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

时下各种选秀节目如火如荼,涌现出了一批个性十足的女歌手。这不由让人联想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歌坛,白光、龚秋霞、白虹、吴莺音……这一个个名字虽然已远去,却依然响亮而亲切。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

白虹:她打败了周璇

白虹,原名白丽珠,1919年生于北京。幼年的她非常喜欢音乐,13岁那年,明月歌舞团从上海到北京招募团员,主考官黎锦光和严折西选中了她,把这个活泼靓丽的女孩带到了“十里洋场”,取艺名白虹,并最终成名。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2)

上世纪30年代初期,白虹在明月社老板黎锦辉的介绍下,出演过《人间仙子》《国色天香》两部电影,但她在歌坛的表现还是以更为耀眼的歌唱事业为主。此时的白虹嗓音虽然甜美,但歌艺的成熟还是30年代后期的事情,歌曲《郎是春日风》是她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由于白虹的发音准确,每每能将感情与词意融会贯通,令聆听者更易领会歌词的含义,因此她的演唱感染力很强,与周璇、龚秋霞齐名,被誉为“三大歌后”之一。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3)

1934年,上海“娱乐圈”的一场盛事吸引了大众的目光。那时电台邀请歌星演唱已成流行趋势,“播音歌星”应运而生,上海《大晚报》副刊编辑崔万秋,发起举办了“三大播音歌星竞选”活动。为了办好这次比赛,《大晚报》从5月2日起开辟了“今日精彩播音节目”专栏,每天都预报各播音团体的某一位歌星在哪一家电台播音的时间、播唱哪一首歌曲,以便听众有选择地收听。正式竞选从5月26日开始,6月14日结束。这个活动颇似如今的“超女”、“快女”,虽不及今日选秀之声势浩大,却也算中国流行歌坛的第一次歌星竞选。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4)

那时的白虹如日中天,是真正意义上的票选“歌后”,她是“明月社”的台柱,老板黎锦晖手下的得力干将。那一年,她年仅15岁。在“明月社”的日子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演唱、一起生活,也让白虹和自己的老师黎锦光陷入热恋,并在两年后他们组成大中华歌舞团去南洋巡演时正式结婚。可惜这段婚姻并没有白头到老。新中国成立不久,白虹与黎锦光分手,回到北京,成了话剧演员。

白虹的音域非常广阔,有歌评家评她:“歌喉嘹亮就像阳光普照,能激发人们高远的情怀。”她的《卖汤丸》至今教人琅琅上口;和严华合唱的《人海飘航》,是早期著名的探戈歌曲;《郎如春日风》更是代表作,后来也有不少歌星翻唱。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5)

龚秋霞:中国最早的影歌两栖明星

龚秋霞这个名字,或许陌生,可是她演唱的歌曲,却是众口相传。“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这首传唱数十年的《卖报歌》,原唱就是龚秋霞;“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人们听到这首歌曲时,都以为这是江苏民歌《茉莉花》,其实,这首歌曲的真正作者是陈歌辛,原名叫《白莲花》,原唱也是龚秋霞。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6)

龚秋霞,原名龚莎莎、龚秋香。1916年生于江苏崇明(今属上海)。1933年,她参加上海梅花歌舞团,成为该团台柱,与张仙琳、张琦、蔡一鸣、徐粲莺并称为“梅花五虎将”。在此期间她参与演出了二十部话剧和歌剧,包括《杨贵妃》、《后台》、《名优之死》。不过,她在这里生活得并不快乐,认为剧团很不正规,没有前途,称之为“乌烟瘴气的所谓歌舞团”,是“吃人不见血的地方”,“演戏和耍猴戏没有什么两样”,“我觉得应该立刻脱离”。于是,剧团在青岛演出《杨贵妃》时,她开小差,回到了上海。她退出之后不久,这个歌舞团就解散了。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7)

回沪以后,龚秋霞加入了“明星”影片公司,出演了自己第一部影片《父母子女》。之后,她于多部影片担任主演及主唱,成为能歌善舞的多才艺人,也开创了中国影歌两栖明星的先河。

