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

光字片,分光仁、光义、光礼、光智、光信五条路,连起来“仁义礼智信”。周家,一直住这里。

以周家儿女为主角,在光字片的故事,从1969年到2014年,跨越三代人,带来无数感动。

时间推移,一个个春节,一次次波折,掠过几代人集体记忆,时代背景、生活水平、个人观念陆续改变。

但以周家为代表的光字片儿女,心中所坚守并始闪耀着光辉的“仁义礼智信”之内涵,丝毫未变。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1)

一、爱情最美的模样,离不开“仁义礼智信”

周父周母,新中国的第一代人,一言一行透露着刻在骨子里的好品德、好修养,也因此仿佛把“仁义礼智信”浸润在了全家人的灵魂里。

周家爱情,是最好证明。

周父与周母,夫唱妇随的朴素之爱,看似平凡,却处处彰显着“仁义礼智信”的智慧。

说话的轻重、神态的张弛、眼神的聚散,一句不提“爱”,处处感到“爱”。

周母在风雪中紧握周父,淡然离开那一幕,击中了多少人的内心啊,爱情最完满不过如此了吧。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2)

秉义与冬梅,相识于苦难相爱于微末,内心对“仁义礼智信”的坚守,呵护他们风雨同舟。

面临爱情的考验,秉义始终以“担当”作答,冬梅则一如既往以“爱护”回应,倾心为彼此付出,俨然现实版“麦琪的礼物”。

其中的权衡、妥协、忍受、承担、理解、无奈……像极了大多数人在爱情中终将面临的苦楚。

他们的答卷像教科书一般规范,伴随阵痛,也终痊愈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3)

周蓉与蔡晓光,过程曲折但结局完美,“仁义礼智信”的光芒丝毫不淡。周蓉毅然为爱奔赴山海,勇敢果断却实在任性。

当她和冯化成的婚姻,从理想的伊甸园一步步没入现实的尘埃,注定曲终人散。

但周蓉命真好!

一直等她的蔡晓光,爱得纯粹,这无条件的爱,怕原本只有童话里才有的

如此,即便是石头也被这“人间理想”暖化了吧……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4)

秉昆与郑娟,两口子将爱演绎得平凡又伟大。

平凡在于,他们只是做了彼此应该做的事情;伟大在于,他们做好了彼此应该做的事情,“仁义礼智信”不过如此而已。

初识,因善念,缘分得以延续;结婚,两人直面流言,携手未来;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人共进退。

再大的挫折和逆境,郑娟从不埋怨、没因琐事烦杂消磨掉对生活的热情,只是踏踏实实地把家里打整好,让秉昆别分心。

郑娟外在虽是一副温柔模样,可内心比谁都刚强,谁敢欺负秉昆,她打的耳光,响亮、凌厉、解气。

秉昆,积极上进、老实干事,勤勤恳恳建设家庭。

得意时,不娇纵;失意时,不气馁;即便是处在人生最低谷,依然内心澄澈,对爱始终如一,给予郑娟满满的安全感,展现了一个男人应有的样子。

为了郑娟,三次打架,没有哪一次给自己留了力气,他想着,怎么可以让郑娟受委屈?

他们的爱,一见钟情、再见倾心,务实质朴、善良动人、温婉如玉,走过经年一直闪耀着至纯、至美光辉,美得不可方物。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5)

周家的爱情,不就是在诠释着“仁义礼智信”吗?

“仁”,促使恋人彼此间的爱护有了土壤;“义”,让爱之责任不缺担当;“礼”,足以抚平柴米油盐造成的褶皱摩擦;“智”,教人不困于当下迷茫,不惑于一时欲望;“信”,带来共同面对外部考验的强大力量。

无论哪份爱的模样,怕都是大多数人对爱的理想吧!面对心中的那抹白月光,怎能不引得人驻足感怀?

