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经开区博士后创新实践(青神县成为四川省博士后智力服务示范基地)

6月29日-30日,“智兴天府 博创未来”2022年四川省博士后联谊交流活动在眉山市青神县举行。活动期间,四川省人社厅向青神县人社局授牌“四川省博士后智力服务示范基地”,标志着青神县建设人才小高地取得新成效,为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宜春经开区博士后创新实践(青神县成为四川省博士后智力服务示范基地)(1)

授牌现场(青宣 摄)

聚焦人才服务营造优质创业环境

青神,一个幅员面积仅有38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人的县,为何能成为四川省博士后智力服务示范基地,持续吸引高学历、高层次、紧缺人才来青神发展呢?

这得益于青神县委、县政府坚持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出台了一系列引才、育才、用才优惠政策,设置了最高薪酬岗位50万元、晋升补助50万元、购房补贴20万元、安家补助15万元人才专项补助等,以满满的诚意、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推进人力资源发展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到青神,感觉青神的环境特别好,青神的生态特别好。近几年,青神在人才方面出台很多政策,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来到这里调研、交流。”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副教授董欢参加了2022年四川省博士后联谊交流走进眉山青神活动,对青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聚焦生态价值建设竹产业人才高地

青神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竹产业,精准出台竹产业人才扶持政策,打造了竹产业人才高地,促进了竹产业创新发展。

在国际竹编博览馆,一根普通的竹子在青神竹编匠人手中,成为了栩栩如生的竹艺精品,让博士后们叹为观止,并在青神竹编人的指导下体验竹编技艺的乐趣。“深深佩服青神劳动人民在平凡的生活中所发挥的创造力,惊叹青神在竹编发展中取得的成绩。我深深地受到了触动,激励我在以后的科研工作和学习中发扬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张振林说。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催生科技的不断创新。青神不断探索领军人才领跑竹产业,持续推进竹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引进“天府青城”沈根莲,成立竹产业研究院,探索“市管县用、县招企(院)用”模式,让人才带编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开创了“斑布BABO”竹纤维本色生活用纸品牌,助推青神县竹产业创新发展。

聚焦机械产业汇聚产业人才智力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也是全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德恩精工智能制造技术改造项目和德恩云智造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吸引了博士后们的眼球。6月30日,博士后们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了解产品性能及市场,举办研讨会,共同积蓄创新动力。

青神县持续汇聚机械产业人才智力,引进了省级特聘专家4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28人,培养了眉州名匠、青神名匠11人。成立了机械产业研究院,与高校共建“智慧制造学院”,订单式培养人才300余人。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建立了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级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促进了研发与生产有机结合。

青神人社部门在“创新就业思路、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培训水平”上下功夫,不断加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引进、产教融合以及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营造“引得进、育得好、留得住”的良好人才环境。(记者 戚原 通讯员 蒋鹏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