因而总想将她从军中的高位拉下来。

但正处于最紧张战争时期的帝国,自然不可能放任这样的人才被架空,于是雷鲁根千方百计想将谭雅调往后方的举动,最终却得到了谭雅的满心欢喜,认为这个人是在亲切地帮助自己。这两人之间的误会,是《幼女战记》中的一大特色,戏剧效果十分有趣。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7)

谭雅与雷鲁根之间的误会

有褒自然就有贬,如果说到这部作品有什么不足之处的话,那恐怕就是动画版的画风了,看到这里或许已经有人发现,在上文的配图中有半数是取自漫画版。

那是因为动画版的画风和漫画版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让许多原作党都无法接受的地步。关于这点,我们从女二号的身上就可以得到很直观的体验。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8)

漫画版中的谢列布里亚科夫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9)

动画版中的谢列布里亚科夫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女二号副官,其实在最初的Web版中还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这是在文库版之后才新增的“商业”角色。但是从剧情效果来说,这个女二号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只不过她的立绘在动画版中同样遭到了“重大削弱”。

关于原作党大多倾向漫画版的问题,除了动画版的画风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漫画版的更新量也过于良心,作为在月刊上连载的漫画,《幼女战记》这种平均更新超过60页以上作品确实较为罕见,所以想要补番的话漫画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10)

《幼女战记》剧场版宣传图

总的来说,作为一部由Web版小说起家的作品,《幼女战记》从原作到各种跨媒体企划的质量,都可以说是远高于一般水准。

其中动画版的画风虽然倍受质疑,但是动画化的企划也没有就此停下,在沉寂了三年之后于2019年2月9日上映了最新的剧场版。这部剧场版并非用来充数的总集篇,其剧情是紧接在动画版之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为动画版的第二季。

只不过看完这张宣传图就知道,动画版的这个画风也许是这辈子都不会改过来了。

日本女性召唤兽(幼女战记披着幼女外皮的怪物)(11)

顺带一提,这是动画版中的雷鲁根,你以为男人就不会被“削弱”了吗!?

那么,没有看过这部作品的观众又会更喜欢哪一种高画风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