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湖转为咸水湖的原因(转湖的三个理由)

淡水湖转为咸水湖的原因(转湖的三个理由)(1)

2015年转湖的三个理由:

第一,划得来。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马年转山羊年转湖”,意思是在马年转山一圈,等于平时的13圈,而在羊年转湖一圈,等于平时的13圈。2015年是羊年,如此换算,讲求效率的我当然得去。

第二,快到四十的我已经进入了“更年期”:“而立”将逝,“不惑”在即。人生的十字路口让我变得有些焦躁,忙忙碌碌的我希望在转湖期间得一个转机。

第三,之前听梁冬说过他在印度的经历。说是在一棵菩提树下,他突然迎来了一个顿悟的时刻,仿佛一切都变得通透了,回去便辞了职,专心从事自己喜欢的中医事业,极受触动的我希望在纳木错找到那一个顿悟的时刻。

从北京到了拉萨以后,住在一个北京大姐大麦开的客栈里。她之前是一个挺成功的摄影师,后来厌倦了帝都忙碌的生活,投了一些钱开了这家叫塘心的客栈。由于冬季几乎不会有太多生意,所以大姐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拉萨半年,北京半年。换句话说,闲半年,忙半年。她说挺好。见大姐在西藏有经验,我便把我这次在西藏的时间安排给她看。看见我前两天安排逛四个寺庙再用一天转完湖的计划,大姐心直口快:“你这个完全不行。”原因是:“太赶。最后什么也弄不好。”

另一个否定我原先计划的是接待我的一个朋友,他叫郑义,在户外的圈子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是自然风光野生动物摄影师,常常挂着相机周游世界。按照他的说法,如果开车8小时转完纳木错,那将错过不该错过的风景。

无奈,我将转湖的时间从一天改为了两天。

那天我们早上从拉萨出发,中午到达扎西半岛——这个地方是所有转湖的朋友都耳熟能详的,很多人拍下纳木错的日出和日落都在这里。吃过午饭,上车,便开始正式转湖了。

和转山的人来人往不同,转湖的路上清静许多,只是偶尔零星地看到步行转湖的虔诚藏民,路上的车也不算多。很多时候,常常有“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的幻觉。如果没有纳木错的蓝色一直在车窗外闪耀着,常常会以为自己走错了路。

开到晚上,我们就在三圣石住下了,听朋友说,这里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美的星空和最美的日出。吃完饭,天色慢慢暗下来,直到变成墨水的黑色。如果说我们平时在都市里看见的星星都是闪烁着的点,那么那一晚的星星第一次出现了3D的效果,我平生第一次感觉自己能用肉眼分辨出星星是球体。那些行走了几亿年的星光把自己投射到湖面,一切都恍若仙境般的存在,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你还记得我在之前说的那个来纳木错的原因吗?是寻找顿悟的时刻。之前在路上,现在在星空下、镜湖边,我一次又一次试图静下心来,帮助自己寻找到那一个伟大的时刻,期盼着在某一个瞬间我能拥有“心血来潮”或者“醍醐灌顶”般的顿悟。

可是并没有。什么也没有发生。

第二天醒来,看到黎明的纳木错,它是没有颜色的。随着太阳光线逐渐充足,云朵开始出现层次,而湖面的颜色也开始变蓝。当天已经敞亮的时候,我开始庆幸自己修改了之前的旅行计划,要不然,这样的景色将只能停留在别人的眼里,藏在我过于着急旋转的车胎之后。

照之前计划好的路线走完全程后,我在当天下午回到了拉萨。

转完湖回想当初的三个理由:

首先,转湖跟圈数没有关系。一圈和十三圈的区别只是一个说法。这无非是给了一些人更强的驱动力罢了。原先,藏民步行转湖一走就是半个月,现在有了车,只需8小时。你说这走的一圈和开的一圈之间有什么区别?有,也好像没有。

其次,“更年期”的人转完湖回来还是“更年期”,“青春期”的人转完湖回来还是“青春期”。转湖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工作,但并不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最后,关于那个顿悟的时刻,我倒想说说那晚在纳木错旁边的经历:那天我们住的帐篷的门帘是用胶带粘的,风只要一大就会刮开,我半夜起来弄了很多次。有几次看到门外的景色,我都忍不住想:“我的涅槃呢?我的顿悟呢?”但最后,我还是睡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