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

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1)

清代落魄贵族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尽作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过着锦衣玉食、富贵风流的生活,后家道中落,穷困潦倒,贫病而逝。但他历尽艰辛创作的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的瑰宝,被世人广为传颂。

200多年后,一个来自浙江桐庐的乡下小个子朱宝良创办了一家公司,他给公司取名红楼,寓意他的事业像“红楼梦”一样经久不衰。本来他是可以的,就像他的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的一个商户所说,他每年光收租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何况他这样的市场在杭州、上海、南京有半打之多。可惜朱宝良人心不足蛇吞象,疯狂扩张,最后“红楼”梦碎,正如《红楼梦》结局:落了片大地白茫茫真干净!

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2)

1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清画不如!作为中国民营快递之乡的桐庐是一座风景如画的小城。而拥有瑶琳仙境、垂云通天河、天目溪漂流等众多知名景点的瑶琳镇更是被誉为华夏旅游第一镇。1962年5月26日,朱宝良就出生在这片大山里。那个艰难的年代给了他像潘长江一样短小精悍的身体,但这并不妨碍他精于算记的头脑。父亲的早逝,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倔强刚烈的性格。不过早年的时候,他还是困守山沟的“卧龙”,时时蠢蠢欲动!

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3)

1992年被人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分水岭,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不断探索,1992年终于看到了光亮。南巡讲话解放了思想,人们受到鼓舞纷纷迈出了脚步。34岁的许家印扔掉铁饭碗,怀揣一份简历,南下深圳寻梦;28岁的马云借了3万块钱,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一脸懵逼走出高墙,继续架起了铁锅;全国15万体制内官员和知识分子辞职创业,史称为“九二派”;今天要溜的天生二道贩子潘石屹在海南炒房赚了人生第一个100万……

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4)

大山里的朱宝良也感受到了外面的春风,他决心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怀揣平时省吃俭用的3000元钱,带着老母亲的嘱托,来到100公里之外的杭州。由于本钱不多,刚开始只能摆地摊卖衣服。那时候生意好做,只要人勤快节俭,都能挣到钱。他慢慢做大,开服装厂,办劳务企业,做贸易公司,在学习中成长,生意做得越来越顺。在这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拼命,都没有房东来钱轻松快捷。那时候商品交易极其活跃,电器服装鞋子等生意火爆,但批发市场就缺乏,如果建一个这样的批发市场出租,不仅租金可观,还能收一大笔入场费,这滋味不要太美!

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5)

2

机会终于来了,1995年杭州第一织布厂要搬迁,空置的厂房要出租。这里地处市中心,交通方便,朱宝良想着要是把这里改建成一个批发市场,租金不知要翻多少倍。朱宝良没有犹豫,说干就干,虽然说没有这方面经验,但什么不是闯出来的?于是朱宝良果断把这个厂租下来,马上动工改建成杭州家电城。他一边建设一边招商,反映非常火爆,没几天档口就全部租出去。然后他把收到的租金投入到建设中去,解决了自己资金的不足。就这样朱宝良做起了包租公,收入滚滚而来。

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6)

杭州家电城一炮而红之后,朱宝良驾轻就熟,又先后建成了杭州金都鞋城,杭州环北小商品市场。特别是环北小商品市场,是朱宝良租赁工厂的地皮投入13亿元建起来的,这成了红楼集团的重要资产。

现在杭州已经容不下朱宝良了,不远的大上海成了他下一个目标。1998年朱宝良在上海徐汇区建起了2万平方的上海宝良家电市场,成功抢占上海滩。

尝到甜头的朱宝良欲罢不能,听说南京有座“烂尾楼”要拍卖,他马上赶了过去。这座叫“新浪潮广场”的“烂尾楼”地处建康路、白下路交汇处,离南京传统商圈夫子庙仅500,因开发商资金紧张而停工。朱宝良志在必得,以5500万元的价格成功取得新浪潮广场的长期使用权,将其改建成南京杭州环北市场,投入2亿元将其打造成华东最大的“服装航母”,令南京人对这个远道而来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7)

2000年朱宝良杀回老家,以9000万的高价收购了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49.6%的国有股权,几乎垄断了桐庐的旅游业,这一战使得他名声大噪。

3

商人逐利的脚步永不停止,2003年6月,朱宝良获悉兰州民百国有股权要转让的信息后,他带着一众高管又踏上了飞往兰州的航班。兰州民百连续3年亏损面临退市,不得不转让这个集娱乐、医疗、地产、商场在内的巨无霸。朱宝良看重兰州民百这个壳资源,以1亿元优惠价格受让28.75%股权,成为实际控制人。经过瘦身和资产重组,兰州民百实现盈利,朱宝良露出自豪的笑容。

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8)

2004年朱宝良将企业重组,改名为红楼集团。借着国退民进的东风,红楼集团不断扩大商业版图,成为民企500强。朱宝良身价超50亿,跻身“桐庐首富”。

4

朱宝良一直有进入快递的念头,看到老乡们“三通一达”做得风生水起,他一直跃跃欲试。机会终于来了,2012年7月初,CCES 快递运营网络一夜之间坍塌,朱宝良决定发起一场20亿元的豪赌,经过7天7夜的谈判,朱宝良与老乡方元里签署了并购协议。之后CCES 快递更名为国通快递,试图与“三通一达”同台竞技。然而这次“并购狂人”失算了,快递市场越来越集中,国通举步维艰,根本抢不到食,每天亏损200万,最终在2019年3月关停,累计亏损40亿之巨。

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9)

国通巨额亏损的资金从何而来?朱宝良只能打旗下上市公司兰州民百的主意,将股票疯狂质押和进行抽血式分红,不到两年时间朱宝良和妻子洪一丹光分红就获利15亿,这样的行为最终被人盯上,朱宝良也去了他该去的地方。

白手起家身价过亿父亲仍是修鞋匠(起于摆摊兴于收租)(10)

《红楼梦》有诗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说的是人不要过于贪婪。又有诗云:“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说的是人不要太会算计。资本市场是个名利场,多少人从中迷失了自己。朱宝良也深陷其中,没有把握住自己,他的红楼集团也将面临坍塌,他取名的时候一定没想到这终将只是一场梦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