二、友谊地久天长,缺不得“仁义礼智信”

秉昆、德宝、国庆、赶超、向阳、吕川,“六小君子”,加之春燕、吴倩、于虹,一群哥们儿姐们儿,随时代变迁,聚散离合,将友情演绎得真实、动人,入木三分。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6)

机灵的德宝遇上聪明能干的春燕,本踏实、勤恳,对待朋友热心、实诚,却终究没扛过生活的糟粕,将友情物化。

他们不是个例,而是现实中部分人的影射,当光明与黑暗在他们心中你来我往,战得不可开交,平凡的他们怕了、累了、没有底气了,以为同流合污才是明智。

毕竟,面对生活,坚守“仁义礼智信”是那样愚蠢?而“识时务为俊杰”常常受人推崇。

是啊,这个人心驳杂的人世间,谁敢与人赤条条地交互往来不留心眼?

要知道,现实要将一个人的信念捏得粉碎,不过瞬息而已。

开始,他们尽心尽力地帮助秉昆,事事热心、实诚,不掺杂质。

可是呢?好人有好报?他们没有那样好运。生活的打击,接踵而至,在苦难中挣扎时候,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了,利己主义冒出头来。

作为旁观者,我们心疼、惋惜、愤愤不平,但也理解、默许。

毕竟,没有他们的亲身体会,哪有发言权?况且,这是生活的大多数。

可是,当他们彻底地抛开“仁义礼智信”,一门心思追逐自己眼中的既得利益,让昔日友情沦为筹码,变得幼稚、廉价的时候,是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

“我们”,指每一个热爱、珍惜友情的人。

毕竟,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始终质朴、纯真的友情,但任谁打心眼里也都不愿友情之花在现实中彻底败落。

它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多少丰富的滋味啊。没了它,生活将多么枯燥、乏味。

即便现实仿佛常常教导我们一种“真相”: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可是,对吗?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7)

雪中送碳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秉昆的过人之处在于,有那么多人甘愿违背“趋利避害”的本能,也在他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秉昆入狱,七十岁的邵主编坐上一天一夜的火车,等一天,也要见到秉义,想为其保住编制;赶超帮郑娟做小推车度过难关;被新老板解聘的李双华离开吉春时要专门探望他,表达感激......

这一切,不会凭空而来,而是他一生践行“仁义礼智信”的必然回馈。

因为,对于朋友的困难,他也从未独善其身。

国庆、吴倩、赶超、于虹,能帮助解决工作的解决工作,能帮助解决住房的解决住房。赶超卧轨后,于虹走投无路想让郑娟的老房子送给她,置换新房。

作为观众的我都感到气愤,可秉昆却明理懂节,体谅于虹的难处,懂得感恩曾经的帮助,说给就给。

对于德宝和春燕的悔改,秉昆的肚量堪称大海,也正如此,才有了六小君子友情的再次绵延、完整,多么通达的智慧啊。

要知道,秉昆不过是普通人,给予朋友的每一分情谊,不是举手之劳而是拼尽全力,每次抉择都是对人性的考验。

他的答卷,完美。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8)

穿越三十年风雨,走过风华岁月,“六小君子”各自走过了人生的不同旅程,成了“五老君子”,却仍能如少年模样把酒言欢,他们怎么不是人生赢家?

这也是践行“仁义礼智信”的胜利!

三、回答人生三问,“仁义礼智信”是很好的答案

哲学说,人会遇到三个终极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答案就是我们在人世间走一遭的意义。

领略了秉义、周蓉、秉昆、郑娟......一个个鲜活人物的一生,仿佛我的内心也被点亮。

不由得思考,人生,意义是什么?

周蓉,仿佛很早就明白。

年轻时候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奔赴爱情指引的方向——贵州。

在这里,刻在骨子里的“仁义礼智信”告诉她,要做些什么。

因此,她克服千难万险也坚持为孩子们上课,即便贵州被笑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环境极度恶劣。

时间一长,那些被她克服的困境、委屈,外人眼里的苦难,其实在她心里都成立光辉熠熠的勋章,帮助她继续前进。

是啊,她所付出的所有努力,是能改变孩子们命运的啊......

