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牙齿越来越差(人老牙未必就老就坏就掉)

牙齿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可引发许多疾病,危及全身,因此,牙齿保健至关重要。然而,有些老年人对牙齿健康不太关心或者选择忽视,认为人到老年,牙齿自然也老了,总归要缺要掉的,补不补都没太大作用。果真如此吗?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老年人在牙保健方面存在着的一些认识误区。

为什么老年人牙齿越来越差(人老牙未必就老就坏就掉)(1)

误区一:牙齿硌掉一小块不用治

有些老年人在咬硬物时,咯掉了一小块牙,认为不是大事,不用治。其实,损坏的牙齿如果长期不进行治疗,牙齿会继续龋坏,可直接导致牙髓感染发生炎症,最后发展为需要根管治疗才能解决的牙髓炎。所以牙齿损坏后一定要尽早去专业的口腔医院检查。

误区二:牙齿掉了一颗没关系

掉了一颗牙,暂时的影响或许并不大。但在牙齿缺失后,牙槽骨就会逐渐萎缩,邻近的牙齿因为缺少依靠,也会向缺失处倾斜,变得松散。同时,缺牙处对面的牙齿也因失去了相互咬合支撑的“兄弟”而不断伸长,最后造成咬合系统的紊乱。严重的甚至会引发颞下颌关节系统的疾病。因此,尽早种植或镶牙,才是最健康经济的睿智选择。

误区三:过几年再镶牙也不迟

实际上,牙齿缺失后3个月时是最佳的镶牙时间。因为牙齿缺失后,牙槽骨有一个逐渐吸收的过程。3个月时,牙槽骨的吸收已趋于稳定,3个月之内,必要时可以镶临时的假牙。如果不能及时镶牙,缺失牙相邻的牙齿就会失去制约,逐渐向缺牙的间隙发生倾斜或者移位;缺失牙的对颌牙齿也会因为失去咬合力的刺激而向缺牙的部位逐渐伸长,最终使缺牙间隙逐渐变小。

误区四:用有牙一侧吃饭就不用镶牙

有的老人认为有一侧牙相对完好,能咀嚼进食,就认为缺失牙的另一侧不用镶牙。殊不知,长期只使用一侧牙齿咀嚼,会造成这一侧的肌肉发达,而缺牙一侧的肌肉和颌骨因长期不使用和缺少刺激,则会发生萎缩。这样就会造成面部的不对称,严重影响个人美观。此外,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也可能会造成咬合紊乱和产生颞下颌关节疾病,单侧牙齿长期负担过重也易引起牙周疾病。

误区五:等牙齿掉光再全镶假牙

有些老年人认为牙齿掉了就去镶义齿,以后其他的牙齿坏了,又要重新镶,太麻烦了。不如等满口牙掉光了再镶,甚至把剩余的几颗好牙拔了,一块儿镶全口假牙省事。其实,当口内还有牙齿存在时,所镶的假牙叫作局部义齿;当牙齿全部缺失时,所镶的假牙叫作全口义齿,也就是常说的满口假牙。戴用全口义齿容易出现固位力不足的缺点,也就是假牙不能稳定地位于牙床上,特别是下颌的假牙。如果口内还存在一些真牙,则可以利用其来加强假牙的固位力。

误区六:假牙不好使,将就着用

初戴假牙后可能有黏膜压痛现象,甚至出现黏膜溃疡。对此,应及时复诊调改。如不能及时复诊,应暂时不戴,但在复诊前数小时必须戴上假牙,以便能准确找出压痛点,便于修改、调整。老年人佩戴假牙后,如有咬合不良、错位疼痛、松动等不适,也应及时复查、调整,直到感觉合适为宜。如假牙不合适,千万不能将就着戴,因为佩戴劣质假牙或者假牙不合适,长期摩擦口腔黏膜,会引起黏膜充血、破损甚至溃烂,口腔溃疡长期不愈合,就可能引发口腔疾病,甚至会发展为口腔癌。

误区七:老人掉牙问题没办法解决

许多人认为“老掉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无法改变,其实这是个错误观念。老年人出现牙齿脱落除了衰老的原因外,还有很多因素,如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和牙龈疾病的影响等,这些都是可以及早预防、杜绝发生的。因此,老年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重牙齿保健,爱护牙齿,维护牙龈健康,预防口腔疾病,从根本上解决牙齿脱落的问题。只要做好口腔保健,健康的牙齿完全能够伴随人的一生。

(孟昭群,据保健医苑)

【我们只提供经专业记者编辑采编的靠谱内容,恭请您在此订阅,或移步关注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dzws001”,获取更多实用健康卫生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