在歌舞影片《蔷薇处处开》中,龚秋霞担任第二女主角,并在幕后为女主角李红代唱插曲《蔷薇处处开》。她的歌声娓娓动听,充满青春气息。旧上海的舆论界曾这样赞扬过她:龚秋霞的歌则最宜于清晨听,因为她的歌充满着青春朝气,抑扬顿挫,甜润婉转。当年,龚秋霞演唱的《秋水伊人》《蔷薇处处开》两首歌曲好评如潮,传遍了上海滩的街头巷尾,很快成了新潮歌曲之一,直到如今仍在传唱。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8)

2003年,中央电视台为了拍摄专题纪录片《一百年的歌声》,派记者专程赴香港访问龚秋霞。这时,她已经口齿不清了。这位85岁的老影星坐在轮椅上迎接客人,当记者问她:“当年你唱的《蔷薇处处开》这首歌,如今你还记得吗?”龚秋霞莞尔一笑,清楚地回答:“记得!”——这也是她的最后一次出镜。

2004年9月7日,龚秋霞在香港逝世,享年86岁。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9)

白光:敢为人先的“一代妖姬”

白光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生于1921年的歌影双星白光,走过动荡与繁华的岁月,从大时代的北平到今天的吉隆坡。”白光为人至直,够风度、够帅、够豪放、够勇敢,是位传奇女子。白光在歌坛辉煌的成就比在影坛的成就更大,虎留皮,人留名,白光一直没有枉费此生,其愿已满。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0)

白光1937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日本大学音乐系,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电影工作。《桃李争春》一片奠定了她的电影生涯。她天生丽质,貌美妙乐,艳光四射,魅力迫人。她以炉火纯青之演技与独特美妙之歌声风靡了无数的影迷和歌迷。1950年,战后的白光返香港分别担任电影制片、编剧、导演和女主角,赢得‘一代妖姬’、‘绝代尤物’之名,被冠为‘中国艺坛之光’……”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1)

这段文字高度概括了白光的一生,也精准评价了她在艺坛上的地位。这位生于旧时代的“一代妖姬”,绝对称得上是一等一的“现代女性”,堪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她野性泼辣、我行我素,没有刻意造作,却每个细胞都散发着动人的风韵,美丽且能干,独立而自强;从18岁奉母命初嫁,生下一对儿女后,接着离婚、订婚、解婚、结婚、离婚,再变成不结婚的女人,直到遇见小自己26岁的歌迷颜良龙,携手走过人生最后的三十年;一句“爱情来了,千军万马都挡不住”,更是为后人所铭记。她的观念、事业乃至婚姻,都是那么与众不同,就连陵墓都是。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2)

在白光的演艺生涯中,像《如果没有你》这样大胆、直露地描写爱情的佳作比比皆是。如《假正经》:“假正经假正经/你的眼睛早已经/ 溜过来又溜过去/在偷偷地看个不停”,末了还得语带奚落又勾魂慑魄地以口白念出“何必呢”,令当时的卫道士咬牙切齿。有人批评她唱歌总免不了走音,但她唱得入骨的程度,却让轻微的“走音”变成了另一种力抗古板标准的“创意”就像她银幕上下、眉梢眼角的懒散魅态,一副不屑三从四德、小家碧玉的毫无顾忌一样。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3)

《红豆生南国》、《恋之火》等影片中,白光放浪形骸,率性而为,无论歌声还是影迹,都肆意挥洒着一个烟花女子在风尘荒唐中亦傲亦邪的心绪和欲念。从体态、表情到声音,她都缭绕着挑逗的风骚意味,而且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她的歌声里,满是人世苍凉中的不甘,讥讽与不屑,倦怠和冷嘲。她就这样伸张着自身存在的意义,背后尽有一位悲苦女性的爱与怨,却又复杂而多变,令人在快意与痒痛中备受迷惑。

白光的嗓音低沉柔美,又略带懒慵韵味,令人如痴如醉,加上她那一口标准的京片子,咬字吐词极富感情,更夹着一种放浪形骸的味道,令喜欢听她的歌的人们永难忘怀。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4)

