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和秦国的区别(看大秦帝国先了解这片土地)

大秦帝国和秦国的区别(看大秦帝国先了解这片土地)(1)

秦魏河西争战图

《大秦帝国》(裂变)第一部以少梁之战开篇,秦献公中箭而秦军大败,魏国占领河西之地。此后,秦孝公渠梁继位,重用商鞅变法,奖励耕战,收复河西部分失地,占领少梁。

《大秦帝国》(纵横)第二部的主角是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赢驷)继位后,全部收复河西失地,并在黄河东岸建立阵地,恢复了秦穆公时期的霸业,实现了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

《大秦帝国》三部曲前两部的剧情主线,一直是围绕秦魏之争展开,而三代秦国君主所征战的焦点就是“河西之地”。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不仅有助于理解《大秦帝国》的剧情,更能体味秦国百年雪耻的悲壮、领略秦国崛起一统天下的豪迈。

河西地区位于秦魏交汇处的黄河以西、洛水以东,北靠陕北高原,西邻渭河平原,南倚秦岭,东临函谷关,自夏、商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片土地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关中东部,包括韩城市(古称少梁)、大荔县(古称同州)、合阳县。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晋文公、秦穆公相继称霸,共为河西之主。河西之地分属秦、晋两国,秦占洛水流域,晋据黄河流域,彼此依存。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侵占秦国河西之地,置西河郡。公元前366年,秦国打败韩魏联军,攻入河东,秦魏在河西相持20余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因遭受齐国重创而霸权衰落,秦国乘机攻魏,魏国被迫让出河西一部分土地。公元前330年,秦国出师伐魏,击败魏军,收复河西全境。

河西之地,渗透着秦国数十万将士的血泪,凝聚着秦三代君主的辛酸与耻辱。为收复河西之地,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三位君主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秦国军民忍辱负重,前赴后继。收复河西失地,秦国由弱变强,洗刷了百年耻辱,从春秋时期的一方霸主崛起为天下无可匹敌的强国,并以超级强国的姿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千年河西地,关中米粮川。秦、魏两国为争夺河西地区,战火历百年而不息。秦国收复河西之地,凭借渭水、河西两大沃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国力可得到快速增长。更重要的占据了东出秦川、逐鹿中原的战略要地,进可攻,退可守,雄踞河西傲视天下,而立于不败之地。随后,秦国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最终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