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联的知识20字(楹联基础知识对联的语法分析)

关于对联的知识20字(楹联基础知识对联的语法分析)(1)

二:词性的通融

例句:

一心同步青云路

万众齐描大地春

|||||||

数名副动形名名

汉语有不少词具有多种词性(称为“兼类”),

如:红(红花,分红,红眼)

“红花”的“红”是形容词,

“分红”的“红(红利)”是名词。

有时根据上下文语义不同而多解,如“红眼”的“红”通常理解为形容词,但在“动不动就红眼”中“红”又是动词。

在诗词对联中,词类活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词类活用不是词的兼类。活用是指原属于甲类的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乙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

例句:面山而居—“面”作“面对”讲。

二月草已芽—“芽”意思为“发芽”

例句:岁去江山不老

年来松柏长春

例句:物阜民康,风薰南面;

鸢飞鱼跃,日丽中天。

“丽”意为灿烂地照射着,作动词用。

形容词作动词用,尚有“使动”、“意动”两种情况。前者是“使它怎样”,

如“匠人斫大木而小之”,匠人使木头变小。后者是“感到它怎样”,

如“登泰山而小天下”,感到天下小。

例句:松声竹韵清琴榻

云气岚光润笔床

上联说,四围传来松声竹韵,使人感到琴榻分外清凉、清雅:“清”是意动用法。

下联说,因云气岚光近在咫尺,令人感到笔床也是湿润的:“润”仍是意动用法

例句:龙涎翠袅金仙宇;

鹤焰红翻宝相花。

此联极写宫殿的华美。上联说,龙涎香的烟气袅袅上升,缭绕着殿上“泰交景运”的金字匾额。下联说,燃着的香料在铜制的仙鹤炉里翻腾着红浪,与柱壁间雕饰的珍美花朵相辉映。“翠”,翠色的烟气。“红”,红色的火焰。两处都是形容词作名词用。

例句:禅门无住始为禅,但十方国土庄严,何处非祗园精舍;

渡世有缘皆可渡,果一念人心回向,此间即慧海慈航。

“无住”,佛教语,指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的性质,“住”作名词用。“慈航”与“慧海”自对,动词“航”也作名词用

关于对联的知识20字(楹联基础知识对联的语法分析)(2)

三: 工对与宽对

1:工对与宽对是个相对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名词中的工对与宽对

名词可分为很多小类,以下这种划分称为“义类”,狭义的词性工对即指义类相对:

天文类:月、日、云、星、雪、风、雨、雾、霞、雷等;

地理类:峰、山、谷、壑、江、湖、海、田、岭、原等;

时令类:晓、时、夜、晨、春、夏、秋、冬、早、晚等;

动物类:马、牛、羊、鸟、鱼、犬、鹿、猴、鸡、虫等;

植物类:松、桃、林、桂、菜、竹、花、草、柏、李等;

文学类:诗、词、歌、赋、篇、章、诏、檄、书、联等;

人伦类:父、母、兄、弟、姐、妹、舅、婶、侄、孙等;

身体类:眼、耳、鼻、舌、口、手、腰、脚、肩、背等;

宫室类:房、廊、亭、榭、庙、寺、宫、殿、斋、闺等;

服饰类:帽、领、袖、鞋、衫、裤、袜、巾、玉、佩等;

器用类:笔、墨、纸、砚、剑、锄、刀、勺、钩、筷等;

……

例句:

(1)荷老尚余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菊,雨-霜,属于义类相对。)

(2)春观鱼变

秋听鹿鸣(春-秋,鱼-鹿,义类相对。)

实际写作中,不能局限于义类相对,“工对”和“对仗工整”并不是一回事。片面追求这种死板的工对,会束缚作者的思想。因此初学者特别需要注意,不能看见“春”,立即对个“秋”,看见“多”,只会对个“少”。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单个字词对仗工整了,却造成了内容不相关的大问题。这是网络即兴对联常见的毛病。

关于对联的知识20字(楹联基础知识对联的语法分析)(3)

例句:一江春水向东流,

两河秋波朝北动。

这种一个字一个字生硬对仗、不顾联句是否通顺的做法,是万万不可的。有人会提出:“无情对”难道不是这样吗?须知,无情对也必须有通畅而不生涩的完整意义。

初学者尚须注意另外一个问题:简单地将固定词组拆开后放在上下联中,错误地认为这是一种工整的对仗,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两河秋波朝北动”中的“流、动”,就因此造成联句的不通顺。因为“流向东”是通顺的,而“动朝北”却费解了。词组拆开分别放在上下联中,是称为“嵌字格”的一种技巧,但必须嵌得通顺自然,所谓“天衣无缝”。

名词的宽对指不同义类的对应。

例句:

(1)

桂下诗朋满

杯中玉月圆

此联中,“桂”对“杯”,植物对器用;“诗”对“玉”,文学对服饰;“朋”对“月”,人伦对天文。 (2)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此联中,“树”对“溪”植物对地理;“鹿”对“钟”,动物对器用。

(3)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

此联中,“岭”对“树”,地理对植物;“帽”对“钲”,服饰对器用。

关于对联的知识20字(楹联基础知识对联的语法分析)(4)

2:词组结构中的工对与宽对

例句:

(1)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丽日和春风 同为偏正结构词组,属于工对;但是“春对丽”是名词对形容词,这种词组结构内的宽对是允许的。 

(2)言论文章放之四海皆准

丰功伟业长与日月同光

此例中“放之四海”与“长与日月”也能勉强作为宽对来看待。这里主要讨论前四个字的对仗,言论、文章是名词 名词的并列结构,丰功、伟业是形容词 名词的偏正结构,但是“言论文章、丰功伟业”同为并列结构,在这样的对仗中,丰对言,伟对文 的不同词性对仗是允许的。然而“丰功 对 言论”单独出现时,因结构、词性的不同,通常被认为对仗不工。但因两者同为名词性词组,当它们组合在其他相同的句式结构中时,可以作为宽对来看待。

(3)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英雄 对 短命”就是上面讨论的这种宽对。其中“英雄”是“形 形”构成的名词性并列词组。

(4)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毛泽东主席的这个著名的题词是个典型的宽对例子。有人认为这不是对联,因为一是“上平下仄”,二是每个词甚至每个字都不同词性。但从另外的角度分析,它仍然能算得上是对联。

原因:

(a)上平下仄并非绝对不可以,古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b)整体句式结构是相同的,都是状语 动词结构;

(c)天天(名词)、好好(形容词)这样的叠字词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并列结构。

(5)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这个例子稍有不同,“处”和“年”单独看词性是不同,但是“处”连用为“处处”时,已经名词化,表示“每一个地方”,和“年年”(每一年)的词性是相同的。  

关于对联的知识20字(楹联基础知识对联的语法分析)(5)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整理发布,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