吴莺音:“鼻音歌后”的世纪传奇

吴莺音原名吴剑秋,1922年生于上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从小喜欢唱歌,也常收听电台歌曲节目。只要无线电里播送的歌曲,她听听就会哼唱。高中毕业后,她原本打算报考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但这个志愿遭到父母极力反对。父亲批评她“没志气的人,不肯好好读书”。对此,她想不通,一气之下,跑到一家小学当起音乐老师。到了晚上,她就去电台唱歌,做儿童节目。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5)

吴莺音歌唱事业的转折点是在她24岁那年。在一位电台好友的怂恿下,原本只想在电台唱歌的吴莺音参加了当年上海鼎鼎大名的仙乐斯夜总会歌唱大赛。当年的仙乐斯大舞厅举办歌唱比赛众星云集,结果抱着“玩”的心态参赛的吴莺音以白虹的成名曲《我要你》脱颖而出,一举登上冠军宝座,也成为继周璇和姚莉之后,活跃在仙乐斯舞台上又一颗闪亮的明星。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6)

此后,她的足迹遍及上海的“仙乐斯”、“百乐门”、“大沪”等著名歌舞厅,一炮而红。她被作曲家黎锦光看中,录制了第一张单曲唱片《我想忘了你》。为了瞒着家人,她决定使用艺名演唱。《我想忘了你》的制作人觉得她歌声悦耳美妙如黄莺出谷,故用名“莺音”

吴莺音的歌声别有风味,爽朗中带有鼻音,擅长抒情幽怨的歌曲。其声线柔和,加上别树一帜浓郁的鼻音,拥有“吴侬软语”的“鼻音歌后”美誉,与周璇、白光、李香兰齐名,成为当时上海滩的“四大天后”。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7)

从1946年开始的短短3年内,“百代”录制了吴莺音的《自从嫁了你》、《春光无限好》、《断肠红》等30多首歌,唱片发行后,几乎首首流行;同时,吴莺音也奠定了自己在中国国语流行曲“天皇巨星”的地位,她的《江南之夜》、《岷江夜曲》等歌曲,逾半个世纪被几代人传唱。

1957年,已迁往香港的百代唱片公司邀请她到香港与音乐人姚敏合作制作一张唱片。在香港的这段时间里,与她合作最多的作曲家姚敏特别为她制作一张专辑,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歌曲当数《我有一段情》。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8)

此曲是作曲家陈蝶衣怀念留在上海的儿子陈燮阳而作,蝶老曾说,“必须有情,始可写歌……”而这首动人的歌曲竟让一位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歌词的高产作家“前前后后推敲了整整十天”才赋就一纸。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吴莺音依然在不同场合表示自己最喜欢的还是《我有一段情》:“婉转多情,特别适合我清朗中略有的鼻音、幽怨而抒情的嗓音。”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19)

吴莺音于1984年赴美国洛杉矶定居。当年就应邀在纽约开了个人演唱会,之后一发不可收,多次在北美和东南亚巡演,场场火爆。香港回归后,70多岁高龄的她连续四年在香港举办演唱会,直到2000年在香港红馆的告别演唱会后才宣布隐退。

2001年,吴莺音短暂回沪居住了一段时光,自小就是吴莺音粉丝的蔡琴终于获得了与偶像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在之后的一次明星荟萃的汇演中,两代“天涯歌后”更携手走上舞台,相倚着唱响了《我有一段情》

你要看民国好声音(民国女星好声音)(20)

演出结束后,蔡琴的激动之情依旧难以言表:“我小时候也是最爱听电台节目,记得当时点得最多的一首歌就是吴莺音的《我有一段情》。这首歌真好,那时的文字很优美,简直让人浮想联翩。”

回忆起那次快乐的合作,吴莺音意犹未尽,“我虽然离开了歌坛,但是音乐还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几年前我和我的孙女吴爱艺一同在《流金岁月》这个栏目中唱响了属于我那个年代的老歌,这也让我的思绪情不自禁地飘向了过往,回到了我在仙乐斯的青春年华。”

LADY旧忆专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