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伴你成长(以爱之名守护成长)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原标题:朱继文秉持“生活即教育”理念,和孩子们交朋友,走进童心世界(引题)

以爱之名 守护成长(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赖志凯

阅读提示

朱继文32载与幼教初心常伴,将微笑打造成幼儿园的一张名片,发起“乡村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点燃“真、善、美的火焰”,让星星之火照亮、温暖乡村儿童。

不少人认识朱继文,是通过“朱继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

“欣赏孩子的进步点,激励孩子的自信;理解孩子的缺憾点,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的创新点,还孩子以自由……”这是朱继文最新的文章《读懂孩子的“三个点”,撬动更大的成长》中的幼教观点,新颖的视角在评论区“圈粉”了不少家长。

朱继文有着一长串头衔: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幼儿园教育集团书记、园长,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校长……还曾获得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6月15日,记者在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幼儿园见到了这位爱笑的园长,朱继文与幼教初心常伴的32载时光徐徐铺展。

以爱之名伴你成长(以爱之名守护成长)(1)

“爱笑”的幼儿园

“想要让孩子们喜欢你,必须有真诚的微笑,这是对孩子、对幼儿事业爱的自然流露。”

经路人指引,记者在一条小巷里找到了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幼儿园,虽然大门不起眼,但巷子却布置得童趣盎然。

走进幼儿园,更是别有洞天,就像来到了游乐园——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孩子天真的笑脸和老师真诚的笑容。

“酒香不怕巷子深。”记者在脑海里闪过这句话。

“咯咯咯……”爽朗的笑声由远及近,人未到,先闻其声。

朱继文是典型的北京人,性格开朗乐观,爱侃爱笑,热情大方。

“这里的孩子和老师都特别爱笑,为什么呢?”记者问道。

“微笑是我们的一张名片。”朱继文答道,接着又是一阵笑声。笑声仿佛成了朱继文说话时的“语气词”。

在朱继文的倡导下,微笑在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幼儿园已经成了一种文化。在她看来,作为幼儿园老师,由心而发、自然流露的微笑是一张特别的“上岗证”。

朱继文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年前,我去高校挑了一位本科毕业生,各方面条件都特别好,能力也特别强。但是3个月后,我跟她说,你哪里都很好,我也很喜欢你,但是孩子们需要有一个会微笑的老师,而你的微笑是被要求出来的。”朱继文遗憾地告诉那位毕业生,“想要让孩子们喜欢你,必须有真诚的微笑,这是对孩子、对幼儿事业爱的自然流露,为了我的孩子们,我只能放弃你。”

朱继文告诉记者,“幼儿园所有的一切都是以孩子为中心,我们的本质就是爱小朋友。”

以爱之名伴你成长(以爱之名守护成长)(2)

朱继文(左一)与青年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参与绘画活动。

“生活即教育”

“教育其实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

6月,又到了大班小朋友的毕业季。

记者跟随朱继文来到了大二班,教室外有面毕业留言墙,孩子们在墙上粘贴了自己的毕业心愿——在幼儿园吃一顿野餐、给幼儿园老师送个小礼物、和小朋友一起穿汉服春游……愿望里写满天真。

朱继文很自然地蹲下身子跟孩子们聊天,“这个愿望是什么意思?能给我讲讲吗?”

孩子边讲,朱继文边与孩子互动。

看到有一个小朋友在心愿墙上写的愿望是给老师买创可贴,朱继文便拉着这个小朋友问:“为什么要买创可贴呀?”

孩子说:“保育老师有一次给我们打饭时,手被划了一个口子,老师在水龙头冲了冲,就继续给我们盛饭。买了创可贴,当老师的手再破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包上,这样老师就不疼了。”

朱继文听着听着把孩子拥抱在怀里,热泪盈眶道:“你真善良,真懂事。”

“我为孩子们的成长而感动,为孩子们懂得感恩而感动,为老师的辛勤付出而感动……”朱继文解释说。

1989 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朱继文走进了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幼儿园。她从保育员开始做起,经历了幼儿园里的所有岗位。

“生活即教育。”朱继文告诉记者,她对儿童的研究,是基于真正了解儿童的年龄特点,真正尊重儿童,根据年龄特点和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孩子有效支持,并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朱继文说,“教育其实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要做好教育,教育工作者自己就要做得特别好,正如我们常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照亮乡村幼教

“教育就是让我们点燃真、善、美的火焰,并不停地燃烧,让星星之火影响、照亮、温暖到身边的每个人。”

走进朱继文的办公室,她的书柜里整齐摆放着好几排笔记本。参加工作以来,她把每天写日记和随笔的习惯保持至今。

她在一篇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的全部生活的意义就是幼教吧,有幼教才有美好的生活,才有无限的能量。教育就是让我们点燃真、善、美的火焰,并不停地燃烧,让星星之火影响、照亮、温暖身边的每个人。”

“要教好孩子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孩子,这样才能和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们内心真实的世界。”朱继文在一篇随笔中有感而发。

朱继文在日记中也写下了自己的“小目标”:“希望汇聚一批优质园所和幼教同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派师入园、跟岗研习、课程共享、师资专培’等多种方式支持广大中西部地区、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幼儿园的发展,共同推动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为了让更多乡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由“朱继文劳模工作室”发起的“乡村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正在进行中。

朱继文告诉记者,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幼儿园多年来一直在全国各地进行支教。“我们支教的幼儿园有80多所,老师们放弃假期,走进内蒙古、山西、新疆、青海、大凉山,走进很多需要我们的地方。”

“我们从乡村幼教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也发现他们非常需要我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朱继文说。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乡村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得到了很多老师的积极响应。现在她的手机里短信不断,报名请求被支教的幼儿园有近百所,报名去支教的幼儿园也有四五十所。

我能为学前教育做什么?我能为孩子们做什么?朱继文经常这样不停地追问自己。在事关幼教使命的问答中,她想完成的事情还有更多。(摄影:赖志凯)

责任编辑:姚怡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