在贵州,她生命所显现的意义,饱满而热情。

毕竟,她太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9)

一生辛劳干实事的秉义,在命运的安排下,走上仕途,拥有权力,同时也担上责任。

很多时候,秉义的选择,会让我们感到不真实,深呼现实中哪有这样理想化的干部,至少不常有。

何以如此?因为秉义对“仁义礼智信”的践行,近乎苛刻。

亲弟弟的诸多苦难,在外人眼里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可他总能拎清楚自己与手中权力的关系,不公权力私用,即便只是借用公权力的影响力也不行。

单看这些,也许是他爱惜羽毛?

可是,为解决军工厂突发事件,在爆炸声响时,他选择离死亡最近;为帮助城市发展招商引资,他放得下脸皮也豁得出健康;为改善光字片多年来的脏乱差,他与生命赛跑,向舆论宣战,哪有顾惜过自己。

他的一生,一边摸索一边实践,终于弄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儿去。

终在生命尽头,如愿以偿,感到一生并未虚度。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10)

播撒希望的周蓉、心怀大爱的秉义所怀揣的人生意义,高尚、伟大,令人向往,同时让普通人望而却步。

反倒是秉昆和郑娟朴素的一生,让我对人生的意义感悟更多。

在他们身上,没有太多宏大而深远的大爱、大担当,可他们所践行的“仁义礼智信”却更有温度、更贴近人心,感染着普通人在现实社会中略显苦涩而干瘪的灵魂。

对待家庭,两人各安其职,分工协作。

理解、包容,从未成为帮助自己站上道德制高点,发泄情绪伤害对方的筹码,实实在在都是行动。

即便只是细微的情绪变化,彼此都愿意拿出十足的精力悉心呵护,把生活过得那样细致、可爱。

秉昆,勤劳工作,踏实肯干,用自己的双手让原本紧巴巴的家境逐渐舒展。

郑娟,节俭持家,任劳任怨,不让秉昆有后顾之忧。

日子一天数着一天过,事情来了一件再解决一件,他们想过多少家庭之外的其他事?没有。

他们的“鼠目寸光”让生活缺失意义了吗?没有。

他们一生,起起伏伏,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至暗时间。

经过时间检验,鸡毛蒜皮的小事没磨掉他们生活的朝气和热情,风雨飘摇的大事没打倒他们坚定前行的脚步,面对生活,善良、仁爱,勇敢、担当。

他们没有令人艳羡的权势、财富、名气,但始终徜徉在幸福花海,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或许,他们自己从未深究过自己是谁,自己从哪里来,自己要到哪里去。可是他们的一生,已经为他们做了最好的回答。

认真生活,就是意义!

做什么事可以积累善德(人生是要践行仁义礼智信)(11)

写在最后

行笔于此,心绪翻涌。也许,结束这篇随笔,《人世间》的故事,也正式与自己告别了,不舍。

故事线索交错,大时代小人物,无一不鲜活灵动。动笔前,也曾衡量,是全面铺开,多而不深,还是精选一点,深凿细挖,后者成文显然更易动人。

可是,这么多感触,写哪一样总有另一样使我遗憾,放弃哪一样不写,同样艰难。只好出于取悦自己的心思,什么都写一点。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太多没能涉及,仍有遗憾。比如,秉昆与父亲的较劲儿、骆士宾的纠缠、冬梅父母的智慧、赶超父亲的离世、冯玥周荣的感情、小辈们的成长......不胜枚举,感触良多,难以一一抒怀。

不谈感触,说说实际。自己从这段学习能汲取多少养分呢?没太多底气。

可是,无论是爱情、友情亦或人生信念,经此,还是希望愈发坚定而温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